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傅晓艳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9):75-7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3.
4.
赵威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3):137-139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反思,将有助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进一步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潘小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8-50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把这一最能体现语文特色、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课程利用好.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田小禾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课程综合化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基于这种学科教学综合化的理念,“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运而生。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背景及内容,并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以及评价方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尝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7.
莫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Z1):252-253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想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课教活。教师要把握感情基调,找好切入点;要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要引入课堂竞争,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吕喜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1-1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我就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童丹绒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04-106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关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视学习过 相似文献
10.
张建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Z2):85-85
本文从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组织多种语文活动等方面,就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许治初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102-103
所谓"作业超市",就是教师可以提供像超市里花样繁多的货品那样,有多种符合不同学生口味的作业供学生选择,让其自选难度,自选内容,自选数量和形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基础英语》作者埃克斯利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学习的方法,便是教英语的好方法。”而英语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当今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研究的背景、课题的涵义、探索活动课操作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提升教师素质、积极挖掘课程资源、收获与思考等方面加以阐述,意在阐明如何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效率,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从而推进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 相似文献
14.
我们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多数都是一些在初中不爱学习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如果一味的用枯燥的、毫无乐趣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因此,我不断的思考如何能让他们对学习、对地理产生兴趣。当然,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验。以下是我总结的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晓路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29-131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命体,都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秀玲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2-6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使学的能力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17.
刘丽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27-128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现状分析
现象一:综合无限好只是不统考许多教师对综合性学习采取回避态度,他们认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虽丰富,成果虽多样,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肯定有好处,但因为考试肯定不考(或是肯定没法进行统一考试),所以就可以不教。当然也有教师个人能力有限,无法驾驭“综合性学习”,于是只好选择不作为。 相似文献
18.
吴丽明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7):46-47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后对语文学习感到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也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当正视这个问题,努力做好小学升初中的过渡教学。一、加强“过渡”教学意识,淡化“阶段”教学观念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学基本是闭关自守、各自为政、互不往来、互不沟通的状态。小学、中学的界限分明,因此教学上的阶段性特点也尤为突出。小学进入六年级,老师们就要抓紧进度,尽快… 相似文献
19.
包久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9)
因地制宜,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不失为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途径。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根据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20.
“积累”一词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频频出现,“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