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行为是一种审美行为。审美主体、引起主体美感的对象与特征、话语媒介是其核心三要素。修辞行为审美,在"物理世界"求真,在"文化世界"求"俗",在"心理世界"求善,在"语言世界"求美。"得体美"是修辞审美在"四个世界"交融汇合中的高度统一,是修辞审美的最高准则与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为什么乐此不疲地追求完美的语言表达形式?人在言语行为中为什么会有求美的动机?人的求美策略源于何处?笔者认为:宇宙、人、语言的全息关系是人类求美天性的必然性,而“耗散结构”是人类求美天性的表现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一切结构和层次是人按照生命之本质———耗散结构建造而成的,人们在使用语言这个工具的时候,也总是要选择能够迎合自己生命动态平衡的需要并引起赏心悦耳的话语形式。人的言语行为充满着对抗死亡、远离绝对平衡的反熵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人在言语行为中有一种永无止境地追求创造的快乐、美的享受的本能,为了追求美,他会在言语活动中,做永无休止的审美选择,人对语言的审美选择也就形成了修辞。  相似文献   

3.
审美主体应包含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在“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中“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的这一般意义上的“人”,亦即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与具备了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的整个人类。从审美主体的这一涵义言,对象美与审美主体是绝对意义上的相依存、相统一;撇开审美主体去谈对象美,不可思议。固然,对象美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的形象,但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4.
金洁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77-78,111
以英语习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作为人的审美选择结果的英语习语如何按照结构求美、音韵求美来构造语言的形式美特征,以及在形式美特征隐退的情况下,通过偏离和以“象”追“意”的求美策略给说话人(听话人)带来审美心理的满足,产生无尽的审美情趣。形式求美和内容求美这两种求美策略的运用,使得大多数的英语习语不仅具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寓意,而且还拥有朗朗上口的音韵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而使习语成为英语语言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其文辞之美历来为人称道,在修辞上它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审美向度与标准,尤其体现在自然美和传神美两个向度上。自然美是一种素朴之美,集中表现为两点:修辞的个性化之美、文学语言的雅俗之美;传神美是一种“风韵”、一种审美情趣本真样态的外在传达,它集中表现为描摹人物的形象之美与刻画事物的情趣之美。这些内在的审美向度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注意力与想象力,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美感需求,丰富了《世说新语》的修辞实践,使之成为修辞艺术荟萃的海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掀起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至今仍在继续,持论者历来存在“美在客观”和“美在主观”、即“客体论”和“主体论”两种观点。周宗岱的《美辨》持“主体论”,该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美学基本原理为立论根本,以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化素养、艺术门类的审美实践和人的生理、心理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指出:“论美离不开人”,把握住“美是主体对客体的评价”、“美是一个形容词”这一本质,便可理清复杂的审美现象,把握审美规律。该书体现了作者丰富的艺术实践、深厚的理论根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7.
从根本上说 ,文学语言的创新是创作主体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是创作主体有意违背语法规则进行艺术修辞 ,是创作主体对生活真谛和世界深蕴的独特解悟 ,显示了独特性超常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种富有建设性的“破坏”语言具有弹性 ,形成审美的张力场 ,激发接受主体的审美注意力  相似文献   

8.
庄子学说本意不在论审美欣赏,而更多的是政治哲学,但其包含的智慧是丰富而普遍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欣赏理论和思想。庄子认为,审美欣赏的本体源于“道”,审美欣赏的主体是体道者,审美欣赏的本质是体道之人对“道”之美的世界自然之情的投注,与“道”之美的境界相融与契合,因而庄子对审美欣赏特点的描述和分析具有独特性。庄子关于审美欣赏的理论是“道”之哲学向美学的生发和演化。这种美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美、提升生命的质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知识经济给人类生存和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的条件下,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质量。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现代人具有更高的求真、求善、求美的能力。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的美育,在消除大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现代人审美素质的过程中,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语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其承载的思想内容密切相关,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谴词造句要达到表意的高密度与高强度,因而具备了严谨美、庄重美、典雅美与力度美的意蕴美特征;独特的修辞规律使其具备了结构美、韵律美的形式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审美体验(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作为主体与对象间的双向交流,是审美活动的中介环节。而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的审美心理距离,又是实现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瑞士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1907年他在《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完整的“心理距离”说,其基本含义:①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有“距离”,它是一种存在于主体感觉之中的心理距离,靠主体的心理调整来实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时空相隔的长度;②美的创造和欣赏必须保持最佳心理,即“不即不离”的境界,使主体面对对象,既能“入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来国内关于审美认识的研究中,由否定“主客对立”进而取消“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突出倾向和强势话语。其实,“主客二分”在人类认识活动包括审美认识中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传统的“主客二分”并不一定等于“主客对立”,也可能包含“主客交流”,以“主客对立”为由否定“主客二分”未必符合事实。现代哲学美学生成论肯定“主客交流”,未必取消“主客二分”。“主客二分”对应的是本质论、唯物论、客观美、共同美,“主客交流”对应的是生成论、唯心论、主观美、差异美。在人类文明探寻真理的认识活动和把握美本体的审美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分别无法取消,也不应取消。只有破除非此即彼、唯我独尊的绝对化思维方法,坚持亦此亦彼、多元共存的辩证法,将“主客交流”与“主客二分”、“生成论”与“本质论”加以互补,将“美怎样呈现”与“美是什么”结合起来研究,才能给中国美学带来真正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从“意识与目的”“自由与自觉”“社会性与历史性”等方面,探讨蒋孔阳是如何把人当作美的中心,凸显人的本质和确立人的审美主体地位的。蒋孔阳认为人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人在劳动实践中把本质力量对象化,美也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生成和创造。人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发生着各种关系,而美只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产生。审美关系只对人而存在,它是美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美反作用于人的本质力量,可以促进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美具有重要的为人价值,人的生活需要美,所以人在劳动实践中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则是针对“教育异化”而言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教育美”的早期表现形式,“教育美”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和超越。从本原上讲,“教育美”是教育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本质上讲,“教育美”是美学精神在教育中的敞亮与澄明;从方法上讲,“教育美”是师生间立美和审美的统一。“教育美”是对中国教育美好明天的描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昆曲曲词的意境美是创作主体借助意象组合的修辞手段体现的。昆曲曲词的意象组合方式有助于源语受众体验曲词意境之美,而曲词译文的意象组合方式有助于译语受众体验曲词意境之美。通过自译的版本来检验交际性对等与经验主义审美的融合在曲词意象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原则使原文的意境美与译文的意境美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物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审美体验方式。“物化”说源于庄子哲学的体道方法论。“物化”使主体超越自我而主客一体不分,主体在物我不分的审美状态中,潜入对象的内部世界,从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透彻把握。主体通过“物化”而彻底把握审美对象,因而,“物化”是作家创作精美作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三关于“美的规律”客观性论辨诚然,具有审美属性的“对象”客体其审美价值是在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但它的表现必然是通过审美的实践。因为美是“对象”客体的“人化”、主体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离开“人化”和“对象化”的审美实践,便无从表现。所以,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前,因为没有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实践,也就无所谓“美”,这是无庸置疑的。但从严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考察,在人类出现以前的自然界,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是存在的。如明月、朝阳、清溪、泉流与鲜花等等,这些具有审美属性的自然客体,也有它们…  相似文献   

19.
美育,即审美的教育。在人与客观世界日益广泛的联系中也不断发展着人与客观世界愈益密切的审美联系,成为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学校里,美育就是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健康的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审美能力,美的创造能力和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人为了创造更理想的生活,不但追求真和善,同时也热烈地追求着美。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和道德情操是美的,因为它们有真(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善(合于这一规律的行为)的本质内容。具有上述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并为之奋斗的人是美的。因  相似文献   

20.
意义求索与宗教信仰──对当今宗教热现象的一种注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生在世,有两种基本的需求与活动:求生存与求意义。这里的“意义”指人生意义,即人特别有所寄托的那样一些存在状态。人求意义有种种方式与途径,其中,爱、友谊、游戏、审美(艺术)、道德(修养)、信仰(理想)等等为专门的意义形态。作为信仰的宗教,是意义求大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关切“对象”看,宗教信仰涉及的多为超验的“神圣者”,就关切“主体”看,宗教信仰涉及的常是人格的“整全者”,二者在信仰行为与意义检验中总是结合为一体的;与其他专门的意义形态相比,宗教信仰求意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即它是通过对人和世界有限性的超越,通过对神圣价值尺度的建立来求取意义的。这是一种带根本性的追求,表明人要为他的整个生存觅得某种目的和方向,俾使他的历史有可能成为正义的历史。这种植根于人性深处的形上冲动有可能改变其表现形式,却不会随时间而消亡。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宗教热现象,或许正可为此提供某种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