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第27届阿尔泰学者会议(库里勒台),于1990年7月15—18日在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町野尻湖饭店举行。研究北亚、中亚和西亚的学者共45人参加了会议,其中蒙古学学者有:石桥崇雄、梅村坦、宇野伸浩,海老泽哲雄、小泽重男、片山章雄、河内良弘、神田信夫、菊池俊彦、北村高、盐谷茂树、田村建一、东城敏毅、桥本胜、原山煌、林俊雄、樋口  相似文献   

2.
日本阿尔泰学者会议(野尻湖库里勒台)是以蒙古、满洲、突厥为研究对象的阿尔泰学学者,或者更广泛地说是以北亚、中亚为研究对象的学者们的集会。第25届会议于1988年7月17—20日在长野县野尻湖饭店举行。参加学者共30人,其中蒙古学学者有:石桥崇雄(国土馆大学)、宇野伸弘(东洋文库)、梅村坦(立正大学)、海老泽哲雄(埼玉大学)、冈田英弘(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研究所)、小田寿典(丰桥短期大学)、北川诚一(弘前大学)、  相似文献   

3.
国际东方学者大会于1959年5月22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第4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6月召开)。会议组织者是日本东方学会。大会邀请了27个国家的236位国外学者和105位日本学者。日本东方学会希望通过组织这次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和邀请学者发表研究论文,达到下述两个要求:一、促进国外和日本东方学者之间的学识交流。二、通过学术研究协助发展国际之间的友好。这次会议宣读了以下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1.哲学民俗学的问题:比较哲学之确定性与局限性(贝奥尼渥-布路希里,东京大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日本第二十四届阿尔泰学者会议(库里勒台),于1987年7月19—22日在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町野尻湖饭店举行。研究北亚、中亚和西亚的学者共53人参加了会议,其中蒙古学学者有石桥崇雄、石滨裕美子、字野伸浩、江上波夫、海老泽哲雄、冈田英弘、片山章雄、加藤和秀、加藤直人、金冈秀郎、河内良弘、神田信夫、菊池俊彦、北村高、泽田勋、盐谷茂  相似文献   

5.
第二十二届日本阿尔泰学者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日本长野县野尻湖饭店召开,与会的日本学者共四十四人,其中有关蒙古学的学者有:池内功、石滨裕美子、伊藤幸一、宇野伸浩、海老泽哲雄、冈田树、冈田英弘、小田寿典、北村高、岛田正郎、志茂硕敏、二木博史、宫胁淳子、森川哲雄、柳泽明、吉田顺一等。现仅就有关蒙古学的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日本对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宗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以推动国内禅学研究和中日两国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我校哲学系于3月27日至31日举办了中日禅学研究研讨会。应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日本正式代表为日本驹泽大学的五位教授。列席研讨会的还有驹泽大学副校长、著名中国佛教史学者阿部肇一教授和佛教民俗学学者峰岸孝哉教授,原北大留学生、现驹泽大学讲师中条道昭等。现正在北大留学的驹泽大学博士生小川隆和东京大学博士生辛岛静志也参加了会议。国内则有各地高等院校和社科院的佛教学者约五十余人。研讨会听取了日本驹泽大学五位学者所做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是,冈部和雄教授:“中国佛教的研究状况和问题点”:由中良昭教授:“敦煌禅籍的研究状况和问题点”:石井修道教授:“中国唐宋代禅宗史的研究状况与问题点”。  相似文献   

7.
由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社与日本大学经济学部共同主办的中日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8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这次学术研讨会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而举办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及主办单位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日本大学经济学部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日双方学者围绕“中日经济、经营问题及其比较”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这次会议研究和探讨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第十九届日本阿尔泰学者会议(The Nineteenth Quriltai in Japan,简称野尻湖库里勒台),于1982年7月18日至21日在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町野尻湖饭店举行。来自日本各地的阿尔泰学者共57人参加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中国台湾省的陈捷先和昌彼得二人。  相似文献   

9.
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的蒙占学情报工作座谈会于1984年9月3日至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蒙古学界的专家、学者,蒙古学翻译、编辑工作者以及有关新闻、出版、图书单位的代表六十余名。这次会议旨在请各方面的代表相互交流蒙古学各学科的研究情况。同时,就蒙古学情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高,就建立蒙古学情报工作网络进行商讨,并对本院情报所的蒙古学情报刊物提出改进意见。会议听取了几位专家、学者的专题发言。其中有:清格尔泰同志的《关于蒙古语言学情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0月3日至6日,我校在国际退溪学会和退溪学研究院以及各国各地区治退溪学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在北京主办了第十一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苏联、民主德国、美国、南朝鲜、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8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4篇,有45位学者在大会上发言。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退溪学在儒学中的地位》。围绕着这一主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问题,专家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举办的“战后日本的物价变动和物价政策”国际研讨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4月2曰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日本学界关于日本物价问题的首次专题研讨会。来自日本和国内各地的学者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有16位中日学者作了报告。报告内容围绕战后日本物价变动的历史过程,涉及物价的一般理论、统制经济下的物价问题、政府的物价管理政策、产业结构和金融与物价的关系以及物价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等。现就讨论比较集中的几个专题,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3日至7日,第四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共有20多位代表在会议上作了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13.
第34次国际阿尔泰学会议简况国际阿尔泰学会(PIAC)第34次会议,于1991年7月21日至26日在柏林举行。本次会议主席是柏林自由大学突厥学研究所教授巴尔巴拉。凯勒涅尔·亨克勒。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德国、前苏联、波兰、匈牙利、土耳其、日本、英国、以...  相似文献   

14.
第九届国际东方学家会议于1964年5月1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有157位日本学者,29个其他国家的371位学者。在会上提出的研究论文有:许世楷(中国):“论台湾事件(1871~1874)”;维弗尔(美国):“明朝小说家所用资料来源和叙述技巧考察”;宋越伦(中国):“古代中国人归化为日本人问题的研究”;梁容若(中国):“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七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  相似文献   

15.
由中山大学、中南五省(区)辛亥革命研究会和广东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八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研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史学工作者一百一十一人,其中有知名学者李光灿,姚微元,陈锡祺,章开源,夏东元,胡绳武,金冲及,林增平等;香港学者王德昭,陈刘洁贞和已在中国的美国学者加斯特,日本学者原岛春雄也应邀参加了讨论会;还有部分外地和广州的史学工作者列席了会议。这是继今年五月在南京召开的太平天国讨论会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史学讨论盛会,也是一九六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八十四篇,资料、索引四种,内容十分丰富。这反映了粉碎“四人帮”后史学界思想解放、精神奋发的新气象及研究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于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年会由四川大学历史系与汉语大字典四川编写组主办,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徐中舒教授召集。来自全国二十个省市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日本学者伊藤道治、松丸道雄、小南一郎、江村治树,美国学者周鸿翔,澳大利亚学者张光裕,香港学者饶宗颐、许礼平、常宗豪也应邀参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蒙古史学会于8月15日至20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1981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我国著名学者翁独健、特布新、杨志玖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蒙古史学教学、研究人员120余人。日本、西德、美国的8位蒙古史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第二十届日本阿尔泰学者会议(又称野尻湖库里勒台),于1983年7月17日至20日在长野县上水内郡信浓镇野尻湖饭店举行。来自日本各地的阿尔泰学者共四十八人参加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杭锦·贡布札布(美籍华人,蒙古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年学者张承志(回族,1981年研究生院毕业,专攻北方民族史,获硕士学位,导师翁独健),以及南朝鲜祥明女子大学的崔起镐等三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6月6-7日,“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组织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入选论文72篇,共有45人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包括阿芒·马特拉、格雷厄姆·默多克、约翰·伦特、约翰·斯多雷、菲力普·迪力巴尔、童兵、冯建三、李金铨等海内外著名学者。这是一次充满理性、充满创见的学术会议,是一次自由、开放的多元学术话语对话的学术会议,是一次展现跨文…  相似文献   

20.
这次会议由中国茅盾研究学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师大中文系、福建省社科院文学所和福建省文学学会等五个单位联合举办,为期6天(1988年11月22—27日),代表60多人。会议邀请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外国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