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藏热巴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民族传统的热巴艺术,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精湛的技艺、别具一格的舞蹈形式,不仅博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而且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与好评。然而,什么叫热巴艺术、热巴艺术如何发展起来的?却是众说纷芸,莫衷一是。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有关“十大集成”的抢救和收集工作,接触了不少热巴艺人,同时,也做了一些实地的考察。现将笔者对有关热巴艺术的看法,整理成文,以求教于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4.
红星央宗  彭文斌  余昕  赵亚川 《民族学刊》2018,9(1):68-80, 126-128
康沙热巴是丁青热巴中的一个流派,因其第一代热巴艺人来自于今昌都市洛隆县康沙镇康沙村而得名。在这一典型的家族式流浪艺人团体中,扎西曲珍作为该团体中最后一名代表性流浪艺人,其个人的从艺经历、身份表述、舞台建构、生存现状等呈现了西藏丁青康沙热巴的历史传承路径及藏族热巴艺术的当代发展状况。扎西曲珍的个人生活史反映出处于“流浪团体”与“非遗展演”两种不同生活状态下的热巴艺人状态,从而揭示了社会变迁中藏族热巴艺术的传承路径、传承规则、内部矛盾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5.
西藏藏族舞蹈璀璨夺目,成为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舞蹈服饰作为舞蹈伴同物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孕育在舞蹈服饰中的文化内涵也在舞蹈服装上有显性的体现,首先其满足了实用性的要求,其次舞蹈服饰又是服饰艺术的载体,西藏藏族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孕育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和西藏自治区是对口支援的两个友好省份,除了在物质上的援助外,其文化交流使得两个省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一部展现遥远高原上的藏族人民爱国情怀的历史舞剧也因此诞生在与西藏相隔数千里的江南小城无锡……本刊推荐这是一幅展示西藏地域风情的壮丽画卷,一段充满浪漫与悲壮的生死交响乐,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一个荡漾着绵绵爱国主义情感的历史故事……9月11、12日,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指定剧目、大型舞剧《红河谷》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上演,把首都观众带进了令人心驰神往的雪域圣地,重温那一段令人心碎而难忘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2007年,宁夏第一部歌舞剧《月上贺兰》演出后,以其独特的美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喝彩,名声大振。 《月上贺兰》中女主角“海真”的扮演者有两位,一位是来自北京的舞蹈家山狲,一位是宁夏本土演员丁亚楠。 山翀,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文华奖、荷花杯、全国CCTV电视舞蹈大赛金奖……山种几乎拿遍了中国所有舞蹈、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是国内唯一一位出演过15部大型舞剧的舞蹈家。  相似文献   

8.
(一) 民族文化宮舞台上的大幕,慢慢地拉开了,人們等着一个新的节目——“草原上的热巴”的开始。乐队奏过了前奏曲之后,几个藏族姑娘踏着輕盈的舞步登場了,然后一个扮演的藏族老人出現在姑娘群里,观众都在靜靜的看着他那鮮明、細致和深刻的每一个动作。这时,有人在想:这个演員是誰呢?他对藏族歌舞的特点掌握得真不錯呀!原来是藏族演員——欧米加参。  相似文献   

9.
藏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独具风格的民族戏剧之一,它产生于藏族人民生活之中,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藏戏的剧本、舞蹈、唱腔、服装和面具等各方面来看,是在藏族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喇嘛玛尼”)和宗教仪式的酬鬼娱神等各类  相似文献   

10.
《一把酸枣》是张继刚的舞剧作品,其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法,为观众呈现了晋商文化体裁的爱情悲剧。作者通过别出心裁的创作形式,以舞剧形式对山西晋商的生活历程进行了展现。本文通过对《一把酸枣》在舞美、动作、音乐等方面的艺术特征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讨山西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让人们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增强人们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50年来,阿坝州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拥有丰富底蕴的民族文化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藏族女子群舞《卓嫫》,获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届群星奖舞蹈大赛银奖;藏族歌手容中尔甲演唱的歌曲《神奇的九寨》,获全国第九届青年歌手“步步高”杯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业余组决赛银奖和“观众最喜爱歌手奖”;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震撼中国文坛,先后摘取了巴金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阿来的另一部作品《遥远的温泉》获《北京文学》一等奖。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走出高原。在2002年四川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上,全州专业、业余演出及艺术展览共…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兄弟民族大多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建国以来由于党的重视与关怀,兄弟民族的舞蹈艺术得到了迅速和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大跃进以来,一些以各民族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舞剧的相继出现,更是标志着我国各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能不使人感到欢欣鼓舞。一据极不完全的了解,这几年来先后出现在舞台  相似文献   

13.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三、藏传佛教对西藏及其“一江两河”流域人口的影响1、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研究一个民族的人口分布,首先要弄清该民族的一个固定的地理范围。对于藏民族来说,在历届赞普统辖下的吐着王朝的版图内不仅包括西藏自治区,而且还包括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以及青海省的西南部。这些地区传统上分为上中下三部。即上部为阿里“三围”、中部为卫藏“四如”、下部为朵康“六岗”。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藏族聚居的三大藏区,即:西藏(今西藏自治区之前后藏和阿里地区)、康区(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5.
舞蹈界权威人士评论:“80年代出了杨丽萍,90年代出了卓玛。”卓玛于1988年棒起“桃李杯”金杯,在舞蹈界崭露头角,90年代她的足迹几乎走遍天下:东亚运动会、亚运会、春节联欢晚会……一提到卓玛,人们就会想到藏族文化——她是藏族文化的象征。 卓玛出生于西藏山南泽当小镇。这  相似文献   

16.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弦子和热巴是藏族音乐歌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热爱家园、歌颂家园、热爱生活、赞美生活,讴歌时代人民文艺创造的成果,是藏族歌舞艺术中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8.
8年前,中央电视台在黄金强档中推出了一部反映藏族地区改革开放的3集电视剧《走进香巴拉》,之后又在甘肃等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时间重播。此剧以强烈的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清新质朴的藏区生活气息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且一举夺得全国“五个一工程”.电视剧“飞天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艺术“骏马奖”及中央电视台首届电视剧CCTV一等奖等多项大奖。该剧的编导尕藏才旦的名字也愈加响亮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丹曲 《中国藏学》2017,(2):189-191
正藏戏是凝聚着藏族文化各种社会信息的艺术形式。它既蕴含了藏族历史的年轮,又折射出藏族的时尚风俗,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在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西藏藏戏形态研究》~((1))一书是西藏民族大学李宜教授和辛雷乾教授主持完成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该书凝聚  相似文献   

20.
衡量一部舞剧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对待兄弟民族的舞剧,应该着重强调看它的生活气息是否浓郁,民族风格是否鲜明,艺术表现力是否丰富,以及戏剧结构是否严谨。从这些方面来看《咪依鲁》这部舞剧,它的努力方向是明确的,正朝着这些目标进行艺术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令人称颂的成绩。这部舞剧充分发挥了彝族传统歌舞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