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凝聚共识,必有其内在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理。个体或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实现的需求,推动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形成了无数个单个实践"意志"所汇合而成的历史"合力",为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可信度和推广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形成正相关效应。弘扬价值共识,需要对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满足社会大众共同的本质追求,化解社会精神危机,整合社会资源,调控和统摄非主流价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杨珍妮 《中州学刊》2015,(3):94-100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多元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除了反映人们对于社会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也反映相对来说更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然"的原则和目标对自发的社会心态进行自觉地调节和规约,引领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社会认知和行为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心态的导航器,必须增强自身的理论创新力、包容力、渗透力、辨别力、教育力和利益疏导力,达成全民的价值共识,才能实施对多元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3.
吴娜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2):193-1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入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发展变化过程。仪式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各种象征符号的反复操演,仪式能够将抽象的、处于意识形态最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纪念英烈仪式,具有构建集体记忆、凝聚社会共识、巩固政治信仰、形成价值认同的教育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生动载体,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国家建设业已进入制度建设时期.作为反映一种社会制度、一个时代本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天然具有凝聚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国家制度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生命力,是当代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和精神支柱.对于国家制度建设与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民 《兰州学刊》2008,3(1):30-32,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对该社会近期奋斗目标的共识。它必须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以特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为依托,集中体现在该社会制度和具体生产方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最终价值驱使,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它既是人类理性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数据资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进行研究就会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存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也存在政府与民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分歧。核心价值理念可划分为共识型、精英型和底层型三类,标志着不同群体的价值偏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既可能产生社会合力,也会产生政治压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适应思想宣传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整体国民素质结合起来,融入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工作中,成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和凝聚共识的集结者.基本路径:在社会利益调整、文化建设、网络管理创新中积极培育和践行,形成常态化的宣传和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社会功能的角度考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民族精神风尚和行为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的价值观念系统,是体现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相统一的价值体系;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主导、整合、包容等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需要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也需要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价值观念、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思想价值层面的反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我们党历来重视价值观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当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立足现阶段实践发展的要求.具体实施路径包括:注重内涵建设,形成思想共识;突出重点主体,实施分层教育;调动多种手段,营造强势舆论;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激励约束.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和凝练,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廓清迷雾、引领潮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是理论与实践在长期历史过程中不断互动和建构的结果,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确立下来。根据时代的精神、实践的成果和人民的期待,探讨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凝练和深化,是倡导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机制教育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行动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第一课堂"的理论灌输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教育,引领当代大学生"第三课堂"价值取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兼顾多用中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机关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源自于其在价值层面的本质性规定,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宽厚的制度保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努力形成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寄寓人民美好道德期盼、充盈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实生活的重要媒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批判性思维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认知并进而外化为行动、逐渐形成习惯,尤其是在对西方意识形态及各种腐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否定方面,批判性思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贯穿着理想价值观的红线.而理想问题是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的核心。本文从社会理想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价值导向的正确定位等方面,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思潮呈多元化态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坚持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各级组织的导向作用,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力度,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形成社会最大共识,同时重视解决与社会思潮相关的民生问题,取得广大群众认同。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先生在其著《中学修身教科书》系统阐发了其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主体责任观:社会应极力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即生命、财产、名誉,这应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人对社会应该尽的基本义务是"博爱与公益""礼让与威仪",其概括精准、分析透彻、科学合理,具有很高的思想、学术价值。对于我们当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共识和道德观具有重要启迪:第一、文明社会必须坚持维护生命、财产、名誉等人的基本权利。第二、社会成员必须积极履行博爱与礼让的基本社会道德义务。第三,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体现真正的价值共识和主体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意指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形成的复合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数字化生存集新技术手段和新信息场于一体,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互模式和思维定式。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基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体层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以多样性与主导性的辩证关系和相互转化,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由宏观向微观、理论向实践的交叉渗透和交互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践行的数字化生存,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意义在场"的符号化呈现与新信息场"虚拟与实在相结合"的赛博空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基因、精神内涵、气节风貌的数字化表达,促进传播与践行的共识凝聚和物态化转换。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整合力、价值整合力和社会整合力三个层面,而社会整合力的发挥必须以文化整合力和价值整合力的发挥为前提。作为文化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实质上是一种更多体现在文化、价值、精神层面的“软整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力的发挥,就是要在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的基础上.凝聚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最终实现社会整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目前,我国仍处于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错误的价值取向使个体需求异化现象严重,从而引发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创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保证国家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柱,是凝聚每个社会成员以正确的价值观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