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安全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波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还会波及到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当前,“富二代”和“农二代”共存的现象给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针对高校“富二代”和“农二代”可能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措施,以期改进当前新的安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人群的密集地,也是安全稳定事件的易发地。高校突发的安全稳定事件在时间、地点和对象人群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长期的和平大环境、功利倾向的高校发展指标导向和高校体量扩张等是突发安全稳定事件的主要原因,加强突发安全稳定事件的原因和防控措施的研究,从而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高校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对高校保证学生安全与促进高校和谐与稳定有极大影响力。防空预警是消除和减轻高校各种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最有效的手段,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制度建设、完善信息系统、建立问题排查机制、制定危机应急预案等方面开展危机事件防控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加强高校舆情的引导与应对处置,切实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文章分析了社会心理与网络舆情的关系,梳理了社会心理学视野下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的措施,为高校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于海峰 《理论界》2007,(10):160-161
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是高校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基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维护高校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并从加强改进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以人为本及时化解矛盾、加强信息管理、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价值观多元化而不断出现的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从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改变德育理念、提升大学生哲学素养以及创新教育内容等方面不断努力,化解社会负面事件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全国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共同点,但也有其特殊性。高校是青年人集居最密集的地方,其治安管理难度、方式与其他地方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千上万青年人集居在一个规定的地域内,其年龄、心理、文化等诸多要素基本接近,其个人行为往往诱发成群体行为,给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带来危害,甚至引发政治事端。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城乡教育及地域文化的差异,学生经济贫富的差异及民族习俗…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规模的发展壮大,近年来高校生源不断攀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生源数量的激增给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学生的群体特征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也给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而高校班级作为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单位,是保证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秩序高效、持久和稳定的重要环节。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既受到高等教育整体环境和高校不同规章制度的约束,更与高效、规范、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群体动力论在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建立和谐校园和稳定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目前高校校园内频频发生的学生群体性事件,高校管理部门应高度地重视。本文从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出发,将高校学生群体看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从网络、学生主体同质性以及教育职能等方面来分析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然后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着眼,探讨了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措施,以期有效地控制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包括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制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心理危机学生监护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后期跟踪体系等,其目的是有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维护学校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校视野下学生维权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敏 《社会科学家》2005,(2):117-119
大学生既享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又享有作为受教育者特殊的法定权利。学生在维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与高校内部管理发生系列冲突。怎样引导和教育学生依法正当维护自己的权利,让学生走出维权过程中的困境,打破管教冲突的迷思,是高校实现学生现实权,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更是顺应依法治校大方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危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原因和表现。针对大学生群体独特的心理危机特点,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并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包括大学生学会自助、师生协同助人、学校形成干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矛盾、择业心理认知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些问题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高校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充分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问题,采取适当的调适途径,帮助学生排释心理问题,实现人生重大转折,这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森 《南方论刊》2008,(4):84-85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等起着重要作用。在目前高校扩招、本科院校规模扩大、教育部对本科教学评估等新形势下,教务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教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也相应较高。本文就新形势下教务工作及教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时期是冲动行为的高发期,近年来青少年冲动行为所引发的事件已经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对青少年冲动行为应通过提高自控能力、引导合理宣泄、培养移情能力、解决心理困扰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并通过意志锤炼法、行为矫正法、角色扮演法等进行行为矫正。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起,给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和校园安定均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当前,"不良网贷"作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甚嚣至上,给校园的和谐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高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消费观、排查网络借贷传播渠道和定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金融借贷知识,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贷款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7.
骆正林 《兰州学刊》2011,(10):33-39
中国社会的转型使公众的社会心理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功能分化,中国人的生活空间、精神空间被放大,公民的人格更加独立,参政热情明显提高,契约意识普遍强化,国际意识逐渐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结构、制度环境的变化,在传统与现代、进步和落后的碰撞中,社会心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效应,如落后心理乘虚而入,社会诚信遭遇挑战,仇富仇官心态严重,维权事件频繁发生等。社会心理的负面效应,并非只是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只要社会能够正确地对待、引导,负面社会心理不但不会起到负面作用,反而会提高社会肌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18.
李金水  李绍平 《理论界》2010,(4):213-215
高校后勤用工制度的改革,涉及高校职工人事身份的动态变化与高校的资产运营的产权分离。着眼于高校后勤用工制度的改革,以维权工作为支撑点,探索高校工会对职工维权机制的构建与用工制度的改革关系;推进高校的民主管理,保障高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在《劳动合同法》的视域下,引领高校工会工作的法制化,解决学校工会维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中用工制度的改革思路,发挥工会在高校管理中的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高校的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特殊群体定位指向负面化、特殊群体划分绝对化、特殊群体教育简单化以及特殊群体教育力量单一化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以及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合力四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高校校园安全稳定为研究对象,统计和梳理了2008—2018年十年间关于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研究的相关C刊文献,探讨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和局限,结合前人研究经验和现实校园安全稳定管理实际状况提出针对性路径建议。笔者认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事关校园和谐环境的建构,是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新时代网络技术普遍化的现状下呈现出多元、综合、交叉的特征,研究内容上注重校园线下安全稳定管理和线上校园网络安全稳定的结合,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