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9-61
《假人》延续了桑塔格有关逃离和隐遁的主题。从自我复制、身份消解和看客的姿态三个层面来解读,小说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之下人的自由意愿与社会规训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逃离作为现代人探寻自由之路的有效方式,其背后蕴藏着作者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去艺术化生活方式的批判和否定。 相似文献
2.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的《逃离》揭示了女主人公卡拉不满足于现状,欲逃离而最终又返回归途的心路历程。西尔维亚·贾米森太太的进城、返回、进城,白山羊弗洛拉的失踪、归来、失踪与此相得益彰,相互渗透,这些共同凝聚成本书的主题—无法逃离的圆形流散。 相似文献
3.
刘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1):106-108,115
生态女性主义提倡女性在社会和自然中保持独立自主、意识自由、多元发展,这一思潮的提出对探讨女性婚姻观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文章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和落脚点,以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的经典文学作品《逃离》和中国作家萧红的经典作品《呼兰河传》为例,对中加婚姻观中的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对传统观念、舆论影响、原生家庭三个外在维度和对女性性格、面对冲突两个内在维度的探讨.中加婚姻观各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生态女性主义中所提倡的女性独立自主、理性发展应该得到重视和鼓励. 相似文献
4.
刘亚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6):104-105
罗伟章新作《回家》以外出打工20年后返回家乡的农民工武大安的经历,讲述了当下一个被众多作家关注并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的底层故事。通过对小说中农民工武大安回家之后身份的三重丢失,观照当代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以及转型期乡村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助景观理论,从自然景观中的悖论、文化景观中的帝国政治以及道德景观中的英雄主义三个层面剖析《皮袜子故事集》中景观书写的多重内涵。以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塑造为研究对象,深度透视库柏景观书写中的诡谲。自然景观描绘中的意图舛讹和逻辑悖论使自然在库柏的“凝视”下蜕变为记录“文明足迹”的场所。原始自然成为文明暴力和权利空间的“能指”,指向帝国政治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勾连。自然在象征层面同印第安人命运趋同,同为被观看、征服和拓殖的“他者”。班布尔身上的“自然道德”是早期白人殖民者“拓荒”精神的体现;他的男性气质催生出可复制和传播的英雄主义,背后是作家对殖民主义道德体系和文化共同体的无意识建构。 相似文献
6.
《问俗录》是清代道光年间陈盛韶的施政记录,在这一历史文献里,乡村管理思想的继承与初步总结、近代萌芽、创新的有限性及其缘由,均得以充分体现。作为清代中晚期经世思想的应用与拓展,陈盛韶的乡村管理思想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不乏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州学刊》2021,(2)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实施,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治理中的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这些问题时,要重视两个核心的民法规则:一个是《民法典》第96条关于农村集体法人作为民法特别法人的规定;另一个是《民法典》第261条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的规定。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集体组织及其所有权制度的重大变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准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土地理论、农村集体化理论,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在涉及农业的经济基础已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勇敢地推出农村地权流转的政策思路。在乡村治理的法制建设中,要解决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相区分的问题;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制度中建立股东大会、成员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问题;完善集体组织中的成员和成员权的制度设计;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把"三权分置"当作一项重要的制度予以推广,搞清楚地权运作的法律基础问题;把紧宅基地审批关,推行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满足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权利及新型农村合作社问题的需要;解决农村集体、农民家庭和个人的各种土地权利登记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庄子》、郭《注》、成《疏》看庄学“自然”义的歧异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哲学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贵道贱物",即强调道体"自然"而物不"自然"的倾向。郭象、成玄英分别从玄学、道教重玄学的视角注、疏《庄子》,改变了庄子对"自然"的理解。郭象《庄子注》解构道体,宣扬"物本自然";成玄英则不仅肯认道体"自然",又主张物性"自然",表现出一种二元的"自然"观念。 相似文献
9.
王雯鹤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32-135
卡夫卡在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中为乡村医生造了一个梦.梦中,乡村医生开始了一段反思之旅.他的反思折射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失去信仰,彼此疏离,迷惘孤独.乡村医生既无力拯救病人,也无力拯救自己.现代医术是科技进步的代表之一,乡村医生的无力感表明了理性在拯救灵魂时的无力,他对自己生活意义的怀疑暗示了西方世界以"理性"为主旨的社会秩序的动摇.在失去了信仰的心灵荒原上,现代人的灵魂永恒地流浪着. 相似文献
10.
从《惠安政书》看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
学界较少关注知县对乡村社会的管理,在<惠安政书>这本施政笔记里,明中晚期海疆乡村社会风情,知县叶春及乡村社会管理思想与实践、乡村社会管理时空特征与个人特色,乃至知县传统乡村社会管理基本特点均得以充分展现,这一传统个案对于现代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与希罗多德《历史》分别是中国与希腊古代两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两书在叙述上都兼备理性与诗性的特征,既能以历史与科学的理性来辨别史料之真伪,解释怪异之现象,又能以诗化的叙事说理、语言艺术以及情感表达来丰富史书的内涵。理性与诗性的交融,是两部史书在叙事艺术上具有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杨波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5):121-126
贾平凹作品《极花》是一个具有空间向度的叙事文本.作家在妇女被拐的表层叙事下面绘制了当下农村生态破坏、民生凋敝、文化失范等现实图景,构建起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相互交织的乡村社会空间形态.《极花》以胡蝶身体作为叙事话语,将其身心的摧残、撕裂、修复叙述成传统权力和现代法则对女性身体的深入干预和深度观照,以此实现精神哲学的理性反思.同时通过交织、分割、反复等方式,将极花、血葱、石头、星象等叙事意象与故事演绎混合推进,营构出“水墨”与“现实”兼具的“水墨空间”,扩大了传统意象的内涵和容量,将小说推向了形而上层面,也让《极花》的空间建构成为作家艺术探索的新标识. 相似文献
13.
14.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5.
16.
甲午战争以后,西学以新学的姿态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从1898年~1901年间<申报>书籍广告数量与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可见:新学对旧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引领着时代潮流,同时也刺激了中国传统经世实学的传播,并且为了扩大影响,新学、旧学之间也时常互有借重.这些都深刻地体现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互相交融的原生态势. 相似文献
17.
赵文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1):120-123
《汉书》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王莽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主要依据《汉书.王莽传》中的王莽的所作所为,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出王莽具有根深蒂固的复古思想、"十四代一循环"的思想、大一统关照下的夷夏之辨以及天人感应的历史思想。种种迹象表明,王莽不仅仅把这些思想当作其谋权篡位的工具,更是他真心实意的信奉它们并将其作为执政的信条,而这些历史观不仅为王莽所独有,这也是其生活的西汉末期的时代背景,同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以及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
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及其性别表述,敞开了文本在多重话语缠绕下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从民族和性别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到,一方面,小说对主要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传统的性别定位;另一方面,作者在修改版中借助于对人物民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置换传达出一定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小说以朴素的女性关怀再现了处于历史边缘的蒙古族女性的生命境遇;作者对特殊身份女性形象的艺术处理,显示了民族性别深层审美心理的外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中,反映女性生活命运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从唐传奇、《三言》到《聊斋志异》,这些优秀的短篇小说一方面在描写女性形象方面表现了某些共同主题,另一方面也因时代环境的差异而各具面貌与特色。小说中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封建社会广大女性境遇的缩影,既具文学欣赏意义,又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太一生水》看先秦自然道论的分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店竹简中《太一生水》一文的重要性可以从两层意义看 ,第一 ,它是迄今为止所见先秦文献中最长一篇描述宇宙生成的文字 ,它的内容使先秦宇宙论思想大为深化 ;第二 ,相对于自然道论的玄奥性 ,它是近于“纯粹”的自然知识理论。本文主要从第二层意义分析《太一生水》 ,由此入手 ,对先秦自然道论中玄奥性和知识性理论的分流作了一个初步梳理 ,提示了一种理解先秦道家思想发展的新框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