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明  张淑颖 《民族学刊》2023,(5):1-15+118
苏轼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与他自身经历密切相关。被贬黄州、惠州与儋州是苏轼民族共同意识产生与形成的关键节点。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与精神创伤使他的思想变得多元,并兼容三教。苏轼沉沦下僚的坎坷仕途让他有机会接触少数民族百姓,作于黄州、惠州的诗文可反映其不断融入当地生活、以他乡作故乡的豁达情怀。被贬海南是苏轼民族共同意识产生的天然契机,他与黎族百姓比邻而居,相识相知,互相扶持,最终形成了汉黎一家、华夷同合的民族共同意识。在贬谪生涯中,苏轼与黎族人民平等交流,互相认可、彼此接纳、互相融合,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苏轼的民族共同意识。此外,苏轼在被贬三州内所作的和陶诗及编写的经典传著为其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注入了精神内核。这些创作表明了苏轼在精神上逐步隐逸田园,谦恭克己,爱民护民,自觉地与他们结为命运共同体。透过诗文我们已然可以看到苏轼真诚待民的高尚人格,而这种朴素的民本主义情结恰恰也是对民族共同意识最形象、最直观的演绎。  相似文献   

2.
说起收藏书画,其中“书”,指“书法”,人们习惯上往往指汉字书法──行、草、楷、隶、篆等等。我国收藏汉字书法的收藏家不少,但有一位青年收藏家──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巨炎却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倾注大量心血,大规模收藏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书法。 李巨炎,满族,研究生毕业,祖籍辽宁省新民县,196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克山县。他幼承家学,酷爱读书,尤其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情有独钟,自1984年开始坚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探索,先后发表文章、论文十余篇,受到学术界好评。 李巨炎自近年开始收藏中国少数…  相似文献   

3.
黎族史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黎族历史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有分歧的问题 ,发表如下看法 :传说中的“穿胸民” ,并非“胸前穿孔”的“异人” ,而主要是指穿着由中央贯头而下的“贯头衣”与“桶裙”的黎族先民 ;对学术界存在的自西汉元帝罢弃珠崖郡至梁大同年间海南为中央王朝的势力所不及之地的一种说法提出异议 ,认为东汉一朝的势力即曾及于海南之地及其所属黎族先民 ;对从宋代迄今沿袭改动苏轼诗句“云安市无井”为“万安无市井”的失误 ,加以澄清 ;认为历史上黎族分布地要较今日更广 ,宋代以前内地的雷、廉诸州也曾是黎族重要居住地 ;不同意前人对元、明黎族土官持全面否定的观点 ,认为应该肯定黎族土官的历史作用 ;揭示佛教是最早传入黎区的外来宗教 ,并曾出现过黎族“慕佛相好”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稻作农业生产、经济作物生产、纺织原材料、市场交易“圩”场以及由“圩”延伸的“妇人为市”、“歌圩”等方面丰富的史料记载 ,民间民俗等的例证 ,说明历史上我国各民族文化是互动互融的 ,汉族影响少数民族的同时 ,少数民族也影响汉族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更明显。同时 ,百越对秦汉以来南迁岭南的汉族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及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胡耀邦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纪念他,怀念他。因为胡耀邦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民族观。这就是“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种新的民族思想观,对于民族团结,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创新、发展新型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思想观(“三个离不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历史文化上说,“两个离不开”的思想原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一体多元的整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汉族…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2008,(11):23-23
“当年我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时,心里怀着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费孝通回忆说,“困惑我的主要问题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发生过什么作用和怎样去看待包含汉族和国内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7.
他不是回民,却对回民的事了如指掌。他是武汉市商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去年又兼任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江汉仁对少数民族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少数民族办了很多好事。“保证少数民族的副食供应,体现着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春末夏初的一天,江汉仁和来访者一见面就交谈起来。“这几年在财政很紧的情况下,回族、维吾尔族居民供应标准一直不动,每月平价供应牛肉2公斤,比汉民的计划猪肉供应多一倍呢!”“在全市市场安排中,我们时刻都没忘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江汉仁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里十分重视民族食品行业的网点设置和改造发展。全市清真副食、饮食、肉食生产、经营厂、店、点已有60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口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在我国习惯上就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那么,“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何时出现?我党历史上这一概念的使用情况如何?众所周知,“民族”一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已有不短的历史。至少可以说19世纪后半期开始引进、使用“民族”一词了,同时出现了与“民族”一词有关的新概念,如民族运动、民族自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事民族工作,就要对少数民族群众、少数民族地区有感情”这是王德坤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广州市民族宗教部门的主要领导,他不仅恪守职责做好广州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而且十分关心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2000 年以来,王德坤先后14次带领广州市宗教界负责人,不辞劳苦,不畏艰辛,分赴广西百色、广东连南、吉林延边、新疆、云南迪庆等地区进行考察,开展扶贫助教活动。5年来发动广州市宗教界共捐出款项1192万元,用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新建和改建中小学15所,资助贫困少数民族学生 700余人次,受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群众高度评价,被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亲切称为“贴心人”、“亲兄弟”。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是一个对少数民族一无所知的人。但是,因为一次“惊艳”般的邂逅,我热爱上了少数民族,并且发誓要拍遍我国瑶族的所有服饰——这显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要知道,瑶族是中国支系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服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繁多的一个民族。但是,这个民族幽深曲折的历史以及美丽得动人心魄的服饰吸引着我,让我义无返顾地走上了“拍遍瑶族服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更敦群培的“为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20世纪著名的藏族学术大师,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铸成的,也与他的“为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为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做人,这一点更敦群培是合格的,他是一个正直、真诚、善良的人;二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更  相似文献   

12.
中央民族大学王恒杰先生自50年代末参加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工作以来,一直关心和致力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社会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积数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将他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册。这便是1995年8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迪庆藏族社会史》一书。  相似文献   

13.
编制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在我委历史上是第一次。委党组十分重视,并作了专题研究。编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是国家民委今年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关于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情况 编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专项规划,是经国家发改委与我委协商提出的,目前此项规划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目录,已报国务院审批。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是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事业所作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部门工作规划,是国家规划。编制和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专稿·编者按:“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承担完成。该项目自1992年启动至今,已开展并陆续完成我国...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钟漫天(中国服装集团秘书长),有 着30多年收藏中国各民族鞋饰的经历。在他收 藏的2000多双珍贵的各民族的各式鞋中,有 200多双少数民族的绣花鞋。令人惊叹的是,这 些鞋子中有三个民族竟有“三寸金莲”。它们记 录了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一段历 史。收藏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知识荟萃     
胡笳,最早流行于我国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中原地区称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胡”,称其人为“胡人”;而“笳”,是指一种吹奏乐器。胡笳,也就是胡人吹奏的乐器。元代成吉思汗率部征战疆场,战事纷繁,胡人常在马上“鸣笳思乡”。经查阅《元史·礼乐志》、《清会典》、《承德避暑山庄清代宫庭、寺庙音乐》、《赤峰雅乐》等历史资料,参考赤峰市元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04,(2):6-6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繁荣与中国农业文明史的古老悠久密不可分。粮食作为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许多品种都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居住区。小麦在中国是天山南路的古代民族最先种植的;大麦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民族培育出来的;稻谷是长江下游的古代民族(“东夷”中的一部分)最早种植的;高梁最早产生于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宋代以后才…  相似文献   

18.
无标题遐想     
近日,有个朋友诉说,他原从事新闻工作,干得蛮不错。只因他是个少数民族,就把他调到了民族工作部门。他干了一段时间后,觉得还不如干本行发挥作用更大。又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电视台决定重建民族组,以加强民族宣传。我听了很高兴,立即想起一个人:“赶紧把新闻部的×××(系少数民族)调进去!”我这个朋友却挤了挤眼睛,说:“不,他还是留在新闻部好。那里没有少数民族记者不行!”我顿  相似文献   

19.
彭尚源 《民族学刊》2020,11(1):8-13, 121-122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其在培育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担当起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者,担当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的责任,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今年11月20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革开放的思想先驱之一胡耀邦同志九十周年诞辰。全国各族人民都在纪念他,怀念他。胡耀邦同志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成效显著的民族思想观,这就是“两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这种新的民族思想观,对于民族团结,对于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创新、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思想观(“三个离不开”),对于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