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理论家杨炳忠先生的网络文学研究系列论文,构成相对系统完整的网络文学研究理论系统与知识结构,同时也回应了网络文学发展及其学界讨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系列论文凸显其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突出特点,集中体现其研究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网络文学每年有三四万部网络小说作品签约,网络文学用户达到1.94亿,网络文学发展呈现繁荣景象。分析了因代写问题而出现的知识产权伦理困惑,研究探讨了网络文学文体、网络文学语言时尚的伦理问题,分析了目前网络文学评论的现状及其困难,对网络文学内容及其伦理价值观进行了探讨,认为网络文学要进一步发展,创作出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伟大的作品,其内容必须切入时代,有强烈的现实感,关注现实问题,同时必须要有正确的伦理价值观引导,建议继承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风骚传统,实现网络文学发展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鸣奋的文章认为,这套丛书是网络文学首次从理论上证明自己的存在,而真正建构这一文学的理论体系还有更多课题摆在学术前沿.王岳川提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事关这一文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该丛书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这种理论总结对于文艺理论走向本土、走向东方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敏泽认为丛书作者选择本体论维度,用现象学方法探索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从价值论上追问其存在价值与意义,给发展中的网络文学带来了全新的理论定位和学理构建.王德胜则认为,该丛书使喧嚣混沌的网络文学走出了原生态的地平线,得到了学理性地观照、梳理和规范,开启了21世纪网络新文学的理论大系.何志钧的评价是,该丛书堪称学术界网络文学研究的一次阵容严整的集体亮相,体现了网络文学研究的理性自觉,其冷静平和的理性审视和规范缜密的学理考辨,使它卓具学术价值和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产生给文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影响 ,正如互联网络造就了一个网络时代 ,互联网络也造就了一个网络文学 ,对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的特性及其发展现状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对网络文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学发展到当下,亟需理论界对其生产机制、传播机制、接受机制、批评机制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考察.禹建湘的《网络文学关键词100》选取涵盖了网络文学本体、网络文学特质、网络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体式、网络文学产业与网络文学批评等6个层面的关键词100个,这是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学场域所作的一个扎实的基础性理论工作.该著作没有对所列的关键词作普通词典意义上的定义或解释,而是对这些词所反映的网络文学现象作一个现场记录,在记录中进行质疑、思辨、探讨、阐述,力求反映出所列词语的时代气息以及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从而揭示网络文学的存在方式,洞见网络文学的本质所在.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文学观念的传达.这些关键词还原了网络文学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的种种变革,表现了这些变革带来的冲击力与影响力,以及这些变革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跨界融合”的结果,它的跨媒介表意倾向一方面与读图时代的阅读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受众的审美追求相关联。中文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历了二十余载。研究网络文学应该摒弃传统思路,从新的理论视角,深度剖析其审美范式、表意范式和内容范式的转型与革新。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47-50
网络文学写作是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全新写作方式,网络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文学写作与传播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消费时尚。网络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下,带有明显的即时交流性、科技化、商品化等当代流行文化特质。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网络文学写作改变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在写作主体、写作受体、写作题材及其写作文本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写作是对传统写作理论的颠覆与重构,而网络文学的独特性又对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末,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的全过程。网络文学带来了崭新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追求,实现了文学的自由发展;不过,创作主题的单一和重复使网络文学的发展思路变得狭窄,网络文学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真正的网络文学和纸介文学应该是相通的,互补的。  相似文献   

14.
潮汕网络文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文学的分支之一,其发展较于其它地域相对逊色,但近些年来也涌现出了一批有着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家作品。因此,观察、整理与研究潮汕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发现其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一方面可弥补当下的学术空白,为潮汕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新的闪光点,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学,是指以网络语体创作并首发于网络,适应网络读者需要的文学创作。中国网络文学以1998年痞子蔡《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走红两岸三地为诞生标志,至今12年里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也渐入佳境,开始探讨“网络文学学科建设的现实与可能”问题。作为评论者与文学史研究者,现在需要做的是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历史主义原则,对网络文学进行脉络梳理与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6.
本体、价值和批评是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三个焦点论题,从这里可以探得作为学科的网络文学的理论入口。网络文学本体之辨的目的不仅在于其命名界准和身份正位,更在于找寻从技术的“隐藏之物”进入文学性的“澄明之境”的通路。网络文学需从传统文学的价值原点追溯中赋予自身应有的价值取向,即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传统批评家要成为网络文学的专业“把关人”,首先要进入网络文学现场,做网络文学的“局中人”,并尽快建立科学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由欧阳友权教授等写的<网络文学论纲>,在国内第一次从学理层次对网络文学进行体系的研究,对这个在理论上尚处于空白状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理论建构,同时也从技术和艺术、自由和经典之间去寻找网络文学的文化定位.网络文学是一种具有解构性质的文学现象,<论纲>则对它进行了理论体系建构,对学术研究和网络文学的创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CNKI数据库的中国网络文学文献,运用知识图谱研究近20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其演进。研究发现,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文献近年来增速明显,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文学网站、网络小说、网络文学版权、网络文学批评、IP”等5个主题,演进则经历了“什么是网络文学”“为什么网络文学繁荣”“怎样繁荣网络文学”三个阶段。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呈现出对“移动阅读、写手权益、粉丝文化、现实主义转向、文学批评、全版权运营”等的日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视界包括研究者从社会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文献学、词汇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将网络文学放在一个多维视界中进行审视和分析,表现了当下多元社会、多元价值和全球语境的总体特征;对网络文学的推动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宏观到微观转变的过程.探讨网络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历史地把握其概念内涵、精神价值和文本特征等方面,能够呈现当下新媒体视野下的文学生态;并从文学审美的视角出发,思考其身处精英与大众之间的焦虑状态和美学不足,进而促进网络文学及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