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与港航》2012,(1):2-5,58
<正>长江桥隧开通后,申崇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前单一的水上交通方式变成了"水上+陆上"的交通模式。由于地面公交客流量迅速增长,水上交通客流量急剧下降,水上运营企业陷入巨额亏损,经营举步为艰。如不对申崇水陆交通的发展进行总体平衡与合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上海宝山东部"一城一站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认知,系统梳理了区域交通现状和原有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区域转型发展、市级副中心打造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新的功能要求,从交通系统规划和整体服务提升角度,分别围绕组合枢纽打造、骨架路网布局、公共交通廊道、慢行品质提升等方面对区域交通优化提升和完善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助力城市布局与交通格局更加融合、内外交通出行更加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的大众捷运系统是在借鉴巴黎大区ERE交通网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80年代初开始规划设计,80年代中期建设施工的。台湾地区1988年公布的《大众捷运法》,将该交通系统定义为:“利用地面、地下或高架设施,不受其他地面交通干扰,使用专用动力车辆行驶专用线路,并以密集班次、大  相似文献   

4.
丁明 《交通与港航》2021,8(3):20-26
邮轮母港开发片区交通集散巨大、交通需求复杂,对交通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以厦门邮轮母港片区交通系统构建为例,进行交通特征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测算交通设施规模需求.分析借鉴了迈阿密、新加坡的先进经验,提出交通系统构建策略,并从六个方面阐述综合交通系统构建方案:轨道主导的公交优先系统、快速的对外区域集散通道、高密度的片区道路网...  相似文献   

5.
郭珉媛 《城市》2014,(7):31-34
正一、前言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整体发展影响深远。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由于其占地广、关联性强、辐射范围大等特点,对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住建部于2004年将"公交优先"列入城市交通中长期战略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汽车数量不断攀升,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就为我们解决现代社会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文章主要介绍了蚁群算法,并分析了蚁群算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地铁知识     
地铁的基本知识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安全、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它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开通高铁2.9万公里,高铁车站超过500座。由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高铁车站选址各具特色,同时也出现一些"舍近求远"的高铁车站选址"怪象",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高铁车站的接驳交通进行系统规划建设,高铁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大打折扣。为此,基于我国现行高铁车站城市规划空间特征,本文从宏观和中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高铁车站的选址特征,从战略规划、成本技术、绿色环保三个方面阐述高铁车站选址"怪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梳理影响高铁车站选址的内外部因素,论证高铁车站合理选址的原则、方法与策略;探讨高铁车站选址与接驳交通体系的关系,提出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理念,总结国内外高铁车站接驳交通一体化建设经验,挖掘我国高铁车站接驳交通系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以重庆西站为例,提出改善接驳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曹伯虎  范小勇 《城市》2007,(8):18-21
一、引言 一体化交通是以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交通系统资源为目的,满足所有交通需求的综合交通系统.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生态化是一体化交通最基本的特征.而一体化枢纽是指满足一体化交通系统的需求,并能够适应和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在一体化枢纽中,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延误小等特征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是一体化交通捷运化的需要.因此,一体化交通是建立在轨道交通网和都市圈的基础上的引导性综合客运枢纽.设置一体化枢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和城市交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GIS、广播、发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交通管理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发布,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本文就智能交通体系的主要技术状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玉勇  李璨  刘洋 《城市》2015,(11):68-73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加快建设城市智慧交通体系成为大势所趋。在梳理智慧交通及智慧交通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国内外智慧交通发展经验以及国内面临的问题,按照需求导向性、整体协同性、设计前瞻性、技术可靠性和规划动态性等原则,提出“十三五”期间城市智慧交通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并建议从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筹措、人才吸引及信息共享等方面保障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李志平  韩宇  于春青 《城市》2022,(12):48-55
笔者回顾了城市工业园区从新建时期到成长时期的交通支撑情况变化,结合天津市宜兴埠工业园用地现状、产业现状、职住情况和交通现状,基于我国城市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既有经验和发展趋势,提出构建高效便捷、安全有序、绿色、经济的交通系统的相关对策,为城市工业园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新型城市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车宇琳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勘察设计大师"称号。他是迄今为止我省交通系统中惟一获此殊荣者。作为省交通设计院前院长,车字琳有着45年桥梁勘测设计生涯,他先后设计过千余座小桥涵、百余座大中型桥梁以及10余座独立大桥。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观察》2012,(3):191-192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邓涛涛与英国阿伯丁大学交通研究中心John D.Nelson在第313期《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对世界五大城市群的交通体系经验进行了归纳:交通运输对城市群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五大城市群形成与发展较早也比较成熟,在城市群内外交通系统建设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尽管它们各自的交通发展模式不同,但在加强城市群内外交通体系联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空间规划和管理导致了城市蔓延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并带来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以及公众健康等挑战。随着健康城市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理念,构建健康的城市交通要素和交通系统变得日益重要。然而,我国交通规划与管理范式仍以保持交通畅通,尤其以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为主,而相对忽视了对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健康效应的关注。在健康城市理念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剖析健康城市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在支持健康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交通规划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型活动举办期间,为保障场馆周边交通系统正常运行,应对观众大客流交通出行需求,对观众车辆、步行、公交出行进行引导,通过分圈层、分方式、分时段交通组织方案及交通保障措施,充分发挥各类交通设施功能,保障观众安全、高效、有序进出场馆。  相似文献   

17.
孙钰  任思思 《城市》2012,(6):74-76
交通系统之于城市如血液系统之于人体,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交通系统的支撑,城市交通问题复杂,不良的交通环境和交通污染排放会导致更多的城市社会问题.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正处于辉煌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发展必然带来能源的高消耗,其中交通运输业占了很大比例,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高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喻勇兵 《城市》2010,(11):25-28
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型行业。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是对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运营的举措,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从而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泽新  管杰  李小寒 《城市》2016,(4):60-64
新旧城区交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四川阆中为例,在分析阆中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对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交通的协调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新老城区交通衔接的发展策略,并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道路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评价慢行交通系统亟需一套综合、量化的评价方法。通过融合OSM路网、街景、POI等多源数据,该文对慢行交通系统空间属性数据进行识别分析,选取以便捷性、舒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为核心的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物元组合赋权模型构建慢行交通综合评价体系,并提出导控策略,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广州市越秀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慢行交通综合评价,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可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科学性和适用性,并可根据评价结果采取针对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