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遭遇美欧发达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诉讼,并经常被伴之以“非市场经济”调查。通过对“非市场经济”的分析,掌握美欧等国制定的“非市场经济”标准,探讨“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影响。在分析我国涉案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应对策略,最后根据相关国际法律标准提出加强我国出口贸易企业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构建我国应对反倾销预警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享誉全球以及我国在世界贸易的份额和地位急剧攀升的同时,我国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也是与日俱增,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因此,应选取预警指标和警戒线来构建一套反应灵敏、科学实用的反倾销预警机制,以便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起诉。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反倾销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进程中,墨西哥逐步形成了兼有国际法渊源和国内法渊源的反倾销法律体系。《墨西哥对外贸易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了反倾销措施的实体要件———倾销、损害或损害之威胁以及二者因果关系的确定方法。近十年来,墨西哥从调查数量、征税额度和比例以及产品范围等方面来看,都构成反倾销的重要国家之一,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影响甚大。这既源于墨西哥的宏观经济背景及其反倾销立法缺陷,也有我国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政府、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应对,采取有针对性的反倾销策略,确保我国更多产品进入墨西哥市场乃至拉丁美洲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制造”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对外贸易中的严重壁垒。入世近五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逐渐出现了新的特征,市场经济地位能否得到承认一直是决定中国企业应诉成功与否的命门。经过分析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和部分现有案例可以发现,通过立法手段强化政府宏观管理、提高进口商自身应对能力、完善贸易规则是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自1 980年对来自中国的薄荷醇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开始,至今已对中国反倾销调查六十余起,涉案产品近百种。反倾销已经成为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应对美国日益频繁且产品范围、调查规模越来越大的反倾销调查,是中国国际经贸领域和国际经济法律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应当充分了解美国的反倾销立法及其实践,研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例,找出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指控的对策,以避免中国企业在对美贸易中遭受更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方反倾销行动最主要的目标国。反倾销的直接后果就是进口国通过征收反倾销税来削弱涉案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继而产生出口市场转移效应和反倾销调查连锁效应。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应三方联动,共同应对反倾销。企业应采取多元化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行业协议应建立长效的贸易摩擦预警体系;政府应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进入,对华反倾销调查不断,2005年我国企业将面临着反倾销调查高峰期。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强反倾销应诉的法律意识;重视学习研究国外竞争对手和市场。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成本与反倾销收益的权衡是国内企业反倾销行为选择的依据。基于角色理论构建了企业反倾销行为的收益矩阵和期望收益函数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存在主导企业和不存在主导企业两种市场格局下国内企业反倾销行为决策方案的选择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公平理论对企业决策方案进行横向和纵向公平性识别。研究发现:反倾销成本、反倾销收益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申诉概率等因素制约企业最终的反倾销行为决策,两种市场格局背景下国内企业有13种反倾销行为决策方案;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规避企业间因不公平而采取的“报复”行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为了加入WTO作出了极大的让步,但加入的身份不是市场经济国家,而是作为经济转型国家,规定了十五年的过渡期。而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成为了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由于在确定正常价格的问题上,市场经济国家是以其国内的市场价格作为正常价格,而非市场经济国家则要采取其他的方法来确定正常价格.同时国际反倾销立法对“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的阐述也有诸多不合理之处,种种因素都对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极为不利,因此,针对这种国际现状,我国应该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来应对这种不利的处境,以确保我国出1:2企业在应对反倾锖调查时不受到歧视,能够有理有据的进行应诉.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10.
化工行业是全球反倾销的重点领域,也是目前我国进口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占到案件总数的70%以上。同时,这些产品多数是我国目前急需的基本原材料,且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本文以我国化工行业遭受国外倾销产品的冲击,以及进口反倾销所引致的化工行业外国直接投资的流量与战略变化等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选取中国化工行业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的个案,以及运用总体和分行业数据对进口反倾销调查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与评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进口反倾销调查与外国直接投资相协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围绕欧盟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对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为欧盟的外贸形势所迫以及出口结构失衡和低价促销,提出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建立反倾销预警等应对措施。研究结论对国内产品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今,大批外商面对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有些企业不惜巨资,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讨;有些企业派出专门的考察团,深入中国市场和市民中进行摸底采访;有的直接将产品“投石问路”,,去接受中国消费者的考验和选择。选择的结果,令一些外商醒悟到,欲使自己的产品进入  相似文献   

13.
外商也大搞“中国特色”如今,大批外商面对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有些企业不惜巨资,在中国市场大规模的调查研讨;有些企业派出专门的考察团,深入中国市场和市民中摸底采访;有的直接将产品甩到中国市场,去接受中国消费者的考验和选择。选择的结果,令一些外商醒悟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出口获得了高速的增长,同时,有关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国际贸易摩擦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建立健全纺织品行业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已刻不容缓.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的几点建议,试图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纺织品反倾销预警机制模式来减少我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本文建立的综合的预警机制模式试图凭借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微观和宏观调控,及时地进行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有关企业进行有效的预警,来应对可能的贸易诉讼或者及时调整纺织产品出口方案,以保障我国纺织品进口和出口贸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知     
《华人时刊》2005,(1):3-3
为引导企业做好总量平衡和进口协调,中国将对电子信息进口热点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发出“绿灯、黄灯、红灯”产业预警,分别表示“安全、潜在威胁、已遭受损害”。  相似文献   

16.
从总体看,入关对我国机电产品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进入关贸总协定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可以利用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扩大取得稳定的市场保证。我国机电产品在出口时遭受反倾销指控的机会将减少。例如,欧共体委员会1992年6月1日发表了一份反倾销反补贴报告,公布了欧共体从1987年到1991年对33个国家和地区向欧共体市场出口的169种产品进行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日本21种,中国20种,韩国17种,土耳其15种,南斯拉夫12种。报告还公布了1991年在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19种产品中,中国占6种,日本占5种。在这些反倾销、反补贴的产品中,机电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对我国机电产品进入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的影响,着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减少和规避“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 1993- 1995年我国应对美方对我蜂蜜反倾销调查及诉讼并赢得谈判解决的历史 ,分析了近 10年我国蜂蜜对美贸易情况 ,以及反倾销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 :( 1)稳定国内市场 ;( 2 )成立真正具有民间性、权威性的专业商会 ;( 3)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外贸出口企业 ;( 4 )真正实施“大经贸”战略 ;( 5)加强出口商品价格和出口秩序的协调管理 ;( 6)加强对应诉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 7)加快反倾销专业人才的培养 ;( 8)应用好反倾销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9.
入世在即,我国企业遭受反倾销的诉讼不断:彩电、大蒜、鞋帽、苹果汁、化工产品……涉及出口产品的方方面面。近日,以贝思彻姆钢铁公司为首的11家美国钢铁企业正式向宝钢、鞍钢、武钢、安钢、本钢以及莱钢等6家钢铁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这6家被诉企业一旦败诉,不仅钢铁出口创汇要受影响,更面临失去美国这一巨大出口市场的严重後果。愈演愈烈的反倾销指控向国人亮起了警示灯:要想角逐国际市场并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跨越反倾销这道“坎”。对华反倾销成为出口“拦路虎”我国彩电在欧盟遭受反倾销起诉,被徵收了44.6%的反倾销税後,这些产…  相似文献   

20.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与日俱增,产品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而一些企业面临反倾销时的消极态度,给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政府和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势头,是当前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