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拉巴土邦是印度殖民地时期最大的土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建立于18世纪中叶,是英国殖民者的藩属,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追随英国。农业是土邦的支柱产业,工业门类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20世纪初、中叶,工业化进程有了发展。尼扎姆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大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土邦内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人民起义不断发生,为维护印度统一发挥了历史作用。1948年9月,印度军队占领海德拉巴土邦,使之成为印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近邻印度是一个多宗教、多族群、多语言、多种姓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印度次大陆存在一百多个大小不同、彼此独立的土邦,英国殖民政府把这些土邦组合到了一个政治架构之中。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印度政府自独立后就开始了“民族构建”(Nation-build  相似文献   

3.
殖民地印度时期,与印度穆斯林贵族、国大党温和派相比,印度王公在英印帝国内得到了宗主国——英国殖民者更多的宠幸,王公在帝国内的政治地位逐渐提高。20世纪30年代,王公在宗主国的支持下在全印度政治舞台上扮演积极的角色,试图与国大党在未来的印度中"平起平坐"、"平分秋色",甚至到1947年英国撤离印度前,王公有成立自己独立国家即"土邦斯坦"的可能性。王公们之所以能够在帝国体系内受宠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即英国殖民统治策略的结果、王公作为印度社会最集中代表的结果以及王公对宗主国忠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世纪前三十年,印度已形成了民族资产阶级,而这个阶级的主体是大资产阶级。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显示了三个重要特点:第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就形成了垄断集团;第二、由于印度民族工业是在英国入侵后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它不可避免的同英国殖民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印度大资产阶级前身系买办商人,高利贷者、封建主,因而在它身上体现出“三位一体”的特征。科学地论证上述三个问题实非易事,故这篇短文只能叫做初探。  相似文献   

5.
世界史所陈洪进研究员在讲授古代印度历史时说,古代印度,即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地区,在政治上分成许多建立在部落制基础上的小王国,所以,古代印度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我们过去有一种传统的历史观念即认为统一是正常的,分裂是不正常的,因而对于古代印度,也总以为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治中心存在。而著名的印度古代史学家罗米拉·塔帕尔根据对最新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了新的结论;印度历史是一部长期分裂的历史,是一个由部落社会不断向国家过渡的历史,这种过渡不限于古代,至今也没有终结。事实上,古代印度的帝国是短暂的,也是表面的,在地理上只是一个孤岛,而部落  相似文献   

6.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从它手中英国攫取了印度的统治权,使印度人民蒙受了近二百年殖民统治的厄运。印度人民遭受残酷的殖民征服和统治,英国殖民者有其罪,而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则应负其咎。从莫卧儿帝国的灭亡开始,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深渊。研究莫卧儿帝国灭亡的原因,对印度民族和世界被压迫民族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实质上是一个外族王朝。十六世纪初期,印度是一个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的国家。当时的罗迪王朝(1450—1526)为阿富汗人所建,名据德里,却没有鞭及印度南部领域,北部则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印度占星术的实践和话语,特别是围绕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解释为切入点,探讨印度民族主义的两大基石——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其如何在印度社会中调和;从一个他者的角度认识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差别;印度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形塑了科学与宗教共处的现代化模式,现今的公民社会使多样的观点和现实共存于一个政治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8.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是很多经济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具有路径依赖性.本文主要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印度外向型软件产业的演化路径进行了历史还原,结果认为:印度外向型软件产业的崛起第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印度的历史和由此形成的独特文化积淀;第二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教育制度的自主化和市场化,这使印度软件人才、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建设成为必然;第三个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自由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印度外向型软件产业的崛起是文化积淀和制度激励下教育界、企业家、软件人才和软件产业组织自组织进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奥义书对印度古代不少宗教都有重要影响。佛教的许多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奥义书有关联。一些佛教理论是在改造批判奥义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还有一些佛教理论则直接采用了奥义书中的有关思想。早期佛教的教义与奥义书中的婆罗门教思想既有差别点,又有类似处。吸收了大量奥义书成分的婆罗门教和佛教成为印度古代两大主要宗教体系,对印度后世基本文化形态的构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印度社会以复杂性和多样性著称.从社会分层角度探究印度社会是厘清印度社会的一个捷径.分析印度社会分层历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一是从种姓制度的角度,一是从阶级阶层的角度.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反对上述截然两分的观点,并试图从种姓制度与阶级阶层之间交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印度社会.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印度社会,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退出印度”运动是印度现代民族独立斗争洪流中的最后一次巨大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三年以来的英印矛盾的不断积累与激化,是导致“退出印度”运动的根本原因,而1942年8月9日的大逮捕是诱发“退出印度”运动突发的直接原因;“退出印度”运动经历了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退出印度”运动的爆发方式是自发的,其进程是有计划的,动机是非暴力的,结果则是暴力的。  相似文献   

13.
周一海 《社区》2012,(15):58-58
早就听说过,在印度事情不好办。很多看似简单的事隋,都需要“意思”一下才能办理。有一次,我需要在印度办一个证明,正在琢磨给工作人员送点什么小礼物时,朋友却递给了我一张钞票。  相似文献   

14.
印度宗教的变革与矛盾冲突,形成了印度宗教派系的繁杂丛生。纵观印度宗教的发展史,它经历了四次大的变革。A.婆罗门教的衰亡,佛教的兴起与婆罗门教的冲突婆罗门教源出于印度古吠陀教,古吠陀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它产生于公元前二千年古印度西部的雅利安游牧部落。古吠陀教的产生与世界上的原始宗教一样,从崇拜自然神  相似文献   

15.
论印度特色的公务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制度曾是印度民主政治体制引为骄傲的组成部分,印度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在稳定印度国内政局、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印度的公务员制度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弊病,成为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四大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民主与集中严重失衡.二是长官意志大行其道,三是惰性和创新意识缺失.这些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得尤为突出.了解"印度式民主政治体制"下的印度公务员制度特色与利弊得失.也许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是印度美学思想的成熟形态。古典主义艺术是印度艺术的典范。本文分别论述了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潮产生的文化背景,印度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于古典主义美学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印度古典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以及它在艺术创作上的表现。通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印度美学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独特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17.
无限复活     
《阅读与作文》2009,(5):50-51
三岁小孩病死 1954年6月,印度一个小村里发生了一件令世人称奇的事情。该村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东边约200公里远处,接近尼泊尔国界,聚集在此地的人家很少,是一个相当荒凉的村落。  相似文献   

18.
古印度思想史上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世间事物是如何形成的。不少宗教派别认为世间各种事物或世界自身是神或某种超自然的存在者创造的。但古印度思想流派中的弥曼差派、佛教以及顺世论对于神造世理论持坚决的反对态度,而且这三派对神造世理论批判的角度和理论的出发点不尽相同。梳理有关文献中对这方面内容的记述,对于我们了解印度思想史上重要派别的基本主张,把握印度文化的显著特点,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印度文化有四大特征 :“梵我合一”、“三位一体”的泛神论观念 ,“种姓”等级制度 ,“轮回转世”信仰 ,“法、利、欲、解脱”和谐统一的人生道德观。印度文化的源头可追溯到两大史诗和四大特征陆续萌发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产品已远销世界133个国家。印度软件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主要有:大力兴建软件科技园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水平的英语和国际化人才;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和出口导向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