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5):18-24
实现社会的有效整合和治理,关键是把握道德与社会秩序、社会团结之间的关系。迪尔凯姆认为,一致性的道德规范是社会团结的基础,社会的团结与秩序在于道德的整合,道德精神维系社会整合,社会整合的基础是促进道德的社会化。迪尔凯姆的道德社会整合思想有重要的现实启示,社会治理需要发挥道德社会整合的功能,凝聚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培植社会团结的集体力量,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夯实社会团结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2.
集体意识概念和后来取代它的集体表象概念是迪尔凯姆现代性问题解决方案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对于集体表象概念的理论内涵,迪尔凯姆本人并未给出明确的说明而只是着重进行了功能描述.依据迪尔凯姆的有关论述并结合西方哲学的概念史背景,我们可以尝试着对集体表象概念的理论内涵做出如下解读,即"感性共通感".通过教化,团体成员有了对情感、美感、道德感等多种感性形式的共通感,这种共通感以制度化的方式存续下来成为团体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并在事实上扮演了一个道德权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正> 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巨大变革,正在强烈地摇撼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冲击着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由此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并要求我们作出回答。本文仅就道德观念的变革问题谈一些看法。一道德观念是指人们的善恶、正义非正义等观念。它是道德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意向或心理情绪,而是与实际利益相联系的。它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产生,反映着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道德观念既作为各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意识因素而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心理结构角度探讨中国个体化社会形成的历史社会进程,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个体意识、家族意识而无权界意识,这是一个家族制社会;革命后,中国国家建设的逻辑是用国家意识去铲除个体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社会;市场化改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界定产权,将人从集体庇护关系中解脱出来,确立权界意识,这种社会心理结构的转型,为中国个体化社会的成长提供了深层的心理基础.相应地,现代国家的成长,也意味着从传统的家族式统治、计划时代的单位式控制向对公民个人的法治化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将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是唯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实行完全单一的计划经济和按需分配;三大差别消灭了,劳动者得到全面发展,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是一种实现了国家与社会、产权与民权、个体与类(集体)的趋同的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是个体意志、心智和理性独有的性质,个体正是通过社会实践的道德价值选择,确证自己自由自觉的本质,实现自己的角色、价值和品格。以市场经济为前导的社会转型期引发了个体对道德价值的新选择,其具体内涵不仅突破原有的道德价值观念,具有全新的进取品格和挑战性,而且对个体道德行为产生愈来愈深刻的影响。当前,个体道德价值选择的走向是:第一,个体道德价值意识的深化。个体道德价值意识正由过去以国家单一价值主体的观念,向以国家、集体、个人分别为主体的多层主体及其相互统一的观念转变。对15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大多…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里,富有敏锐艺术感悟力的茅盾在感性与理性、个体与集体、文艺与政治间的摇摆游移,使其作家论呈现出矛盾的驳杂状态。而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茅盾作家论,其矛盾表象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左翼文艺思潮变迁的产物,也深刻地烙上了批评者自身的印迹,它展示的是批评者感性的艺术才情与理性的政治意识相互冲撞、交融的复杂进程。  相似文献   

8.
追溯拉祜族跨境迁徙历史,主要有三次大规模从中国向境外的迁徙活动,其中有两次直接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在缅甸生活的拉祜族向泰国的迁徙,也明显受到宗教力量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交流依然是中、缅、泰拉祜族跨境互动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中、泰之间的拉祜族因亲缘关系和贸易而关系交流互动的几乎没有,惟一呈现出来的是基督教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宗教因素之所以如此深远地影响着拉祜族跨境流动,与拉祜族整个族群社会的发展进程缓慢和个体力量薄弱有关。宗教介入拉祜族社会之后,很快产生出集体意识,对个体形成庇护关系,促进了族群的社会整合。从逃避战争追随宗教领袖的迁徙到受宗教团体影响的族群跨境迁徙和互动,反映了拉祜族个体对集体或组织化力量强烈依赖的主观期待性和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纪交替和社会转型,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取向进行反思和研究,对确立新的社会体制、法律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及走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社会一词可以在两种含义上使用,一种含义是指在人类实践和精神交往基础上构成的整个人类共同体,即群体社会。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类活动所建构的社会组织、关系、制度、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附属物,这也即是人们所说的广义文化系统,或称之为文化社会。而个人一词在内涵上也常有不同所指,一是泛指社会中的每个个体,这是相对于文化社会而言的个人;二是特指具体的某个人…  相似文献   

10.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意义却常新。为了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认真研究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反思并纠正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毫无疑问,个人与集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是构成集体有机体的细胞,没有个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集体和集体的一切。没有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因此,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任何时候又是依赖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人…  相似文献   

11.
高兹认为,资本主义为了确保其资本逻辑也即经济理性的扩张,在具体的政治操作层面上采取了功能性整合的策略。这样一种整合是"非自主性"的,超出个体的理解和控制之外的,并将导致社会的分化、理性的分裂、生活和工作的分离以及人的异化。因而这样的整合对于个体而言是异在的,并遭到了反抗。为此,资本主义采取了一种新的整合模式——福利性的补偿性消费政策。高兹强调,这一策略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理性扩展和对工人进行控制的新工具,必将导致社会进一步分化、工人进一步物化并深陷于消费主义之中,进而使国家与社会进一步分离,其结果是乔治.奥威尔的恶梦的现代版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一、集体腐败的生成机制在当前我国反腐力度逐年加大,个体腐败者越来越受到来自法律、社会和行政的压力而纷纷落网之际,一种新的腐败形式却在我国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其原因何在?在此,笔者就其可能性与客观性两方面来分析集体腐败的生成机制。1集体腐败产生的可能性首先,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我们假定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随时随地地追求着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心理学说:“人的欲望是多样的、无穷的,受满足的程度是递进的,即一种欲望在被满足之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欲望便应运而生”。但是就社会而言,相对于这种…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2015,(6)
集体身份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然拥有的社会角色,而对某种集体身份的认同或排斥则是选择的结果。在日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集体身份认同的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整合和统一的成功与否。对于民族国家而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最重要的政治性集体身份认同。在多民族国家内部,这两种集体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受到诸如民族政治地位和群体规模,民族的地域分布,民族文化的属性,民族的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和现代化水平,族际交往状况,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综合考量这些影响的基础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制度应以强化国民的国家意识和公民身份认同、弱化其民族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为目标,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这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重要情感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和乡村 ,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类型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活动类型。就其实质而言 ,它们其实是两类不同的社会发展界域。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是在工业化基础上 ,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转变。科学完整地把握城市化的内涵 ,适时有效地推进城市化 ,是促进城乡社会良性互动、有效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经典生活质量理论为逻辑起点,采取客观社会环境与主观生活质量的整合分析范式,建构了由认知、情感、行为和态度等四维的生活质量因果解析模型,并以城市化后深圳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具体探究了地位结构、家庭资源、集体消费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以往生活质量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解释度。城市化后,集体消费对于个体生活质量影响日趋显著。加大集体消费的供给、确保城市化后失地农民的家庭生存资源,是当前城市政府提升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之关键。  相似文献   

16.
是否存在个体认识论?它与总体认识论有何联系与区别?刘永刚同志在一九八三年《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专刊上发表的《应重视个体认识论研究》认为,应将认识论区分为总体认识论和个体认识论,来解释各种认识现象.文章认为,总体认识论是研究人类的认识,即列宁所说的"全人类集体的知识"问题;而个体认识论是研究社会现实的个别人的认识,即列宁所说的"每一个个别人的意识"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肯定个体认识问题的存在.从认识发展史来考察,人类自脱离动物界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只具有畜群的意识,还不能把个人从集体中区分出来.随着生产劳动的进步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个体意识开始从群体意识中分化出来.严格地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主义与社会学年鉴学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学主义是在社会学的经典时代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理论范式,它以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为代表,认定社会学必须解释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则是另一些社会事实的结果;同时,社会学的存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社会学主义的经验研究范例是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它精辟地论证了自杀这一社会事实和社会整合程度的关系。而围绕这一理论范式,在早期法国社会学界形成了后来享有盛誉的社会学年鉴学派。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有其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这种基础集中表现为各种思想主张和制度安排。就其社会基础而言核心是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就其经济基础而言核心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就其政治基础而言核心是契约自由与人权保障,而上述三者又可进一步归结为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市场竞争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它由经济法调整,进而构成经济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资本是一种最重要的现代性现象,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是一种普遍的价值;就其功能而言,它是一种普遍的方法;就其实际的存在状态而言,它是一种普遍的实在;就其作为一种扩张性的力量而言,它是一种普遍的过程;就其存在方式而言,它表现为普遍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关于如何建构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恰当地理解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准确地判断一个阶段的社会和谐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认为,社会和谐的本质是社会整合以及在整合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行动(者)三个维度的整合则是社会整合与秩序的前提。目前,中国社会和谐的结构、制度和行动整合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还存在重大缺陷,面临重大挑战,社会和谐的实现还是一个很长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