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神崇拜是生活在世界屋脊之巅的藏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崇拜形式之一,也是与藏族远古先民原始宗教、苯教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英雄崇拜等观念一脉相承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居住在北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先民对山神充满敬畏之情。人们祭祀山神,祈求山神能够保佑草木旺盛,牲畜兴旺。这种山神崇拜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当代。  相似文献   

3.
孪生子禁忌和孪生子崇拜的本质是相同的,其目的都是要将孪生子这种在人们看来不正常的事物摒除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之外,从而达到社会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果洛地区,位于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处黄河源头。解放前,在这一地区居住着五十一个藏族部落,总称“三果洛”。 今日果洛的藏族,其形成是与青藏高原广大藏族一道,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的。该地区在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大致是:夏代为《禹贡》雍州之发羌地。秦汉时为白狼羌属地。魏晋南北朝时为宕昌羌地。隋唐五代时为党项羌及其分支拓拔氏所据。宋时统称为吐蕃地。元时归设在今四川境内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时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清时由四川松潘漳腊营管辖。民国青海建省后,属青海省管。  相似文献   

5.
藏族的山神神话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藏族的山神神话每一个古代民族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构成该民族的原始文明。各民族对宇宙世界的发生次序,对自然的神化方式,则因各自社会形态的差异而互有不同,并且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山神崇拜是藏族古代最重要的自然崇拜之一,是藏族原始信仰中最具个性特征的崇拜形式;是构成藏族整个原始信仰体系的基础。藏族居住的地区是一个山脉丛立的地区,藏区任何一座山峰之上都驻有神灵,每位山神都有自己的领地,主司专门的事务;与山神伴生相存的还有大量的山神神话、传说,特定的祭祀仪礼和供奉方法。山神崇拜  相似文献   

6.
首先感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搭建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这个大平台,使我有幸展示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藏学研究的成果并获了奖.同时,也感谢《中国藏学》开设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获奖作者纪念《中国藏学》创刊百期笔谈"栏目为我这样一个普通作者提供畅谈心声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藏族部落组织的称谓及其命名,是探讨藏族部落制度的一个方面,也是观察了解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它对于藏族部落史、有关地方史、民族关系史、藏区交通史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往往还能起到弥补史文佚阙的作用。笔者根据实地调查材料并利用有关藏汉文资料,试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恳望方家诲正。一藏族部落分布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从文献资料看,在松赞干布的先祖止贡赞普时代,藏族即已具有相对发达的部落联盟组织形式。吐蕃王朝建立后,随之建立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崇拜范畴中包括对动物的崇拜.动物崇拜的最大要素就是被崇拜的动物应该与原始先民建立起某种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出于人类的某种慰藉心理或是功利目的.而功利目的或许是直接的,或许是间接的.在历史上,作为藏族所崇拜的猕猴就属于间接的.此外,猕猴崇拜还有复杂的一面,这就是图腾崇拜问题.后来,猕猴崇拜还与藏传佛教形成了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五代宋金时期甘青藏族部落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吐蕃部落自唐末以来遍布河陇之地,东起陇山之首,西至阳关之西,均有其部落族帐居住。《宋史·吐蕃传》称:“自仪、谓、原、环、庆、镇戎暨于灵、夏皆有之。”这一段话我认为是有问题的,上述几州军并非吐蕃主要住地,而环、庆、灵、夏、镇戎等地都是吐蕃、党项的杂居之地,吐蕃的主要居地均在上述州军的西面或西南面。《邵氏闻见前录》卷十三载:“吐蕃在唐最盛,至本朝始衰。今河、秦、邈川、青唐、洮、岷  相似文献   

10.
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钟年自然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宗教形式之一,它始自原始时代而延续至今,在人类社会中流传时间极长。中国的自然崇拜也具有延续时间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在首都北京,我们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历代统治...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是一种以祭拜山神为主体的原始崇拜活动。本文以新疆和硕地区特有的山神旺青扎西的烟供祭文为线索,探讨与论述和硕地区山神崇拜的独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居住在青海省的各少数民族人民,千百年来吃尽了部落械斗和民族仇杀的苦.少数民族中的反动分子利用民族、宗教作招牌,煽惑脅迫劳动农牧民群众参加他們所一手制造的部落械斗或民族仇杀,劳动人民出錢、卖命,而他們却从中漁利。远的不說,仅仅解放后的八年中間,由反动牧主制造的“草原糾紛”便达三万多起。同仁县血治部落与加吾崗部落的械斗,便是全省千百件部落械斗中的典型事件之一。同仁的加吾崗乡,是藏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区,由以前的兩个部落合併而成。一个是血治部落,头人是世襲千戶大牧主多日杰,另一个是加吾崗部落,以前  相似文献   

13.
扎巴部落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雅砻江支流鲜水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分属道孚县与雅江县管辖,即道孚县的札坝区和雅江县的札麦区。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札坝区人口4845人,札麦区1472人,共计6317人。该部落自称“札巴”,周围藏民称他们为“札巴畦”(札巴人之意)。札巴部落的语言不同于藏语,其基本词汇和语法  相似文献   

14.
古代藏族关于自然崇拜的观念及其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古代藏族出于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珍爱和顺从 ,产生了崇拜自然的宗教观念。对自然的崇拜包括了对天地环境、动物及植物。崇拜自然是为了规范人对自然的行为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保护自然 ,顺从自然规律。文章对此作了简述 ,并对自然崇拜观念和行为的功能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宋金时期,在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的安多地区,由于安多藏族本土从未遭受西藏灭佛运动的影响、广泛的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基础、藏传佛教信仰多神教徒不持戒的信仰方式,以及藏族蕃僧在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及其特权、中原王朝利用蕃部佞佛而实施羁縻政策,导致了佛教的繁荣和兴盛.  相似文献   

16.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青海藏族共有91.19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0.45%,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此外在西宁及海东各县亦有部分藏族居住。1958年民主改革前夕,青海藏族基本上由各部落管辖,其中牧区部落主要有玉树二十五族、三果洛八族、环湖八族、同仁十二族等。青海  相似文献   

17.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描述藏族部落战争,为我们研究藏族部落的武器装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 史诗中述及的武器装备可概括为进攻武器,防御装备、交通及指挥用具等三大类。 1.进攻武器这是用于进攻对方,造成杀伤的一类器械,主要包括弓箭、大刀、长矛、板斧、套索、石簧等。  相似文献   

18.
宋金时期,在今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地区的安多藏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马贸易同中原地区保持着紧密联系。安多藏族部落同中原地区十分兴盛的马贸易,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安多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巩固了边境防务。  相似文献   

19.
乔塔纳格普尔地区的土著居民由三个主要部落组成:操南亚语的蒙达人及其亲族;卡里亚人;和操达罗毗茶语的奥昂人。蒙达人中包括霍人(Hos)和几个小部落,如比罗尔人、科尔死人、比尔吉亚人和阿苏尔人(Asurs)。在乔塔纳格普尔地区的部落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属核心式(Nuclear)或初级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于部落地区有着形形色色的奇谈怪论。在某些人眼里,部落地区似乎是一个无法无天、根本没有法律的地方。强者可以为所欲为,转眼之间,就会有人遭到暗杀。那里有制造海洛因的工厂;向全国供应武器;走私品通过那里的道路源源而来;危险的逃犯在那里藏身;罪犯们把拐骗来的和绑架来的人,以及偷来的汽车都送到那里;等等。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