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多年暴发的浒苔灾害不仅是当代青岛重要的海洋环境事件,也为学界研究青岛民众的海洋环境认知与记忆提供了重要切入点。报纸报道与口述访谈是获取浒苔记忆的重要资料来源,从中可以窥探青岛浒苔媒介记忆与个体记忆的整体风貌。浒苔的媒介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建构着个体与集体记忆,而极具个体生命史特征的口述记忆在叙事、阐释、对话等过程中具有清晰的社会建构色彩。浒苔的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本相,也与历史本相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两者的交互作用及彼此映射,深刻影响了人们对浒苔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图像作为一种叙事手段与记忆媒介,与文本、影像、声像等审美形式在“民族—国家”的认同形塑以及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中华民族的视觉化表征,参与整个民族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集体价值的确证。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时代,“黄河—母亲”的隐喻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促进民族统一与融合。嗣后,新中国黄河图像作为承载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媒介——记忆场,涵括家国命运、抗争进取、人文情怀等不同意蕴的民族精神。依照“图像叙事—记忆—认同建构”的理论逻辑,黄河图像话语的建构借黄河图像唤起社会个体之集体记忆,增进个体对集体的情感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塑。新中国黄河图像话语的研究,不仅凸显出黄河图像之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也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口述史是通过口述的方式将当代公众历史记录下来的历史研究模式。其基本特征有四:个人本位原则,双向互动的建构,参与人员的低门槛性,当代历史记录性。采访人的历史意识与文本习惯,这是产生口述史的基础。口述史是历史记忆代代传承的产物,其发展阶段是历史记忆的几种外化方式。口述史的性质经历了由组织本位到人为本位两大阶段。在公众史学的“人为本位”原则下,口述史是主体建构,就是让人民说话,参与历史的建构。口述史征集到的是普通人的历史记忆与历史认知,所以口述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普通人的历史记忆与历史认知。对大脑历史记忆的怀疑必须有限度,不能泛化成没有底线的全面怀疑。口述史提供的是第一手信息,须等待别人来进一步考订,成为更精确的科学历史知识。当下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要保持平衡,可提供两个不同的版本,历史版本要全面保真,当下传播的版本可以有所节略。  相似文献   

4.
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特征联结而成的人类群体,它可为个体提供身份感、安全感及意义感,也可促进社会秩序的维系与社会整合。共同体的形成需植根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共享记忆。共同体档案是共同体的过去媒介化后的记忆文本,因而是共同体记忆建构的重要媒介和工具。档案参与共同体记忆建构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包括档案的形成、捕获、组织、展演与聚合五个维度。共同体成员形成的记录需被捕获并被纳入共同体框架,经组织形成共同体档案,通过对共同体档案信息的挖掘、情感的传递,形成共同体档案叙事,并实现共同体过去在共同体内部的共享,从而建构起共同体记忆。不同共同体的档案也可相互聚合形成更大范围的共同体档案,通过对这些档案的展演,也可建构起更大范围乃至人类共同体记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何以是一个”的强力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充任着承载定位功能、链接情感指向、诠释认知内涵的工具性媒介,并发挥场域功能承载集体记忆、生产身份归属、展演共同体价值,在以刻写集体记忆、再造个体认同、强化共同体价值为理路的公共空间营造中,对“想象的共同体”进行了必要的情境化呈现。在聚焦共性的前提下,通过再造公共空间这样的“物质-精神”共构基点,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身份认同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或价值的归属,文化是最重要的凝聚力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是塑造和丰富湾区共同精神价值内涵,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粤港澳大湾区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使命。身份认同建构受制于外在决定因素及表征机制。共建人文湾区关键在于交往实践中稳固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再生产,路径包括:重塑文化共同体及其身份表征、丰富基于集体记忆的认同实践、探索并改进湾区故事叙事策略、文化赋能基层协同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口述民族志作为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另一种探索,强调普通民众的发言权,在研究过程中加入了研究对象对自身文化的解读。笔者采用“口述民族志”方式开展凉山州蒙古族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系统性专题研究,凉山州蒙古族老人王文芝以“口述民族志”的方式展演当地蒙古族的文字记录与口述记录等各类族谱。从王文芝老人的自我陈述与自我阐释到笔者对口述民族志访谈资料所蕴含的“内隐记忆”的田野阐释,这则“对话式”口述民族志凸显了作为当地蒙古族文化持有者的王文芝的个体经验和人生经历传达,具体细节化地体现了当地蒙古族彰显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行动选择,展示了凉山州蒙古族社会性身份的构建过程。口述民族志应该为当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新闻报道可以重建关于过去的意象,塑造集体记忆。文章通过对2001年至2021年间《中国青年报》的五四运动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建构五四运动的集体记忆。在五四记忆建构内容方面,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主要从活动记忆、历史记忆和五四精神的时代解读三个方面进行五四记忆内容的填充。在报道记忆建构特点方面,《中国青年报》一直以青年群体为主要报道对象,同时逐步淡化对官员个体形象的塑造;在报道细节上,加强对五四精神文化的认同感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内容。总体而言,《中国青年报》五四报道随时代发展呈现丰富化、多元化、微观化、具象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仅具有学术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属性,更是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作为德育共同体,立足于共同善的伦理诉求,倡导价值目标的一致性,通过价值选择、价值认同和价值信仰达成价值共识,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强调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道德责任,更强调大学内部多元主体的道德责任和自我建构以及多元主体在不同场域的道德责任;还将集体协同作为内在逻辑,通过共同体内部不同个体和群体的集体协同实践,实现个体与共同体、共同体与社会的共生共赢和协同发展,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各民族在自我繁衍生息和共创中华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共同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时,共同历史记忆就会被激活,并转化成维护共同体根本利益的磅礴之力和具体行动。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践基础形成的长期“统合”记忆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记忆的主要内容,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资源。以“统合”记忆为核心的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之一和重要组成因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凝结和巩固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共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追根溯源的重要依据、团结奋斗的实践动能和未来发展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1.
兵团影像志是兵团形象建构、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视觉化地表达兵团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工具。兵团影像志对于构建新疆屯垦历史的集体记忆,强化国家在场的政治意识,及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意识,建构兵团人的视觉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兵团影像志的创作中,应确立正确的思想指导,体现历史感、时代性,具有丰富的媒介形态;坚持客观性、真实性等基本原则,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关系,避免简单化、类型化、概念化、程式化地表达兵团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一个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信仰、价值等是团体增强凝聚力、形成社会认同的重要条件。军垦文物作为新疆兵团历史的遗留物,也是独特的历史记忆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是记录兵团早期入疆女性身份的重要符码,也是构建她们对于兵团认同的重要历史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她们对于兵团认同经历了认同的"启蒙"层次、认同的"固化"层次和认同的"增强"层次,而女性在认同中产生的多元化身份与兵团认同构建之间也建立起了牢固的关系。透视军垦文物中的兵团女性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兵团第一代女性对兵团认同的层次性和复杂性,也拓展了兵团女性研究的领域和空间。兵团女性传递兵团文化的作用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3.
包公文学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之中的主体精神实践产物,其所内蕴的道德理性经由文学阐释,本然地激发起深植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主体德性的普遍呼应。包公文学经由阐释而来的意义生成性,促使在历史传统中彼此相连的阐释主体克服自身的个体性,彼此联结而成建立于意义联系之上的理解共同体。包公文学的发生是一种表达集体意志的意义生成事件,社会大众不再是以个体,而是以意义共同体的形式完成了集体性伦理意志表达。因着共通性的阐释前结构的建构,包公文学所内蕴的道德理性与社会个体本质力量深切对应,由统一的阐释机制所支配的,生产者、文本与阐释者于其中交融共生、协调共通的阐释共同体由此确立,并因之锚定了包公文学建构社会意义空间的伦理形塑面向。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五千多年历史进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凝练、升华,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是体现文明历程的典型本土文化资源,在现实中依托于话语、符号、场所等载体,集中展现一个民族共同的过往经历,传递出独属于本民族的价值理念。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作为一种软性工具,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价值指向,筛选现代性素材,凝聚个体认同,塑造共同情感。深刻认识集体记忆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价值,有利于实现“两个结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凝聚力,筑牢现代文明根基。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总目标与历史方位。精神纽带是继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我国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的又一重要话语。精神纽带强调了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能够凝心聚力,使得各民族人民精神相依的连接性内涵与机制,为较为抽象的“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更明确的理论阐释。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历史逻辑、现实基础、文化传承与理性建构的结合,主要体现为“四个一体”:一是家国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交融;二是各族一体,各民族之间紧密交融,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三是治理一体,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进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共享与平等互助;四是命运一体,以“两个共同体”为理念,各民族之间、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同时团结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纽带作为中国特色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话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精神纽带建设不但可抵御前进过程中的风险挑战,还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持续与强劲的精神动能。  相似文献   

16.
评论界惯常认为普拉斯的经典诗集《阿里尔》是她在婚姻破裂时极端情感的“自白”,个人记忆的表达.本文通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诠释她的《阿里尔》诗集中的名字所包含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下大屠杀的恐惧、文化记忆下的核战争,以使读者摆脱“自白”对她的诗歌的束缚从而真正理解《阿里尔》诗集.诗集被置于历史时空中审视时不仅是普拉斯个体记忆的缩影,更是集体文化记忆的再现,它展示了诗人作为自白派诗人的个体痛苦和经历,也暗含了诗人对政治和历史中集体记忆的关注,尤其是对二战和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的关注.作为20世纪伟大的美国女诗人,普拉斯以其独特的诗歌书写了特别的文化记忆并且重构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7.
桂林民歌是广西桂林传承久远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实践中,桂林民歌的传承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自身的口述历史记忆,将记忆有选择性地向倾听者说出或存放在适当的媒介里。桂林民歌的传承者更倾向于在集体框架中口述并且会埋藏自己的存储记忆,显现功能记忆。他们在自我认同之内口述并造就自我,其口述历史记忆也以物质、视觉等方式鲜活地展现。  相似文献   

18.
从教育理论的进步过程考察,教育研究的进化是个体研究成果通过共同体的筛选与推广实践,实现真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从特殊的、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真理,到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真理的深化过程。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研究者个体主观能动地“建构”,与教育实践群体和研究共同体客观的“反映”相互作用,二者最终实现了有机统一,形成了教育研究的必然走向——“建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现实和历史情境要求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强化情感的建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共情力”。因此,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情感建构的现实基础,自觉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共情力”,对新时代有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持新疆建设,大批内地女青年参军支边,进入新疆工作和生活。长期以来,新疆支边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宏大的历史叙述中处于失语的状态。通过对新疆支边妇女的口述史研究,探析在国家政治动员下的支边妇女寻求“解放”的进疆选择,不难发现,在特殊年代政治动员和国家干预的“妇女解放”话语的背后,进疆这一行为选择,并未有效地实现妇女个体的自我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