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晋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6):116-118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 ,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小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Z1):183-184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践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交际的学习环境,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3.
4.
大学毕业设计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颇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当今,我们更应用新的观念去审视它,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其质量,以充分发挥它在培育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春英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 ,是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自我能力的培养 ,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修养 ,自我调整 ,自我进取的能力 ,具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海琴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83-83,85
21世纪医学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医学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文章就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淑波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要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要把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确定为最重要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张珂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135-14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高校网上课外活动已经成为Internet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应用。构建高校网上课外活动管理制度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丰富现行高校课外活动管理制度的需要,是高校学生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与规范网上课外活动的需要。同时,把握高校网上课外活动管理制度构建的特征和原则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陈俊霞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69-71
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以教师为中心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课堂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推进素质教育 ,转变观念是关键 ,培养创新人才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师范院校应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七种实践能力,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以期有助于推动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略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万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5):114-11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社会对复合型并具有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和行动指南。在当代,如何重新认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以及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的研究,都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教育 ,然后才是教育的范畴 :素质。那么素质是什么呢 ?它有两个意义 :从广义上素质是—个人内在精神的外部表现 ;狭义上讲就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和能力 ,也就是所学知识的技能运用。了解了素质的概念 ,那么再看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 ,不过是教人们如何将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 ,运用在社会上 ,表现出不凡的思想和能力。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教育 :英国学校的教育讲究博与通 ,是可能工具型 ,而不像我们的专用工具型。比如只有上到研究生才可以说是学某某专业 ,本科生则仅是指攻读综合学科的学生。在结束本科… 相似文献
16.
发挥图书馆独特优势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萍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3):118-120
高校图书馆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所发挥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应化大力气打造优雅环境、丰富馆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建立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开拓服务领域,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带给教师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教师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提倡教师教学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重视学生学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实施,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未来.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与个体社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社会化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终其一生都必须进行的过程。在终其一生进行的个体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现代大学要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型科技人才,不仅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进一步纠正“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切实有力地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拟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内涵、途径等三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培养。《大学》里讲“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