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西部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不如东部有优势,但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中国经济新一轮以重化工业化为特点的快速增长,东部地区出现的水荒、电荒、工荒、成本上升和产业转移,为具有重化工业优势和廉价劳动力、能源优势的西部带来了机遇;区位劣势确实是西部的硬伤,西部地区既要抓住东部产业转移机遇,还要重视发展短小轻薄产业和临空经济;东部成本上升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讨论主要针对东部地区,而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关注较少。产业集群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空间组织的重要形式,而且也应该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本文在讨论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成都武侯鞋业集群为例重点讨论西部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动力机制、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地方政府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丽  成莎 《学术探索》2014,(2):62-66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资金投入不断增长的过程,且随着城乡一体化实施进程的深入,城乡融合的要求越高,资金的投入就越大。西部地区以县域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是政府推动为主导的城乡一体化。由于国家级贫困县较多,财政赤字严重,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问题成为西部大多数地区城乡一体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云南是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省份,本文以云南为例,利用超越对数生产模型对城乡经济一体化与财政农业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西部地区解决城乡一体化财政农业支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产业组织模式不合理是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探寻和采用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是西部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发展伦理视角,全面审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组织模式。因循环产业集群具有特殊而深刻的价值意蕴,必将成为西部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重要方向。只有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的协同机制,破解集群生态链中的技术和效益问题,强化集群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修复能力,健全完善集群管理服务体系,才能确保循环产业集群的高效有序运行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旅游是具有高就业弹性的产业,它对劳动力具有极强的吸纳能力.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本文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就业效应的对比发现,虽然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弹性大大高于东部,但其旅游业对就业的贡献却与东部地区相当,甚至有低于东部的态势.这与西部地区的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旅游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就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东扩西进”与浙江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 :当前浙江企业实行的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主、综合资源利用为辅的目标模式下的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 ,有关产业区域转移会造成浙江产业的空洞化、进而影响浙江的经济发展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相反 ,产业转移对加快浙江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着积极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了浙江经济向西部地区转移生产加工能力、向东部地区进行市场扩张的“东扩西进”的产业转移战略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后危机时代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宁夏石嘴山市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石嘴山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该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挑战,提出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对西部其他地区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产业组织结构上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小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对于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我国东部地区近些年出现的企业集群现象 ,为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可能。西部地区应采取积极措施 ,推动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经营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是贸工农一体化,以家庭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一体化经营。它是市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一、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背景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初…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虽然成效显著,但是东西部差距仍在扩大。如何促进西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是一项战略性选择。西部地区要实现农业经济的腾飞并与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必要性、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组建特色农业基地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合理选择接纳转移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技术经济水平的梯度差异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 ,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对此不能盲目乐观 ,如果产业选择不合理 ,反而制约产业结构升级。西部地区应明确产业选择的原则 ,采取有效措施 ,在选择接纳产业中力争做到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一体化引致的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变化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基础上 ,利用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 ,实证分析了中国 1 980、 2 0 0 1年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中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 ,改革以来中国地区间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水平已有提高 ,产业布局已发生根本改变 ,绝大部分行业已经或正在转移进入东部沿海地区 ;结合国际经验的进一步讨论认为 ,中国现阶段仍处于“产业高集聚、地区低专业化”的状况 ,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总体上仍较低 ,且滞后于对外的一体化水平 ,这一现状使得制造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无法向中部地区转移 ,进而推动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数字内容产业及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内容产业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中国西部地区的数字内容产业整体上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某些方面的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中国西部地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包括: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大对西部地区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城市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农牧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内容产业的潜在市场;推进媒体机构改革,加快数字产品服务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依托西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数字内容产业;加强数据库系统建设,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鼓励、引导、扶持西部动漫产业和数字游戏产业;引进、培养数字内容产业专门人才;积极探索、实践数字版权保护.  相似文献   

14.
秦磊 《学术探索》2014,(8):60-63
在云南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其实现路径将有别于东、中部地区。这些地区短期内缺乏带有一定规模和带动力的工业产业承载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需求,具有显著的特色农业优势资源,本文对发达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可否推动云南城镇化发展做了论证,提出了农业为主、产业联动的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我国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传导机制极有可能强化西部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导致西部资源型经济体陷入"资源优势陷阱",阻碍西部产业升级。为避免西部资源型地区进入"资源优势陷阱",必须消解西部地区的锁定效应,推进西部资源型经济转型,尤其要推进技术创新,引进新兴科技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了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三大动力主体。西部地区完善的产业承接动力应该是"政府有意愿、企业有兴趣、居民有热情",三个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从整体上构成西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动力。合力的形成则源自于激励、竞争和关联三种动力机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7.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特征、战略内容、战略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发展一体化指中国城乡关系要打破分割、分离、分立的状态,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方面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它既是一种指导中国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城乡发展的过程,更是城乡发展的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特征是:内容的全面性、机会的均等性、互动的双向性、发展的协同性。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紧紧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目标;从市场与政府、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市、中西部与东部等四对关系入手,形成相应的"里应"+"外合"机制;依循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三条路径;关照中国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的差异性,尤其是中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东北的事实,采取差异化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措施;抓住完善市场体系、促进机会均等、取消户籍限制、树立现代理念、构建生态文明等五个本源性问题,破解城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五重二元结构。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可分解为概念性目标和指标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我国省际贸易壁垒的演进:1988—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兰州学刊》2010,(11):69-72
文章在比较综合省际贸易壁垒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相对价格法度量我国省际贸易壁垒演进的时序变化,发现1988-2001年,我国商品市场一体化进程较快,但是2001—2008年,商品市场的整合程度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东部发达地区的贸易壁垒高于中西部地区,壁垒强度下降的速度同样快于中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初期国际贸易与自身完备的产业供给体系对东部的省际贸易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后期东部地区倾向于降低贸易壁垒以促进自身优势产业的扩张。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经济的特点,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大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东西部经济波动的差异,首先,农业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很小,农业增长水平低,经济波动也较平缓.而我国西部地区农业比重远高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经济波幅大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幅.其次,东西部第二产业波动都不稳定,是引发东西部经济波动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次,第三产业的服务产品和消费者需求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波动不大,使得服务产品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只能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摆脱贫困与落后,最终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当前应实施以产业生态化为目标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教育这一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超级产业”,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