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我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十分关注中外文化交流问题。自本世纪初开始,一直从我国实际情况与革命事业需要出发,就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大大丰富与发展了正确处理这一课题的理论。 对世界文化发展动向,不能由聋而哑 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新文化,既不能完全脱离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不能完全拒绝汲取外来文化的有益影响。倘若割断历史,或闭关自守,把自己同既往的文化史以及当前世界文化发展隔绝起来,看似“彻底。“革命”了,但却是道道地地的落后保守的历史倒退行为。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鲁迅在他的这段文学活动时期,正是外国各种文化思想涌向中国,并在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相激相荡中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改造.在这中间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民族传统,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是一个相当陌生而又无可回避的问题.鲁迅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开始于日本留学期间,以后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鲁迅,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或者说正因为他是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 按照我的理解,所谓民族化,其含义有两个方面,即外来文化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根据这种理解,本文所论述的鲁迅思想和创作的民族化特色,只限于外来文化中国化这个方面,而不涉及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虽然这两个方面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我所说的外来  相似文献   

4.
任何国家对外来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都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既似是而非于原来的传统文化,又迥异于外来文化的新型的文化模式。在这一新的文化模式形成过程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生动地显示了这一历史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本文对外来文化的分类,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及方法、外来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系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举行《鲁迅与中外文化》的学术讨论。这是深入研究鲁迅的新开拓。我们既要看到鲁迅受外国先进思想和文化积极影响的一面,更应明确认识他的思想和作品是植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这块大地上的。鲁迅是受民族文化传统所哺育、而又对发展民族文化传统作出伟大贡献的炎黄子孙。我想就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杂文,将我这几年的学习心得,谈几点意见,从参加讨论中受到启发和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文化革命主将”的鲁迅先生,不仅在理论主张和批评实践上体现了中外文化交融碰撞中的世界文化意识,他的创作也同样打下了中外文化交融的深刻烙印。展示了他的文化选择取向和审美价值的独特追求。 鲁迅的创作,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所受的影响是多元的,既和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8.
越文化对鲁迅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鲁迅思想的越文化渊源"、"鲁迅与越地人物的精神联系"、"鲁迅作品的越文化表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越文化对鲁迅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在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就“鲁迅思想的越文化渊源”、“鲁迅与越地人物的精神联系”、“鲁迅作品的越文化表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 ,推动了鲁迅研究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鲁迅、郭沫若、茅盾是我国文坛巨匠,从他们的早期开始,就显示了一种独特。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问题上,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改造上,在文化思想观念与创作心态的确立与变化等方面,都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领域。因此,研究他们怎样将传统文化现代化,外来文化民族化等问题,使成为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鲁迅对待文化遗产一贯持正确的态度,其观念系统深刻、独具特色:早年对中外文化遗产都有丰厚积累,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原则;五四时期侧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却也敞开了“将彼俘来”“自由驱使”的襟怀;后期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多有辩证论述,提出了著名的“拿来主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态度源自其对反封建现实斗争的执著:以现实斗争的需要决定对文化遗产的继承,以丰富的文化思想经验帮助和指导现实斗争。鲁迅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对我们建设新世纪民族文化富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的先进文化采取什么态度,是影响民族文化能否得到延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古代的蜀族,妄自尊大,封闭排外而导致蜀族消亡;鲜卑族妄自菲薄,对外来文化盲目趋同,也导致鲜卑族消灭;而吐蕃族则能保持民族自尊心,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己所用,使得吐蕃沿着本民族的轨道发展壮大,从而成为今天的藏族。中国古代这三个民族的兴亡史,就今天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国外的各种文化思潮涌向中国并与古老的民族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如何看待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的关系,如何正视这两种文学遗产,这是无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鲁迅的探索始终没有中断过。作为中国新文化的主将和旗手、一代文学大师,他以丰富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阐述了他在外来文化遗产问题上的远见卓识。鲁迅在1934年发表的《拿来主义》一文正是一篇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上,很感谢主席要我讲几句话。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鲁迅,只是他的一个普通的学生,只能说一些常识性的话。请各位指教。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对中外文化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对介绍近代外国文化,整理和批评中国旧文化,发展中国新文化,有特别的贡献。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仍然继续他在中外文化方面的研究。鲁迅厌恶偶像,在坐的各位也都厌恶偶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括汉民族文化,也包括各少数民族文化;既包括悠久的古代文化,也包括近代和现代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对其进行历史的考察,就将发现,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延续性。认识到这种延续性,对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借鉴一切对我有用的外来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和充实,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的、颇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哪个历史时期,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大动荡,或遭受何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都…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前后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一切先进的中国人纷纷向外国特别是欧洲寻找救国的出路,鲁迅就是在这一时代的新潮中涌现出的一个伟大的革命作家。 对待外来文化,鲁迅一向反对深闭固拒的态度。他认为:一个民族“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他盛称汉唐人那种“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侯,就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民族,中国文化也不是封闭性的文化。它不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且勇于创新,对人类进步作出过贡献。它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深深影响了各国文化的发展,而且以其雄浑健壮的气势兼收并蓄,融合了大量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它之所以能持续不断地独立发展数千年,就在于它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因此,中国的长城并不代表“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弱”,中国的“黄土地也并不与蔚蓝色的海洋相隔绝”。中国历史上,除去人为造成的短暂的对外封闭外,中国的文化一直在与世界文化交相融合,其中既有成功的飞跃,也有矛盾的冲突。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作一番考察,从中引出有益的经验教训,这对于在改革开放潮流中,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是颇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如何找回伟大的鲁迅,又如何认识鲁迅的伟大?文章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从鲁迅的社会历史发展观,为人生并要改良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入手;其次,从鲁迅改造国民性、“立人”的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入手;其三,从鲁迅的创作“主见”及辉煌的文学成就入手;其四,从鲁迅独立、坚韧、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自我解剖的崇高人格,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的科学态度入手.  相似文献   

19.
文化研究是当今世界一个无法忽视的学术研究领域,无论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流行文化的“全球化”,还是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种种根源于民族文化背景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诠释和探索。全球化与民族化、城市化和乡村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这之间的交融和碰撞及其产生的变异和衍生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古代和近代都曾大量吸收过外来文化以充实和发展自己,排斥乃至拒绝外来文化,只能使自己僵化、停滞、落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以积极的姿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一切对我有用的东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大量融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发展起来的。汉唐时代是吸收外来文化最为积极,最有气魄的年代,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东传西渐、中华民族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