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走出家门的女性是否就意味着走向了独立?出走后又能走多远?子君的经历告知我们,如果没有思想本质的改变,女性的出走只能仅仅沦为一种形式.然而,要真正做到精神的独立,即使对当今女性而言,都似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2.
早逝的花朵--析《伤逝》中子君的悲剧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家门的女性是否就意味着走向了独立?出走后又能走多远?子君的经历告知我们,如果没有思想本质的改变,女性的出走只能仅仅沦为一种形式.然而,要真正做到精神的独立,即使对当今女性而言,都似乎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是结合《夜与日》这部小说的具体内容,通过其对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的地位、几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为女性提供的三条道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同《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的结局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这是评价这篇小说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伤逝》研究中人们长期探讨、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各种观点略作归纳,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意见:第一是“社会黑暗”说,即认为造成子君、涓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黑暗制度,它不仅剥夺了这对青年的爱情自由,也不给他们以生存的权利,使他们无论怎  相似文献   

5.
从婚姻学的角度阐述子君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婚后矛盾期”矛盾的激化、涓生的人格缺陷、子君对爱的执着及两人爱情观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伤逝》这一爱情悲剧的叙述中,涓生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色彩,他用传统赋予的话语霸权遮蔽着另一主人公子君的言说,为了还原这个爱情悲剧的实际形态,必须拨开涓生文本中叙述和抒情的迷雾,走进子君真实的内心世界,并回到历史的现场,探寻《伤逝》爱情悲剧的真正根源。  相似文献   

7.
论苏童小说女性悲剧命运的依附意识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女性悲剧性的命运,苏童注重从女性自身的问题中探寻根源。人身依附意识是女性悲剧命运根源的突出表现。自轻自贱是女性依附男人的主观潜意识表征;女性间的自相残害是依附意识的曲折和激烈的反映。依附男人的实质是对金钱的依附,女性经济自立才能人格独立;文化视野的局限也是女性走不出依附男人怪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是英国文坛泰斗级的女作家,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自1950年出版以来引起了文学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这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父权制文化的普遍存在以及女主人公对男性的依赖,揭示女性受支配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奥赛罗悲剧,就戏剧本身的情节发展而言.易形成因谣言和谗言导致的所谓阴谋悲剧的结论,狡诈的伊阿古就成为奥赛罗悲剧的罪魁.这种判断固然不乏合理性.但忽略了主人公奥赛罗本身应承担的重大责任,如果依据旧日结论前提.主人公与古希腊悲剧英雄一样.仅仅是被动地承担了命运的后果,主体意愿层面并无责任.其实,莎士比亚悲剧的最大思想价值就是形象地诠释了"性格即命运"这一日后的常识.即使作为阴谋悲剧.也是通过奥赛罗本人达成的结果.一位因谣言丧失判断能力的人,其病态人格特征自然毋庸置疑.任何性格类型皆有其适应、闪光的特定环境,否则.就会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11.
如同妇女在历史上所处的“者”的地位,在西方父权制文学中她只是一个被创造的物体,一个空洞的能指.西方男性主义文本中所塑造的与淑女、“天使”相对立的恶妇、“女魔”形象,实质上远离了女性现实生存的本质,反映出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以及隐含厌女症的男权主义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2.
转型经济国家的转型期间社会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性,多元文化与多元制度安排的交织与冲突使社会道德与价值尺度显得异常复杂。法治、责任意识的加强与"人情",特权思想盛行相并存;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与个人主义金钱意识相并存。道德观念的复杂性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道德模式之间相互矛盾与相互渗透的结果。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揭示三种道德尺度经济根源的同时,关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道德行为的历史性提升与道德警示。  相似文献   

13.
毕飞宇的系列中篇《玉米》、《玉秀》、《玉秧》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乡村的这三姊妹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女性痛楚,沉默而无望地挣扎在阴森压抑的父权阴影之下。玉米是父权伦理最后的悲情守护神;玉秀作为父权文化的欲望客体根本无法逃脱被消费被毁灭的天罗地网;玉秧虽然跻身"城里人"行列,但终究跳不出滋生权威人格的文化土壤,被吞噬乃是必然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困惑.引导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适合的方式.文章讨论了角色体验、案例分析、多视角切入、人格魅力影响等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五四新文学 ,并对五四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进行分析 ,进而认为 ,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在于消解以儒家文化为表征的父权文化 ,而力图建构女性神话。正是对女性个性生命欲望的关注 ,才极大地赋予五四新文学现代性。由于五四新文学的这种现代品格 ,使五四文学话语迥异于以往旧的文化话语 ,五四文学话语不仅以白话文出现 ,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欲望话语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学经典《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代表作,它描绘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爱玛的情感生活和悲剧命运,文笔简洁细腻,具有浓郁的写实色彩。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女主人公爱玛的婚姻悲剧进行综合分析,对其悲剧根源的探讨表明,一切女性内心都有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经过了巫术和宗教阶段以后出现的、体现着人文理性精神的文化形态 ,是文化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礼乐文化包括礼和乐两个方面 ,其中 ,礼是规范当时社会生活的首要原则 ,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乐并重 ,为社会角色提供了完整的自律规范 ,这是礼乐文化的主要特色。礼乐文化的社会基础是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度和农村公社制度 ,同时 ,礼乐文化也是为这种社会制度服务的。礼乐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礼乐文化是中国早期文化达到理性化水平的具体形态 ,并且具有鲜明的特色。第二 ,春秋、战国之际 ,诸子继承了其基本精神 ,从而为中国文化基本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可分离。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英语教学中导入"目的语文化"已达成共识。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人们过于强调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却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文化的地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中国古文化产生并成熟于与外世隔绝的东亚大陆之上 ,属于大陆民族文化。东亚大陆那种一面临海、三面险阻丛生 ,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地理状况是中国古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中国多山的环境、陆路交通又十分困难的自然条件 ,也是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地理基础 ,并在这种互相封闭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了典型的宗法家族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