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与国外青少年的性教育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目前国外主要关注青少年性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国内主要关注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及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性教育的态度。为使我国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行教学实验;二是根据教育实验的结果编制有效的关于性心理的量表;三是设立对家长进行性教育的培训机构;四是学校教育中增加性教育的课程势在必行;五是发挥文化宣传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现状、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犯罪预防这四个方面。多数学者根据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来概括犯罪特征,并从网络、社会环境、文化与社会排斥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完善立法、净化社会环境、刑罚矫正与有效社区管理等预防和治理措施。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给我们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带来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动态的、比较的视角 ,对青少年德育的地位、作用和现代化进行了研究 ,对影响青少年育德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对比性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具有对策意义的青少年德育系统比较研究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客观的现实依据 ,对推动我国青少年德育系统比较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将暴力犯罪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的人格特质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以期为科学预防和降低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针对性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暴力犯罪青少年更明显地具有思维能力较差、懒散消极、性情冷漠等不良人格特质;女暴力犯罪青少年则更明显地表现出从众现实的人格特质;从性别、城乡、家庭结构、经济类型等维度均可看出暴力犯罪青少年在认知能力方面均弱于普通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学中青少年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如何想象其个人和社会的未来,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议题之一.本文从未来研究的内涵入手,分析在不同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对未来想象的差异;并根据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将布迪厄、贝克、阿奇等学者的理论与青少年未来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国际学界的热门议题如主体性、归属感与青少年研究的关系,及学者应当如何进行青少年未来研究进行了评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日两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政策实施情况、赛制制定情况、教练员队伍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以及近年来少年国家队比赛成绩等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我国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运动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践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参考。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校园足球发展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计划的实施也需要各方支持与监督;我国青少年足球赛制开展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开展活动要更进一步深入;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足够的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不仅有个人、家庭、学校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因素.社会是犯罪学研究的背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增加与转型期社会失范、社会组织松散、管控不力、贫富悬殊、腐败严重、暴力文化泛滥等问题有密切联系.只有找出催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深层原因,才能全面防治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8.
对2007年以来三届"青少年研究基础理论建设研讨会"简要归纳总结发现,对问题的讨论有了更清晰的学术自觉也更加深入和透彻,但是讨论的主题也在不断的重复和争论中裹足不前,"逼迫"我们变换思维方式去瞻望青少年研究及其基础理论建设的发展前景。先从学科建设与基础理论建设、学理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区分与关联上去把握青少年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关系;进而从传统、现代、后现代的不同视角,对青少年研究及其理论建设演进中,其话语系统、哲学立场及其思维方式的历史继承性、发展必然性与内涵之互联交融的可能性加以多维度的探讨,以期对青少年研究及其理论建设的新趋势有所前瞻。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是指在研究全程中系统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内因与外因、心理与行为、问题与解决等多方面的条件、作用和效应,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14、17和20岁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的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是多维度的,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理想身体,女性更喜欢性感和相貌因素,男性更看重力量因素;对于女性理想身体,男性更重视性感因素,女性更重视相貌因素.随年龄增长,青少年越来越看重性感因素,对男性身体越来越强调力量因素和一般魅力因素,对女性身体越来越强调相貌因素.体型指数BMI对青少年女性理想身体偏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城乡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新疆乌昌地区城乡青少年犯罪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可看出家庭结构不完整、学校教师关爱不够、社会各种负面影响是青少年犯罪的几大诱发因素。因此,有效地应对青少年犯罪这一世界性难题,就需要对该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培育结合的理论研究模式,系统构建了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的基本框架,遵循思想方法的统筹性与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对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及健全心理素质的培育已产生积极而有效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国际视野与本土研究结合的力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公益性等特征,是我国今后引导并倡导发展,目的在大范围开展青少年日常体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其目的是为了广泛吸引青少年积极参加日常体育活动,激发展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分析研究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重点、发展基础、发展策略和路径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的普及,网络游戏所引发的青少年法律意识偏差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凸显。过度参与网络游戏容易导致青少年模糊现实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动摇规则的权威性和确定性;疏离于现实,弱化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法律意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表现为在犯罪类型上,与网络游戏有关的财产型犯罪增加;在行为方式上,受网络游戏影响的暴力型犯罪率上升;在犯罪主体的组织形式上,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形成的结伙型犯罪数量上升。笔者主要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探究当下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法律意识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以期理论与实务各界对网络游戏因素给予高度关注,在积极预控由网络游戏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考量下严格规制网络游戏,有效培育青少年法律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正确上网、合理参与网络游戏的教育和引导功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青少年宗教信仰日益呈现发展的态势,特别在西部地区。陇县青少年宗教信仰现状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民俗传统文化、家庭因素、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社会上各种宗教活动、经济发展落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宗教信仰起到重要影响。对此,要加大教育力度,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庭—学校氛围,加强对宗教场所,尤其是民间宗教场所的管理,合理布局学校网点,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青少年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德育教育内容中严重缺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致使我国青少年的道德精神贫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今天我国道德教育陷入困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文化非理性的全盘否定.针对青少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在于有多么深厚的古代文化功底,关键是掌握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在进行教育时,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生动、更活泼、更有形化,杜绝口号式灌输;同时,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特别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行动来做出表率,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帮助青少年摆脱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足球是国家足球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所在,对一个国家足球的发展起着根本的影响,其培养模式是影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我国足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与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薄弱有着较大关系,本文主要以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借鉴足球发达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推进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体早期教育期望对于其未来教育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在前人对地位获得模型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2013~2014基线数据)为样本,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二元逻辑斯蒂线性回归方法,探讨了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研究发现:出生于家境贫寒的青少年,其教育期望年限更高,更期望上大学,希望接受硕士、博士等精英化教育;在职业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的选择中,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表明青少年并没有因为其家庭条件不好就降低对自我的教育期望,选择进入次优的大学专科教育。研究结果表明,贫穷不一定导致青少年较低的教育期望,反而正是这种艰苦的家庭条件,对青少年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其对改变家庭命运、实现向上流动具有更强的信念,希望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阶层的跃迁;对此的政策蕴含在于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寒门学子超越自身及家庭的不利条件,使之获得力争上游、实现高等教育梦的机会,促进社会合理有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19.
鉴于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现象,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于2002年组织开展“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的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1)试图捕捉、透视近年来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态势,把握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然而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却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青少年道德腐化情况严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国外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经验教训,通过这些研究探索了一些加强和完善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