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欧元诞生以来,在外汇市场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欧元疲软是有多种因素的,有经济的、政治的,也有心理的,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作者认为,由于这些因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只要这些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欧元的疲软态势将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2.
现在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而欧盟的经济状况在经历两年的调整之后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阶段。从理论上来讲欧元的汇率应该有一个坚挺的趋势 ,但事实却相反 ,欧元却一直走弱。本文通过欧盟和美国对欧元态度的对比 ,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些分析。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不希望欧元走强 ;而欧盟各国也都乐于看到欧元疲软 ;与此同时市场投资者也对欧元信心不足。这些态度其实成了解释欧元汇率的走势为什么屡屡出乎预测家的估计 ,一直保持相对弱势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3.
欧元启动后至今,其走势一直处于疲软状态.本文认为,欧元在剩余的过渡期内会出现频繁的波动;但过渡期满后,只要欧元运行不失败,其中长期走势是日益坚挺.欧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国际储备构成、筹资及融资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货币国际化及其决定因素--欧元与美元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该国中央银行对本币国际化的态度,以及在位国际货币对本币国际化的影响等因素.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大致相当,欧元有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但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有待改善,其中央银行的以价格稳定为目标的货币政策有待实践检验,而在位国际货币美元也会对欧元的国际化有约束作用.因此,欧元的国际化过程应该是极其缓慢的.  相似文献   

5.
欧元的汇率问题与我国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启动后其汇率稳定性将受到欧盟内外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同时欧元汇率机制的运行也面临考验。欧元面世引起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变化将产生巨大的外汇风险,我国应在外汇储备管理、外资外债管理、进出口贸易管理、公司理财。银行业务国际化等政策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防范欧元风险。  相似文献   

6.
市场繁荣与潜规则 2011年,中国已高居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之首,占全球拍卖的41.4%,仅北京一地的艺术品交易额就占全球拍卖总值的27%。另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我国艺术品进13额只有1600万欧元。2010年这个数字保守估计也有8.1亿欧元,艺术品进口份额在25年间从微不足道的0.4%增长到5%。这些“振奋人心”的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常规欧洲晴雨表"的民意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英国退欧之后欧盟公众关涉欧元的立场及其影响因素予以了深入的考察。回归结果表明,国家主权及民族文化范畴内的政治认同问题是欧盟及欧元区公众目前不支持欧元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经济因素虽然也对公众的欧元支持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效度远不及政治因素强烈。籍此,欧盟的当务之急并不必然是以统一欧元区预算甚至建构财政联盟为核心的深化改革,坚持既有的一体化水平,抚慰欧盟及欧元区公众因多重危机导致的震荡甚至创伤可能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8.
欧元启动对欧洲一体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欧盟经济、政治、防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证,同时欧元自身有的内在不同确定性也为一体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欧元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未来模式。  相似文献   

9.
自1995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张,目前排名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疲软,我国的经济进入改革转型阶段,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都对我国出口贸易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速度放缓,波动加剧。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实证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欧元体制中有着先天性的结构缺陷。这些结构性缺陷使得欧元在金融风暴的打击下显得特别脆弱。目前希腊、爱尔兰等国的空前严重的债务危机的产生与欧元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有着密切关系。欧元区采取的救助措施有可能使自己度过这次危机,但在未来的岁月将继续为欧元的结构性缺陷所困扰。  相似文献   

11.
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能否显著提高,取决于欧元能否趋强,而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现实中,欧洲经济并不具备支持欧元走强的实力.同时,由于欧洲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欧元区各国政府在主观上也不愿意欧元走强,因而欧元中期内尚无法挑战美元.  相似文献   

12.
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欧元与美元的竞争均衡进行了模型与实证研究,指出欧元的出现对国际传统的汇率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给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暂时的不稳定,但随着欧元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欧元能起到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巨额的GDP和外汇储备基础、强大的对外贸易以及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图示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人民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指出了中国应按照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次序路径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的直观表现为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违约的困境,在欧元区17国中,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这五国家(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几个经济后进的国家不顾本国情况对外大量借债、政府隐瞒问题、放任不管和欧元区的体制问题。这场危机既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也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主要国家经济衰退,其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连续降低利率。从2002年7月起,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持续、大幅贬值。2003年,主要货币利率下调到近50年最低。2004年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开始加息;2004年12月,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跌至历史低谷。2005年主要国家相继提高利率;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发生逆转,美元大幅反弹一路走强;欧元和日元持续走弱。2006年主要国家将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继续谨慎、小幅加息;2006年国际外汇市场将保持目前格局:美元维持强势,欧元继续走弱,日元逐步回稳。  相似文献   

16.
转变和完善我国政府招商引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的招商引资职能存在着职能定位不准确、职能僵化、宏观调控外商直接投资手段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和完善我国政府招商引资职能的具体对策,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弱化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的微观管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仍存在制度覆盖面不广、对低收入家庭的倾斜程度不够等等问题,尤其是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管理部门内部控制弱化、外部监管不足、地方政府过度干预,风险防范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中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的研究,揭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因监管机制缺失产生的问题,提出分散、控制、化解住房公积金管理中监管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活动受国家的改革开放理念和财政投入的影响较大,但更依赖于高等学校自身的观念更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因校制宜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对"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的理解和坚持、科研经费使用的道德底线、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质量保障、文化的传统性和民族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融合等,是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而欧元启动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政治领域的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欧元诞生的政治影响入手,分析欧元对欧洲新认同及其公民欧洲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综合性大学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就必须解决教师教育工作中重学科知识传授轻教育理论学习倾向、弱化教学实践环节倾向、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倾向、教师职业道德弱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