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的老家在襄汾,祖父少年时期在运城读书,1931年参加革命,在运城读书时开展党的工作,学校毕业后把家里的两套大车和牲口卖了,购置枪支弹药,创建了塔儿山游击队开展抗日,后到延安抗大学习,回来后开展地方武装,参加抗日战争。我的祖父在抗战时期,因工作需要结识了我的祖母,他们是革命战友。祖母是家中的独生女。她的父亲是个商人,家境殷实,当时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他童年十分不幸,6岁那年,母亲便因病去世,是祖母带大他的。因为经济拮据,他搬了三次家,换了三家学校,也因此,每次考试,他都和倒数有缘,同学们都笑他是个白痴,一辈子都只能和失败打交道。再加上个性直爽,不会说讨人喜欢的话,他在学校的人缘差之又差。  相似文献   

3.
李竹教 《老友》2011,(6):65-65
以前,我家乡的村子里没有学校,我到10岁才接受初级教育。母亲将我送进学校后,我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夸我有读书的天赋。但好景不长,我没读到3个月就染上了陈年"摆子(一种疾病)。由于疾病的折磨和家庭生活的拮据,我念书总共不到两年就只好辍学,12岁的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再也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于是,读书成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一、案情简介 本次监督的案件案情如下:孙某某,男,1987年7月16日出生,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人。2002年7月份,孙某某在家中楼梯间梯步上对4岁多的堂妹孙小某实施了奸淫。大约三天后,孙某某又将孙小某叫至家中,对其进行了奸淫。事后,孙某某与孙小某的祖母朱某某、三婶蔡某某以及孙小某的母亲谭某某发现了异常,对孙某某进行了盘问,孙某某交代了奸淫孙小某的事实。  相似文献   

5.
读书对我来说是头等大事,从记事起我就与书有缘。母亲曾经说我,小时候就痴迷读书。躺着读书、坐着读书、站着读书,一书在手,万物皆可无。岁月久远,我不知道母亲所言可属实,但我现在是爱读书的,家中也唯有书多。《小窗幽记》中道:"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人何不以不知足一念加之书?"第一眼看到这段话就心生欢喜。  相似文献   

6.
改嫁     
我8岁上没有了父亲,第二年母亲执意要改嫁,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然而我认为母亲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死活不肯跟母亲到继父家中。母亲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继父家中。母亲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而且一见到母亲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大学三年级时,我回家探亲,二叔告诉我:你母亲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二叔往常没少催我去看母亲,总是说她有病,这回没准又是在哄我。我很冷漠…  相似文献   

7.
邱大洪教授祖籍浙江省湖州市,1930年4月6日出生于上海,是我国海岸与近海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1993年,被英国名人传记研究中心授予"20世纪成就奖"。为振兴中华发奋成才邱大洪的父亲是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在童年时代,邱大洪的祖母和父亲对他的教育很严。他五岁时就跟着姐姐上了一所教会办的小学。放学回来,经常在祖母房里伏在"搁排凳"上做作业。三年级开始学英文,并学修辞,学得不错,还在家中师从一位老先生习练书法。在南洋  相似文献   

8.
夏爱华 《中华魂》2013,(22):12-12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在钱米最匮乏之时,母亲每天只能给他煮米粥喝。去学校读书时,只能把凉了的米粥划成块带到学校充饥。同窗中有一位太守的儿子.对他很是同情,把好吃的东西带给他,他都原封不动,一口也不吃。  相似文献   

9.
一 杨汉老艺人在白族大本曲创作和演唱方面,经过70多年的艺术实践,深得白族人民的赞许,在白族地区享有盛名。 87岁的杨汉,生长在云南省大理县洱海滨的一个贫农家庭里,8岁时丧母,从小受到祖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疼爱。黑暗的社会,贫困的处境,杨汉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迫于生活,不得不去帮工度日。辛苦劳累一天,能给他安慰的,莫过于在繁星闪烁的夜  相似文献   

10.
头脑转盘     
这是发生在南方某大学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因为春节没有回家,深为惦念他的母亲从数千里外的农村老家来学校看望儿子。端午节快到了,这位50多岁、衣着破旧的农村母亲还特意拎了一篮子粽子。然而,母亲的到来,却让这位大学生感到十分不快,甚至还异常震怒。他觉得土头土脑的母亲会使自己在同学面前“丢脸”,于是坚决不让母亲进校园。经过十多分钟的僵持,在儿子的一再催促下,这位母亲含泪而去。临别,母亲还反复小心地问儿子: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吃?但儿子嘴中嘟囔一句: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11月,郭雷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既不依山也不傍水的村庄里。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爷爷不识字,父亲只读了六年小学,母亲的学历在全家是最高的——师范学校肄业。郭雷的到来无疑给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那时他的祖母每隔数天到镇上赶集,特意买回的二两豆腐就是郭雷能吃到的最好营养品。郭雷的启蒙老师是母亲。从四岁开始,当老师的母亲每天给学生上课时,总爱把郭雷带到班上,让他在教室最後一排半玩耍半旁听。有一次学习生字,母亲首先带读一遍,然後提问其中某个字的读法,八九岁的大孩子们全被问住了,顿时教室里鸦雀…  相似文献   

12.
寄娘     
无锡老家传来消息,说我的寄娘去世。尽管寄娘已80多岁高龄,但我对她的去世依然感到十分难受,非常怀念这位几次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农村妇女。我小时候体弱多病。3岁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家中乱作一团:奶奶责怪母亲没有照顾好我,母亲只知道哭泣,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姑姑到离家二三  相似文献   

13.
本田宗一郎是家中的长子,他出生于日本的一个偏远小镇,父亲是穷苦的铁匠,并兼职修理自行车,家中的生活十分穷困。本田宗一郎的读书成绩并不是很好,但他  相似文献   

14.
思念母亲     
母亲活了整整88岁,现在她老人家去世已三年了。 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七十多年,沉默寡言的父亲不爱管事,家中里里外外全凭母亲一人操劳。农村合作化时期,家里粮食不够吃,年年都靠母亲去向队里借。她人缘好,说话别人爱听,所以每次都不空手而归。母亲十分勤劳,白天干地里的活,晚上赶家里的营生,成年累月为  相似文献   

15.
读书无形     
麦小麦 《可乐》2008,(10):75-75
读书是需要一种姿势的。刚跨进学校时,老师教给我的读书姿势是:腰背挺直,书离眼一尺,不能躺着或歪着身子。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家中,我看书都是在桌前正襟危坐,从不躺着歪着。  相似文献   

16.
七步之爱     
家中的旧像框里,有一张父母结婚时的合影,这也是他们生命里唯一的合影。照片上的母亲温柔善良,眼神中饱含着对父亲的信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吴凡吾 《中华魂》2011,(6):61-61
我1918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一个贫穷家庭.亲眼目睹每逢春节不少人上门要债,母亲苦苦哀求延期归还。童年时代读书较晚,七岁才上一所私塾小学念书,后在大哥劝说下,三年级末考取了上海市立西城小学。从四年级开始,每年都是全班学习成绩第一名,并获得校长颁发的三育(德、智、体)优良证书。小学毕业后,经学校保送到上海光实中学念书,  相似文献   

18.
海啸 《社区》2002,(14):13-15
女高中生惨死在家中 1999年9月2日,这是开学的第二天,江苏常州北郊中学女高中生肖某,下午放学后直奔祖母家。6时左右,她打了一个电话给开店做生意的父亲:“爸爸,今晚你回家(指祖母家)吃晚饭吗?”“我回家吃,你等我!”父亲笑盈盈地回答。肖某的父亲十分疼爱女  相似文献   

19.
祖父家良田近一亩,种植葡萄谓之巨峰。食不尽,祖母乃售之于市。一日,一客买葡萄两市斤,值三元二毛,却予之祖母五十元面钞,祖母乃倾身之财,还之于四十六元八毛,风波由此而至……这50元面钞由祖母转至我手中,研究了半天,分不清是真是假,直至母亲回家后,找出家中闲置已久的验钞机来一辨真假,结果,一切证明——此钱非假,祖母庆幸。便将钱给了祖父,让他放心地去用,结果祖父几次欲用此钱,店家都拒收,原因谓之,难辨真假。于是祖父带着钱去了银行,银行职员说,这钱没有问题,祖父要求另换一张,银行拒换,谓之,既为真,何必换。那张钱至今仍躺在祖父的钱…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等待     
母亲在我六岁的时候就把我送进了村小学,同年级的小孩差不多大我三四岁。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校舍在一场暴风骤雨中倒塌了,幸亏是在晚上,才没有人员伤亡。无处上课了,我们这一帮学生开始了失学的日子。母亲坐不住了。在一天早晨,她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拉着我的胳膊来到邻村的小学校,这个学校离家有二三里路。从此,在这个破烂不堪的校门口增添了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