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近,在翻检《民吁日报》的时候,笔者无意中发现已酉年九月初二日(公元1909年10月15日)该报载有一篇“我佛山人投稿”的短作,标题为《短篇小说中霤奇鬼记》。“我佛山人”当为吴趼人。但经查,有关吴趼人作品的著录,均未提及此作;王俊年新撰《吴趼人年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2、3期),亦未提及;卢叔度先生新编《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9月版),可算是收集吴趼人短篇小说最齐备的了,同样未见收录。因而,如果投稿者确是吴趼人,则此作就实属一篇新发现的吴趼人佚作了。那么,投稿者是否确是吴趼人呢?据知,在当时的文坛上,并无第二个以“我佛山人”为号的作家。如果投稿者不是吴趼人,那就必然是假冒“我佛山人”投稿。然而,我认为假  相似文献   

2.
赵涛 《兰州学刊》2011,(4):117-124
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的立宪行动大大加快,时为"议院基础"的资政院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资政院作为清廷主导产生的立宪机构,它同清廷及军机处、宪政编查馆等新旧部门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矛盾重重。而清廷通过修订院章、改换总裁等行为,以图加强对资政院的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武昌起义后,外力的骤压使得清廷对资政院大开绿灯,资政院也从原来的"议院基础"迅速转变为具有"虚君共和"性质的真正的议院,但这并未能挽救清王朝覆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辛亥时期,程德全在政治上比较活跃,曾参与了请求立宪、苏州光复、南京之役、宋案调查及二次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民国开国前后的历史上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人物。本文拟就辛亥前后的程德全评价的若干问题,作一评析,以求教于方家。一、关于程德全立宪主张的评价程德全在辛亥革命前是一个思想上赞同立宪的旧官僚。他曾先后多次上疏清廷,请求立宪,直至武昌起义,仍在继续上疏。据此,有论者认为:武昌起义前后,程德全“怂恿清廷立宪,阴谋抵制革命”。这似乎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4.
文艺界的一些同志和许多读者对欧阳山同志的《三家巷》与《苦斗》进行了严肃、深刻的批判。对作品的错误与危害,如歪曲革命历史,抹杀党的领导,丑化党员与工农形象,宣扬阶级调和、爱情至上等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都已揭露无遗。这場斗爭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爭在文学领域中的一种反映。在这場激烈的战斗的过程中,我们从事文学工作的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教育,我也如此。我受到的教育是:  相似文献   

5.
张钟端,字毓厚,又名鸿飞,河南许昌人。1905年赴日留学,不久加入同盟会。1907年12月,同盟会河南支部在东京创办《河南》杂志,推张钟端任总经理。他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先后在《河南》杂志发表了《平民的国家》、《对于要求开国会者之感喟》、《劝告亟行地方自治理由书》、《土耳其立宪说》、《中东思想变迁及其融合》和《蝶梦园诗话》等文,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对清廷腐朽卖国的愤懑;对立宪党人卑污言行的蔑视;对国民以自振自立精神奋起革命的热望。 1911年夏,张钟端毕业于东京中央大学法律系,返国后初至湖北,往来于汉、宁、沪之间,从事革命活动。武昌首义,各省响应,独河南寂然无闻,作为河南籍的革命党人,不免内疚。况河南绾  相似文献   

6.
<正> 设置议院,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梦寐以求的目标;而资政院,只是清廷在“预备立宪”中所成立的“预备”议院.该院从1907年宣布设立到1911年自然解体,始终未能真正起到议会的作用,但作为立宪派精神领袖的梁启超,为了推动宪政运动的需要,一直对她倾注了极大的热忱.由于梁启超当时流亡在日本,其对资政院的影响,主要通过《政论》、《国风报》、《时报》等立宪派所办报刊,通过政闻社等立宪团体、徐佛苏等国内立宪派骨干去体现.考察此间梁启超的活动种种,可从一个侧面反映立宪派对资政院乃至对整个“预备立宪”的态度,有助于深入了解清末政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7.
李丽 《学术论坛》2012,35(9):70-74
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十七年文学"不是单纯的文学,而史无前例地承载着太多的重负。作为缔造共和国"神话"重要文本的"十七年文学",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找到这种神话叙事与别的神话叙事,比如《圣经》故事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又能反过来证明共和国叙事的神话本质。"十七年"短篇小说这一最迅捷、灵活地反映时代风貌的文学样式,与《圣经》,特别是《新约》故事在叙述模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我不是村上迷,除了读过他《挪威的森林》等为数不多的几篇作品外,对其了解极其肤浅。如果不是汶川大地震以及震后出现的地震文学热潮,我还真的没注意到村上春树还写过与《挪威的森林》风格迥异的“地震之后系列”的一组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6,(4):107-120
1976年初《人民文学》复刊是中央高层政治斗争的产物,体现了转折时代文化领导权的争夺与意识形态的裂变。无论该刊掌握在谁的手里,对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视是一致的,只是重视的方式和重点不同。1977年《人民文学》召开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开启了新时期文学大戏的幕布,会议成果影响深远。《人民文学》主持开展的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正是政治转型期间文学领导权更加集中和统一的必然结果,而评奖过程中对"群众话语"的强调反而更有利于文学权力的集中。  相似文献   

10.
立宪 ,作为一种思潮发端于戊戌时期 ,而其正式形成则是二十世纪初的几年。曾留学日本的立宪派学生作为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充满理想 ,富有朝气 ,加上他们接受了更多的西方政治文化知识 ,因此在立宪运动中 ,他们的言行也就显得更为激烈 ,他们基本上属于立宪运动中的激进派。190 6年 9月 1日 ,清廷发布预备立宪上谕 ,宣告“大权统诸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① 上谕的发布 ,标志着清末预备仿行宪政的正式开始 :但是 ,清政府采行立宪的根本目的是“弭内乱”、“固皇位” ,千方百计的强固封建政权。因此 ,清廷对立宪采取了敷衍搪塞、毫无诚…  相似文献   

11.
清末立宪在君权体系下接嵌西式民权制度,在政权形式上是一次具有结构性意义的转型尝试,其蓝图与模型主要是《明治宪法》及相应的法政理论。《明治宪法》以尊崇天皇为基底,由此产生天皇总揽统治权的“国体”与“立宪政体”的分立与纠缠,本质上是君权、民权紧张关系的表征。清季朝野各方根据明治立宪模式探索改制路径,因君权、民权立场的差异,持续引发中国的“国体”属性和“国体”“政体”关系的激烈争论,衍生出各种言人人殊但又交织互动的“国体”“政体”观念和主张。清廷试图模拟《明治宪法》,以主权在君的君主国体统摄立宪政体,立宪派则有意淡化君主国体的君权色彩。在汪精卫提出立宪以变“国体”为前提后,杨度甚至声称君主国体亦可由国会总揽统治权,与民主国体无异。清廷固守君权,与革命党、立宪派的民权诉求愈发冲突对立,改制困境日益凸显,预示了革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庚子之变后,清廷为挽救统治恢复实行变法.但清廷对变法的敷衍和对维新力量的排斥引起改良派不满,促使他们主张通过立宪政治救亡图强.清廷和改良派的矛盾使二者在改革问题上出现裂痕,并推动了立宪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
庚子之变后,清廷为挽救统治恢复实行变法。但清廷对变法的敷衍和对维新力量的排斥引起改良派不满,促使他们主张通过立宪政治救亡图强。清廷和改良派的矛盾使二者在改革问题上出现裂痕,并推动了立宪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我选择三位通俗文学大师的文学翻译对其创作的促进为研究对象,又以他们在《小说时报》、《礼拜六》、《文学大观》、《小说画报》四种杂志上发表的短篇为主要例证,其意图是,这四种杂志创办于1909~1917年之间,正是近代文学步入现代文学的转型期;而这三位起步于近代的作家在文坛上开始活跃时,现代作家除了鲁迅发表过《怀旧》和叶圣陶发表过几篇文言小说外,还都没有在文坛崭露头角。在这文学革命的前夜,可以研究这一被视为通俗作家群的短篇小说作为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15.
<正> 有关评价早期捻军首领张乐行的论著,大都认为张乐行早年曾三次降清,并参与了镇压陆遐龄起义和接受过清廷的顶戴。我认为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本文拟就下列问题予以辨正。一、张乐行镇压陆遐龄并由清廷给顶说纠谬持张乐行曾镇压陆遐龄捻党和接受过清廷顶戴的同志,大都是根据《涡阳县志》、《宿州志》、《蒙城县志书》等书。但是仔细考查这些有关的记载,它们在记述这件事时,无论在时间、地点和经过上,都是非常混乱甚至是矛盾的。如在周天爵招抚张乐行和镇压陆遐龄的时间上,《两淮戡乱记》、《涡阳县志》和《宿州志》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又如同样记载张乐行曾接受清廷顶戴,《蒙城县志书》和《涡阳县志》所记的时间并不相同。而在张乐行是否曾参加镇压陆遐龄这一评价张乐行的关键问题上,《两淮戡乱记》与《宿州志》、《涡阳县志》所记更全不相同。这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这些被近年  相似文献   

16.
一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之一,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给社会生活以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学出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其一是以色情、凶杀、神秘、恐怖为主要内容的通俗文学极度泛滥。如《教父》、《祓魔者》之类的小说和电影,往往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畅销数字惊人,作家因之暴富。相形之下,严肃文学黯  相似文献   

17.
<正> 我省文坛新秀王润滋同志,近几年来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先后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卖蟹》在一九八○年分别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山东文学》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内当家》被评为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第一名。同时,这两篇获奖小说已被翻译成英、法两种文字介绍到国外。王润滋同志的短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美,并能正确地表现美。对此,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9.
论东北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步入文坛,是在1936年。这一年,上海的文学期刊《作家》、《中流》、《文学》、《光明》、《海燕》和《文学界》等,比较集中地刊载了两萧、端木、舒群、罗烽和白朗的作品。萧军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羊》、《江上》,以及散文集《绿叶的故事》,萧红出版了散文集《桥》,舒群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没有祖国的孩子》,上海生活书店还专门  相似文献   

20.
于右任是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在辛亥革命前致力于办报宣传革命。《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是其办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报纸存续时间较短不为人关注。文章考察了两报的政论类文章,认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重点突出,集中在清廷的立宪骗局、路矿纠纷以及官场黑暗,其政治宣传的风格观点鲜明,亦庄亦谐,在民权、自由、民气等关乎现代政治民主以及中国彼时的国民性等问题上,独树一帜,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