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孙建昌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3):85-89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面对文化差异和语言转换的困难给文学翻译所带来的挑战时,创造性叛逆往往成为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选择。创造性叛逆既可能造成译本在新的接受环境中增值,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原作文化信息的失落。得失之间,恰好凸显了翻译研究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译学研究中,创造性叛逆被视为"毛病"、"错误"而尽量加以排除;比较文学学者却认为翻译中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其存在具有重大意义.现代文论中的阐释学、解构主义、描写翻译学派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有效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
5.
6.
7.
本文认为习语有三种译法:直译、套译、意译。在进行不同文化习语对译时,要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中找出其主要共同点,如运用得当,就能使翻译变得直接、精炼、生动、传神及富有形象化。 相似文献
8.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濒危:流水线的大生产、泛滥的重译和累累的硬伤.鉴于此,本文呼吁建立文学翻译批评学科,以净化、拨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以及翻译心理学的角度试探构建该学科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9.
张林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3-117
拟探讨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对重塑原文审美特征,传达相近审美体验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冰心译《先知》为例,通过分析得知,适度发挥译者创造性叛逆对一个好的翻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文化传统、社会风俗、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诸多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差异,使得翻译的可译性存在一定的限度。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德里达在《巴别塔》一文中,以"Babel"一词的多义性来解构翻译的传统观念,并阐述到"上帝既开始解构通天塔,也开始解构天下会公用的语言;宗谱系统驱散与四方;截断了它的世系;一旬间把翻译这项工作强加与人类,又禁止人类翻译",指出了"不可译"又"必须译"。 相似文献
11.
赵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7):154-156
在翻译中,文学作品的翻译一直存在着争议。很多翻译者认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能是意思的翻译,而不能把原作中的特殊的方面,尤其是作品风格在译文中表现出来。而很多翻译大师却认为文学翻译风格是可译的,原作的风格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转化而迁移到译文当中。在此通过对文学风格的探讨以及风格可译的二元观说明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对以后的风格翻译研究提供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的翻译文学在新中国50年里尽管走的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但取得的成就却是喜人的 ,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尤其俄苏文学作品的翻译可谓独领风骚。然而 ,过去从未有人对这一领域进行回顾和总结 ,本文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以期抛砖引玉。一谈起黑龙江的翻译工作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这所学校及其后身黑龙江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他们活跃在外交、教育、文化、新闻等各条战线 ,还涌现出数量可观的文学翻译家 ,其中有不少为公认的全国一流的文学翻译家 ,他们为俄苏文学作品在我国的传…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翻译文学是世界文学从文学理想成为审美现实的流通模式和阅读模式,是民族视野下的世界文学景观。翻译文学并非本土文学,也非外国文学,其自身的逻辑发展和逻辑建构使得翻译文学表现出相对于外国文学和本土文学的双重拒绝,而作为一个独立场域存在的事实也摒弃了认识论上传统的二元对立,超越了结构与历史的割裂,翻译文学兼具外国文学、本土文学两者的特点,是亦此亦彼的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17.
翻译、期刊与文学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现代性建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国文学现代性所包含的复杂矛盾和内在冲突,也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现代文学期刊不仅为翻译文学提供了物质载体,更通过编者、译者、作者、读者和出版方之间的多维互动有效地建立了现代文学的公共空间.期刊、翻译与现代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多重对话格局,也正是在这种对话中翻译文学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促进了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促成了白话文学语体的成熟,培养了作家也哺育了读者.多层面地参与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8.
谭锦文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5):87-89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电影片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为不同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即创造性叛逆在片名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以及灵感思维在创造性叛逆中的运用,在电影的片名翻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翁显良先生认为绘画贵在气韵生动;文学翻译要求意足神完。原文作者的“意态”不仅可译,而且非译出不可。积译时,译者需要“神遇”,领悟作者之意,忘却有形的一切,进行再创作。整个翻译过程要“得作者之志,用汉语之长,求形似之效”。译文必须达到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恒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5):113-117
翻译伦理大多建立在文学文本分析之上,主要从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借鉴生态翻译学中的生态视角审视已有的翻译伦理,提出以生态视角重新奠基伦理理论,抨击狭隘译者中心主义,融合翻译伦理与自然生态,探讨生态视角的翻译伦理能否作为普适伦理的可能性,试图挖掘翻译伦理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