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土地革命时期,蓬勃兴起的苏维埃运动,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有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中国苏维埃运动虽然基本上是依据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发展“三阶段论”的框架和模式而兴起的,但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客观历史环境下,却为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然而,正是由于苏维埃运动模式的影响,又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求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迟滞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直至1935年以后,随着中共政策由苏维埃工在共和国向民主共和国的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2.
1927年,在中国土地上掀起的规模空前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遭到失败。在中国革命处于逆境,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之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善于从革命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土地革命时期,蓬勃兴起的苏维埃运动,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有着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中国苏维埃运动虽然基本上是依据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发展“三阶段论”的框架和模式而兴起的,但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客观历史环境下,却为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然而,正是由于苏维埃运动模式的影响,又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求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迟滞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发展。直至1935年以后,随着中共政策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向民主共和国的转变,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才最终被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为中国开辟了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王显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走向胜利的,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以下均略称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条独特的道路,是在党和人民经过集体奋斗,是在经历了严重挫折并在实践...  相似文献   

5.
冯梅 《老友》2007,(12)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  相似文献   

6.
五十年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气魄,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下,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7.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犹如茫茫大海的灯塔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进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在指引我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理论和思想所不能替代的。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道路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但是,我们今天在享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思想,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把握,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井冈山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起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毛泽东当年是如何选中井冈山的?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轶闻。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之中,藏立深处不为人知,毛泽东是在两次听别人说到井冈山后,才开始留意这座大山,并最终将其作为革命根据地的。1927年2月,毛泽东来到衡阳进行农民运动调查。座谈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向在座的同志讲:“国共合作弄不好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大家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沿湖的下湖,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并说他打算到时候带一…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在中共成立之初,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根据他对中国时局的调查研究和借鉴以往在殖民地开展革命的成功经验,首次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积极与国共两党接触,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他说服共产国际采纳并支持他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促使中国共产党接受和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提议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终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实现。所以,马林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首倡者,也是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重要决策者,更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促成者。马林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至关重要,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王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革命道路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相似文献   

11.
一九二七年秋,毛泽东同志率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岗山进军,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我国武装夺取政权,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以取得全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新道路。一九二九年一月,毛泽东同志继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之后,又和朱德同志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在赣南、闽西广大地区,经过一年半的巡回作战,在地方党和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消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其核心内容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它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精髓是独立自主地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时至今日.该理论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营销传播环境和目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本土品牌可以把“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应用于营销实践,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作为孙中山的忠实助手,鼎力协助孙改组国民党并建立了首次国共合作联合战线;他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在国共合作后的新形势下,忠诚地执行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与共产党人携手进行革命;他作为国民党左派领袖,为巩固与捍卫两党联合战线努力奋斗,直至为此最后献出生命。廖的言行表明他是献身于首次国共联合战线及其事业的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奋斗,勇于探索并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最先把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创造了农村武装斗争的最完整的经验,而且完整、科学地概括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这条独具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正确地运用统一战线政策策略为夺取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密切配合军事斗争,为保卫和扩大解放区的自卫战争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争取中间势力大多数的同情与支持,使国民党反动派政治上陷于孤立而破产;通过开辟国统区第二条战线,陷蒋介石于全民包围之中,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进程;农村的土改,既团结了农民,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也使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有力地支持了人民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一、邓小平哲学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他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找到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较短时间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17.
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周兴梁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于1924年6月亲自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它初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是首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共两党都曾选派重要干部到军校任职。黄埔军校曾...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历史意义──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郎佩芬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指1937年至1945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挽救中华民族危机,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无论对共产党和国民党来说,...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7,(4)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岁月里,我是八路军贺龙将军领导的120师独立二旅27团尖刀五连的一名排长。那是1942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多次向解放区扫荡,对解放区实行三光政策和经济掠夺,加上蒋介石反动派蓄意制造摩擦,致使国共合作破产,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  相似文献   

20.
诞生于上世纪初的军事策略.在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经济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农村包围城市”,正被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作为营销宝典.奉为圭臬。“农村包围城市”.指在自身力量有限的情形下.主攻并占据敌人实力薄弱的地区.在积蓄能与敌人抗衡的力量后,再与敌人正面交锋,杀回“敌占区”。强调的是”避实击虚”、”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