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考是根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忙。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不仅高三备考是训练不懈,初中作文训练甚至小学的作文训练也多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仿佛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只要扣题就行,什么文体不文体的就成了次要的东西。于是乎,披着创新外衣的、文体不清的、非驴非马的作文纷纷出笼,实在是贻害无穷。高三毕业,连一篇像样的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都写不出来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能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高考采用话题作文这一形式以来,话题作文成为作文教学的中心。不仅高中学生训练话题作文,而且初中教学也把话题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那么,究竟中学语文教学采用话题作文形式练习写作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多以话题作文为主,因为高考的指挥棒,决定了作文的方向。话题作文是为了纠正材料作文的“引、点、例、析、联、结”的八股模式,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而产生的。在当前的情况下,作为作文考试的一种命题,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它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视野、阅读经验和人生感悟等个人经历中命题立意,抒写真情实感,生发各种感受,从而写出个性,写出独特性。但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日常作文训练中,话题作文妨碍了多种文体的训练;又因为写作空间较大,一些学生常常一个材料或一篇作文改头换面用到几个话题中,从而又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展,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题型比较稳定,一直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话题作文规定了一个相对宽泛的写作范围,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以写作的更多选择。但是,由于话题作文命题具有开放性、文体具有多样性、评判标准具有多元性,特别是内容要求有创新性,因此,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些错误。如何在考试中尽量避免这些错误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笔者根据自己对学生作文的一点了解,浅谈五点话题作文应试写作的忌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职高考作文均为话题作文。这种不限文体的作文不断增加,给了我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  相似文献   

6.
给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主旨来立意作文。材料的类型主要有故事、名言警句、哲理语段、名人轶事、生活场景、漫画图表等。近年来中考话题作文一统江山的局面已经逐步被打破,给材料作文逐渐回归主要席位。因此,应重视给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掌握以下写作要领: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考作文题中,话题作文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没有限制,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坚持“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这种写作形式给考生以充分的自由,尊重他们的写作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它体现了当今作文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这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笔墨自由的同时,也使得一些考生在短时间内无从下手,再加上对“开放性”要求的认识有偏差,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这就需要对话题内容进行认真审核、选准,选好“切人点”。那么如何选好作文的“切入点”呢?  相似文献   

8.
连续6年的“话题作文”形式.对“开放性”和“限制性”的调和做了有益的尝试,在高考命题的探索道路上有着必然的价值.并且也还有继续存在的相对合理性。但是,我们看到,6年下来,“话题”的宽泛性,也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宿构”“套作”“拼凑”等不好定评的尴尬;全都是文体不限,使中学生的文体观念越来越淡漠。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话题作文备受青睐,其开放空间大,自由度高,主体性强,给学生以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较大空间,以至于优秀作文层出不穷。但是,话题作文在给学生充分写作自由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信手涂鸦的空间,导致文体特征不明显,内涵不丰富,出现了很多“四不象”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的诞生,宣告了给材料作文时代的终结和话题作文时代的到来。在过去的五年中,摒弃了千篇一律、面目可憎的新八股,随之涌现了一大批以立意灵活、个性张扬、题材丰富、文体多样等为特点的作文。加之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波助澜,一批以韩寒、郭敬明等为代表的少年作家横空出世,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快餐等的影响下,中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一大批新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调侃戏谑:  相似文献   

11.
在话题作文训练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很尴尬的情况:1、所写中心或论点与提供话题关系游离、疏松。所写中心或论点与提供话题关系游离、疏松,是话题作文写作与训练中最大的问题。它常表现为所写作文观点与话题无关或与话题关系不够紧密。诸如,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行文却大谈特谈记忆不可以移植等。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后,每每习作训练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百八个字的要求,让很多老师感觉十分茫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指导,也不知道按什么要求指导。笔者觉得出现这种尴尬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是,长期以来作文课程缺乏独立性,作文教学没有阅读教学那样具有较强依托性的训练序列文本,它在教材中体现的只是短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文体不限”,于是,有人提出了“淡化文体”的主张。由于一部分教师(也包括我)不理解“淡化文体”的真正用意.认为“淡化文体”就是不讲究文体了。以致于对学生的作文造成了误导,又加之文坛上出现了“随笔热”,学生机械模仿。因此,学生写出的文章说是记叙文吧又没有故事,说是议论文呢又没有集中的观点。说是说明文吧又没有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理进行完整的说明,这真成了“四不像”了。其实。高考命题者的“文体不限”是对全体考生而言的.考生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按这种文体要求来写。我们的高中生还没有达到对各种表达方式驾轻就熟的程度,所以.我们的作文训练必须按文体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一篇好的作文,少不了一个好的开头。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所以文章的开头要做到漂亮、俊秀。可是,很多同学作文的开头,或离题万里,或空洞无味,或平淡无奇,不符合高考作文中"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要求。那么,怎样的开头才算是"凤头"?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特设计了专项训练,总结了话题作文开头实战六法。下面我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解说。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作文(也叫题意作文、命意作文、后话题作文)是指命题者提供材料或图画,但不提供写作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和感悟得出话题,然后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来进行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如何在审题中做到“明辨是非”、深入思考,如何在拟题中巧妙推敲、润色,做到新颖别致、技高一筹,足以让读者“一见钟情”,这种能力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贯穿始终地去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受高考话题作文训练模式影响,初中毕业生普遍文体意识淡薄,尤其是记叙文写作能力普遍较差。高一新生大多不能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叙事和描写,不善于联想生活,不善于结合个人亲身经历和体会感悟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8.
关系型作文考题。尽管不多,但每年都有省市考此题型;尽管此题型不易写作。但此题型的写作训练有利于培养同学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思想认识,促进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重视关系型话题的写作训练,而写好关系型话题作文.要着重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1999年高考话题作文出现后,大家对这种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话题形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为中考作文如何命题,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的命题都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跟以前的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从这几年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准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20.
尽管话题作文给考场作文带来了一定量的克隆、虚构作文,也给作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弊端,但话题作文便于考生独抒性灵,张扬个性,展示特长。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考作文和平时的考场作文中,话题作文风采依旧。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不少教师已有不少论述,但笔者认为,如何写好话题作文,依然是有话可说。套用目前一个时髦的说法,就叫搞好话题作文的"四化"建设吧。何为话题作文的"四化"建设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