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面临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滞胀”问题,凯恩斯簧现经济理论不能对此作出解释。为研究解决这一病症,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期不仅影响经济主体的微观决策,而且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宏观效果。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是不科学的,但其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型不无借鉴意义。我国应加强对预期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性预期差异角度分析统一货币政策造成差异地区影响的不同原因,用一种模型尝试论证统一货币政策下区域预期差异同样会造成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同,创立了区域预期差异条件下的货币效应模型,以数理模型研究统一货币政策在预期不同地区对价格及生产带来的不同影响。采用统一货币政策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性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利用VaR等实证方法论证发现,中国统一货币政策对差异地区造成了不同影响。同时,分析了预期对货币政策差异影响的传导路径,为相关领域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理性预期学派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前提假定和探讨经济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系统分析了消费者货币预期的实质和建立预期的基础,寻找合理的政策措施,以避免货币政策博弈中的对策失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现代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模型的认识和分析进行的比较研究 ,找出了各个学派对模型的总体认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在2003年顽强的从通货紧缩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逐渐升温.而自2002年2月份下调人民币利率后,我国存贷款基础利率一直保持在1.98%的水平达33个月之久.面对物价的节节攀升,人民银行终于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准理性预期是介于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之间的一种预期.从准理性预期的角度对这次加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大量关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或"财政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之间激烈论战的报导付梓于报刊杂志,使得人们认为二者的分歧很大,互不相容,但通过分析后可知,这远非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9.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是西方货币理论的主要争论点。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同时,这一问题导致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不同理解。一般来说,货币中性论者认为货币政策应注意最终目标的控制;货币非中性论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应注重中间目标的控制。目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国在借鉴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着重解释和说明了理性预期假说的统计意义,强调了理性预期在经济统计建模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用理性预期方法改造传统经济模型时在经济计量上存在的统计技术难题。认为理性预期学派以其全新而深速的理论体系重塑宏观经济学,深化了经济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居民预期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微观主体的居民,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居民预期难以量化的特征,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从心理预期的角度研究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特有国情下,居民预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严重阻碍着货币政策传导的最终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居民预期的影响作用,针对居民预期的异质性,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合理引导居民预期。  相似文献   

12.
财政政策的变动必然会对货币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削减预算赤字将给长期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家所认可,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以削减政府预算赤字为核心财政管理,来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动性。财政政策的变化会通过三种途径直接影响中央银行实现物价稳定目标的能力,因此,如果预算赤字逐步减少,货币政策也应逐步调整,而不是立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预期不仅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影响宏观决策。通过理论分析,探寻政府的预期行为对服务贸易,特别是 专业服务贸易市场对外开放的影响,指出这种影响既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市场的监管与监督。  相似文献   

14.
理性预期、地产波动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预期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具有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实施各种政策组合与预期因素变化的实证分析认为,为形成稳定的预期,应该从加大房地产产品市场供给力度;进行分类指导,区别调控市场参与对象;房地产开发过程透明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合理引导与有效稳定市场的心理预期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控与管理,让房地产行业拉动内需,确保消费者利益,谋求社会整体福利的同时,防止利益团队人为左右房地产价格和市场,切实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回顾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内学者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分类、归纳及评介,并得出了几点启示性的结论:我国当前以信用渠道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将逐步被货币渠道所取代;货币政策传递的环境和条件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主要原因;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货币需求实证分析与区域货币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短期货币需求函数 ,寻求影响近期中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透视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货币需求方面的差异的主要因素 ,并从区域货币需求差异论证了区域货币供给的区别 ,由此提出了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必须是能被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对经济的调控正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转变,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信贷政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外汇市场的调控.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仍存在以下问题:信贷政策仍具有行政性色彩;准备金率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公开市场业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汇率制度影响了外汇操作工具的运用;非市场化利率影响利率调整工具的效果.文章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运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各渠道代理变量有"以偏概全"或者"以整体代局部"之嫌;实证逻辑的基础脱离现实,且混淆了充分和必要条件;现有文献中的检测模型没有有效展现机制的收敛和突变特征;利率在传导机制中的"核心"地位受到市场假定和经济人假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