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课改后,许多一线教师反映对人教版新教材语文园地安排的习作训练十分茫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指导,也不知道按什么要求指导。笔者觉得出现这种尴尬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作文课程缺乏独立性,作文教学没有阅读教学那样具有较强依托性的训练序列文本,它在教材中体现的只是短短的一段文字。不言而喻,较之以前的省编教材,新教材的教学难度明显加大,它对教师个人的思想水平及专业素养的要求明显提高。主观原因是,许多教师对习作教学的认识模糊,尤其是对“习作是什么”和“习作为什么”这些本原性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上对人教版教材习作训练序列的编写特点、内容安排及各年段习作训练目标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全面把握,因此,有些一线教师陷入模糊迷茫也就可以理解了。经过认真反复的研读,笔者认为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习作训练序列的编写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与教材内容的编排有直接的关系,教材应当淡化阅读教学内容,增加习作教学的分量。应当结合教材选文的特点,在课后练习题部分添加习作训练的要求;结合单元训练的主题,安排专题式的习作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3.
高考是根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忙。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不仅高三备考是训练不懈,初中作文训练甚至小学的作文训练也多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仿佛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只要扣题就行,什么文体不文体的就成了次要的东西。于是乎,披着创新外衣的、文体不清的、非驴非马的作文纷纷出笼,实在是贻害无穷。高三毕业,连一篇像样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都写不出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作文思路训练例证庞天仪作文思路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一个学生,如果思路不畅,拿起笔来,不知道该写什么;或者思路不顺,想要写些什么,但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试想,这样学生,也要他写出像样的文章来,岂非缘木求鱼?作文思路训练,正是为了解决写作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如何来降低习作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种乐趣,我们采用了多维度,立交桥式的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采用多样形式训练发散写作思维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落实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我们应该从学生自身需要、兴趣、情感出发,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难作文”,作文困扰着师生,让师生谈“作”色变。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小学生作文习作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文成了无源之水。要根治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非改革作文教学不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解决作文教学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鲜而有趣的作文训练形式,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发挥,弥补课堂习作训练的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习作情境中,让学生在体验、迁移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如何在作文指导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我根据某些单元训练内容,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传统的作文指导课进行改革,把作文指导与活动课结合起来.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化静为动,以动促写。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发现每一单元的习作指导内容都是那么寥寥几句,不是作文的命题范围比较宽泛,就是能留  相似文献   

10.
就挑笨象     
刘东伟 《可乐》2010,(3):35-35
她小时候很胖,母亲担心她会患病,就让她去体操馆训练。馆长说,她的体型不适合练体操。母亲说自己知道,只是希望她能够在训练中消耗一些能量。  相似文献   

11.
了解作文训练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是探索作文训练的规律,掌握作文训练的方法,使作文训练卓有成效的前提。不理解其性质,只是盲目地写、练,虽不能说全无效果,但总是如盲人摸象,方向不明,目标不清,结果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当然,有的训练确实有成效,但它为什么能取得成效,为何能使效果持久并得以发展,很多人不甚了解。这就是说,不少有效的作文训练还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大幅度地提高作文训练的效果,了解其基本性质,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什么叫作文训练?简单的理解是训练学生学会写文章。但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 增强写作信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在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每写起作文来,总感到无话可写,或茫无头绪,往往只是写上三言两语完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师在指导时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以为习作指导课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应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从而增强习作信心。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让人头痛的事,而批改习作又是痛中之痛。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费力不多却收效颇丰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有效地进行作前指导学生怎样互评作文呢?我认为每次习作前应首先进行写作指导,这样学生知道文章如何写,然后知道如  相似文献   

14.
实验提出的背景: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老师和学生花费时间最多的地方。但是经过多年作文训练的高中学生,如果你问他语文学习上什么最让他头疼,回答就是“作文”。每一次作文看着学生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情状,我们心中也十分困惑,已经是受过多年写作训练的呀,怎么会如此呢?每次批作文,读着学生那干巴巴空洞无物肤浅的作文,味同嚼蜡,我们心中也十分的难受,这究竟又是因为什么呢?不仅仅学生怕作文,有的语文老师也怕作文。他们不仅怕批作文,更怕给学生出题目,因为他不知道该出一个什么题目,该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上了一堂作文指导课,话题是"作文中,我最需要什么",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我对同学们说:"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怎样写好作文,大家一定非常关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先要知道怎样的作文才算是好作文。好作文自有相应的标准,但具体到个人,又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前我们只是多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作文课深感困惑,诸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真是难死人”的感叹。学生“奉命作文”、“应试作文”.以至于出现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不真实,说假话;不具体,说空话;缺真情。说套话的现象。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仿:机械模仿,事情一样,只是改变人物;抄:抄袭作文选上的作文;背:背优秀作文,考试时默写在试卷上。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还是既怕上作文课,也怕考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老问题。虽然几十年来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有待突破。笔者认为,要使作文课教学获得大面积丰收,作文训练应做到童话化、生活化、个性化、网络化,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应当研究以下的新训练。  相似文献   

18.
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学语文最怕什么?结果百分之九十以上同学的回答都是“作文”,原因主要是“没有内容写”、“不知道该怎样写”、“写不具体”、“想说却好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这些回答充分流露出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同时也暴露了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活作文训练是近年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中学生生活作文训练的关键,首先要求有真实的生活和思想,然后是对丰富生活的深刻感悟,最后就是用技巧真实地表达丰富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的终端环节,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小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唧唧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有时甚至令家长也无言应答.可习作时却常常下笔无神.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