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实证研究中,通常用教育收益率代表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影响力的大小。基于此,国内外学者纷纷从理论角度构建数理模型,从实证角度测量教育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和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模型。实证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明瑟收入函数。  相似文献   

2.
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刻画教育不平等的指标,选取相关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关系进行动态研究发现:我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显著正相关,教育不平等每上升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扩大0.412~0.618个百分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延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因此,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发展高级人才市场,以缩小由于教育不平等导致的收分配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3.
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核心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文献展开全面详细的评述十分必要.具体包括:技术进步偏向理论的解读,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收入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的规模效应、价格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结合劳动力供给因素,对未来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寻租理论揭示了公共教育支出与不平等程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公共教育支出领域的不平等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特征:它不仅会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而且还会强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共享式社会与更高的长期均衡收入联系在一起,并且较高的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也会降低长期经济增长率.由于在公共支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寻租活动,导致即便实施了旨在促进共享式增长的公共教育支出政策,但结果也可能不利于低收入家庭.因此,在研究如何实施公共教育支出以实现共享式增长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初始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并对低收入家庭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逻辑线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与收入不均等持续扩大的事实,成为中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于当代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进行梳理,认为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应重视需求角度;同时,通过Murphy、Shlefer和vishny的收入分配与市场需求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收入不均等之间可能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并没有定论。有些学者认为,现存收入分配政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确定的收入分配政策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收入分配政策研究几乎都围绕着收入分配平等与否来展开。换句话说,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还是不利于经济增长。本文将从收入分配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的角度来阐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的机会均等思想被引入收入分配研究。经济学家将机会均等思想公式化,并从如下三个方面扩展收入分配研究:(1)经验测度现实社会收入分配机会不均等状况;(2)设计与评价收入分配机会均等化政策;(3)将分配不公定义为机会不均等,并考察其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上述研究进展的评述,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1)当前各国收入差距中相当比例源于机会不均,在中国最重要的机会不均因素是社会关系,这为通过机会均等化缓解收入差距提供了经验依据;(2)机会均等思想可操作,罗默的EOp分析框架能帮助我们基于经验数据事先设计与事后评价机会均等化政策;(3)理论与实证分析均表明,机会不均对经济绩效具有负向效应,公平与效率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8.
顶层收入不平等影响社会经济的平衡与充分发展。通过构建个人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影响顶层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使用微观数据库实证分析中国财政体系(个人所得税和转移支付)对顶层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顶层收入者面临的税率越高、获得的补贴程度越小,顶层收入不平等程度越低;顶层收入者的收入增长速度越快、收入波动幅度越大,顶层收入不平等越严重。实证结果显示:顶层收入者面临的实际税率与顶层收入不平等呈反向相关关系,其获得的补贴程度、收入增长速度和收入标准差与顶层收入不平等呈正向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体系对顶层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有限,且在考虑隐性收入后顶层收入不平等程度更为严重;发达国家的财政体系在缓解顶层收入不平等方面效果显著,发展中国家的财政体系对顶层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十分有限。中国应当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体系和转移支付体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减少隐性收入,借鉴域外国家财政体系构建经验完善中国的财政体系,最终缓解顶层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收入不平等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阻碍,关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全球收入不平等存在加剧的趋势。针对全球疫情、民办高等教育影响收入不平等的路径、机制问题,基于教育与收入分配理论,依据世界银行2016—2021年199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表明:全球疫情对收入不平等具有正向显著作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抑制全球疫情对收入不平等的负面影响。亚洲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以及自然资源密集型经济体具有减少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和遗传学家从能力、随机、个人选择、教育不平等、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视角阐述了收入分配问题,提出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其中尤以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具代表性。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吸收旧有的收入分配理论,提出全新的收入分配理论,使旧有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新的收入分配理论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国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夏普里值分解法对地区教育不平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先发优势是导致地区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但其贡献度越来越小;各地财政性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已成为影响地区教育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二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0%以上。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贡献度有所降低,各地城市化差异的贡献度维持在10%左右。因此,应加大政府投入的水平和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教育的投入效率,提升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激励;通过提升城市化水平以实现城乡间、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透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最早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目标。然而,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却日益凸显。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了美国争取为实行教育公平所采取的路径,最后得出结论:美国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问题是美国国家目标及教育政策历史地形成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库利的个人社会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家庭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研究个人受教育的不平等,成为自布劳和邓肯开辟社会分层研究以来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研究的主流,并先后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正确认识家庭所在区域、家庭经济状况和性别传统观念等因素在我国新旧体制的交替中对个人受教育的独特影响和作用,则是有效地运用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理论的精髓和视角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不平等(差异)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教育平等权为宪法性权利,对于我国教育权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享有和实施而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权的区域不平等根源在于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够,东西部地区经济、政治资源不平衡,高教作为稀缺资源,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得本来教育匮乏的西部更加受限。从维护西部地区最为广泛的学生平等的入学权出发,探析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入学权区域平等保护是本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高等教育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和城市化可以减少收入不平等,而经济增长和失业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状况。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在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高等教育资源应该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降低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表现为对教育不平等的矫正。围绕政策价值分析的3个基本向度展开,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3方面对预科教育政策作出价值分析,并结合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实际,指出政策价值的有效性较差,主要体现在:预料教育的考核不力,无法从教育质量上矫正不平等;生源地控制不严,矫正了群体不平等却忽视了个体不平等;奖、贷、助体系不完善,无法矫正经济资本不平衡带来的教育不平等等方面。要有效实现预科教育的政策价值,则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预科考核和评估制度,严格控制生源地,完善贷、奖、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教育产业化的趋势下,制造劳动者取代了塑造人的全面发展,资本运作取代了公共物品性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日益扩大。而转变长期以来所存在的侧重经济功能的教育误区,突出教育在维护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素质的内涵和素质教育的特征,提出了高校体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建立具有高校体育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分析了建立素质教育模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女权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在教育领域,女权主义者把研究内容定为教育中所有与女性有关的问题,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其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对西方女权主义教育产生的思想基础以及在中国传播情况的分析,探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对中国女性教育的启示,寻求解决当代中国女性受教育问题的途径,对于提高中国女性的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将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是处于转型中中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研究发现,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差异非常明显.其中,阶层辈出率最高的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其子女的受高等教育机会水平,是阶层辈出率最低的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子女的40.12倍.这表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水平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情况,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分布的严重不公平状况必须得到尽快改善,否则只会加重转型中国社会的教育不平等与社会不平等程度,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