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贵春教授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基金”及“山西省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山西省科委轻科学研究基金”等研究项目8项;出版的专著有《当代科学实在论》、《科学知识动力学》、《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后现代科学哲学》等4部;...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哲学视角看,“主体间性”包括六个方面:物理学研究的“物理学家眼光中的自然”;库恩的“集团合理性”;从“纽拉特之船”看科学的经验基础;从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看主体间性;按照戴维森“三角测量”的观点来理解科学实验;从相对论看主体性、主体间性与客观性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从后现代的“家族相似”性的三点表现入手,从本质观、真理观和形而上学观三个方面将波普尔哲学与后现代哲学“家族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波普尔与后现代家族既近又远,即反对本质主义并不代表否定本质;批判真理并不代表否定真理;摒弃形而上学并不代表否定形而上学.研究意义在于从侧面暴露出后现代哲学本身弱势的同时,也为波普尔哲学的研究带来新的可能性和选择.这反映了当代科学哲学的一种多元性、开放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该著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写于1994年,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主要研究了当代西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中的人物范·弗拉森的反实在论思想及其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将他的思想置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至少有三个渊源:后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具有六大特征:反基础、反本质、反表象、反理性、反价值中立和“怎么都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既要汲取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有益元素,也要警惕它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科学的出现,引发了对后现代科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值得关注。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渊源是认识论中的整体论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后现代科学哲学具有反对同一性、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否认真理的存在;摒弃形而上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由山西大学科技所博士生导师郭贵春撰写的《后现代科学哲学》一书 ,是国内首部较深入地论述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及其趋向的学术性著作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对于我们学习了解后现代科学哲学这一领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追求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和对统一场论的追求中,确立起他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形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朴素实在论哲学的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在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以他在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性考查中建立的科学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是他的“上帝”概念。爱因斯坦的“上帝”是在他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在”的最深刻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书 ,新近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安柯钦夫等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集体撰著。全书共 2 3万字 ,分为10章 :第一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物与遗址 ;第二章北方少数民族的科学与技术 ;第三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第四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 ;第五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节日与文体活动 ;第六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 ;第七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婚恋和丧葬 ;第八章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学 ;第九章北方少数民族的艺术 ;第十章北方少数民族的工艺美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该…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研究科学哲学领域里后现代思想的起源及其基于理性的反思计划,指出后现代科学哲学所固有的现代性本质,同时提出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在科学与历史、科学与其他文化关系上对现代科学哲学的精致扩展,其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科学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1.
工具实在论学派认为,科学的技术体现是科学发现和知识产生的手段,仪器是科学技术体现的方式。当代科学不是偶然地,而是在本质上通过仪器被技术化体现的。在工具实在论学派的视野中,科学的技术即仪器成为揭示新事物的基础,人类知觉的放大和增强也只有通过仪器才会发生。正因如此,工具实在论学派具有对现有科学哲学的批判性、仪器和实验核心地位的实践性以及对身体和知觉关注的现象学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哲学在其本性上是思考人类生活及其世界的“价值问题”的理论。哲学范式的转换,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生命本质的意义、实现方式和内容的改变,体现人类对自己生存命运的关注,对理想境界及本性完善的价值追求。纵观西方哲学形态演变的历史,可以认为是从“实在论”范式向“价值论”范式转变的历史。当代价值论范式转向的实质,就是要从“实在论”思维范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一种立足于人的价值性活动的哲学思维,进入价值论所面对和关注的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创造人与社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所需要的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13.
该书属“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书前有谷云义《序》,书后有作者《后记》。正文有:绪论,世纪回眸,陶学沧桑;第一章,筚路蓝缕,拓荒山林;第二章,拳拳服膺,竞相祖述;第三章,学术鼎盛,体系粗具;第四章,金戈铁马,论坛趋寂;第五章,含英咀华,新论新证;第六章,义理考据,集其大成;第七章,西学洗礼,柳暗花明;第八章,新潮汹涌,云蒸霞蔚;第九章,文化交流,称誉寰球;第十章,高瞻远瞩,锦绣前程。书末有“附录:陶渊明研究资料索引”。全书46万8千字。《陶学发展史》@钟优民  相似文献   

14.
相互作用建构实在论是结构实在论中的一员。相互作用是结构的动力学成因,曲率模型是量子力学理论结构的具体化。“现象实体”、“曲率模型”是科学哲学与量子力学中现有矛盾协调统一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以来,科学实在论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哲学发展中最有前途的哲学流派,郭贵春先生近期的一系列论著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其逻辑框架进行了系统建构,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清晰梳理,对其未来走向进行了前瞻性预测。透过这些论著发现,科学实在论在理论形态上表现出“强一元论”的基本特征。其中,这种“强一元论”特征的横向展开,形成了科学实在论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这种“强一元论”特征的纵向演化,构成了科学实在论的发展脉络;这种“强一元论”特征的进一步升华,表现为语境论在科学实在论中渗透和发展的必然走势。  相似文献   

16.
证据概念分析是理解和坚守“通过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理性思想的关键.它的难解之处表现在,从法律实用主义的角度只能解释证据的合法性及其运用规则,无法理解与把握证据的客观性与相关性问题,这是需要引入哲学、科学分析工具的主要原因.证据的公共性是对证据进行哲学思考的起点,证据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反映了在证据指称上的不同主张.可站在温和的实在论立场研究反实在论提出的证据法课题.科学在证据思想、证据方法和证据资料三个不同的层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相应的问题.数学中的条件概率理论及贝叶斯公式对证据证明力提供了一种判断工具,它将证据资料的可信性判断转化为证据作用的可能性判断.这种判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证据问题上意义更为突出.证据概念分析本质是一法学问题,证据运用的法律环境对证据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命题说”只具有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实质证据观”容易走向独断.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实在论在逻辑经验主义之后成为科学哲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科学实在论本身的发展又呈现出前后明显不同的两个阶段,这中间有一个转向的过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历史背景下,分析了科学实在论转向中的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三种倾向,指出这种转向的实质一方面是为了抵御来自反实在论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是适应当代科学哲学整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从转向后的科学实在论者对待真理的态度来看,这种转向至少目前很难将科学实在论引上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观是对科学的本质、社会功能的哲学反思。西方哲学的科学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科学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观,现代科学观,后现代科学观。20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开始在中国流行。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把人类对科学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科学的价值、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似乎弗洛伊德的“实在论”和我在前面几章所论述的实在论有着重大区别。我坚持认为,实在论包含有这样一个观点: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实在的反映。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所揭示的反映在梦中和神经病症状里的“实在”仅仅是一种“精  相似文献   

20.
第六代是市场时代的电影先锋,以边缘人群和底层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而破碎性和差异性是其突出的后现代表征。基于内在的商品化诉求和后殖民趋向,第六代电影逐渐丧失先锋性,其先锋的文化使命面临终结。第六代电影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种后现代的电影诗学,纪录并反映了当下中国话语杂陈、价值多元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