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国家,通常的思考方式是:要不要违反规则?首先,看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  相似文献   

2.
姚炎中  李丽 《21世纪》2013,(6):27-29
最近,报道一提起"中国式过马路"就会让记者想到最初的那条微博。微博图片上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由此而引起的"整治风暴"也随之在各地展开。曾有多年交警执法经验的北京市公安局冯庆凯警官在接受《21世纪》采访时表示,"中国式过马路"久治不愈,除了行人"法不责众"的心理,更多是因为一些行人对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3.
“在温州过马路太困难了。”74岁的美国人Mac嘀咕着。此前,他站在马路边张望了一会儿,发现汽车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他抽了一个空档,试图快速跑过斑马线,但被附二医的陪同医生刘春鹏制止了。刘告诉他:“他的行为更加危险,在温州过马路必须‘悠着点’,慢着点。”说着刘牵着Mac的手过了马路。  相似文献   

4.
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口水英雄日日奋战!草坛:http://xyc.17848.com本期焦点言论: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和他在一起,只要能够看见他,就满足了。他开心,自己也开心,他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不是吗?不在一起那是因为:他爱的人不是我。爱情里,最大的痛苦不正是你爱的人不爱自己吗?他走了,为了工作的原因走了,偶尔,他会上网,跟我聊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我们始终不会聊我们之间的事。我在等他回来,一直在等着。朋友都说总有一天他会被我的真诚所感动,他就会回到我的身边,会吗?  相似文献   

5.
车祸猛于虎     
《新少年》2007,(5)
在我家附近有一条大马路,平时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极了。妈妈常常告诉我,过马路时要左右看,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  相似文献   

6.
《21世纪》2013,(6):26
编者按这是一个被炒着的话题,令热相夹。冷的是现实的抵触,热的是现象的冲突。"不管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敢走",这种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做法,这段时间来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共同关注。这种现象几乎不间断地在每个城市路口上演,而在村道、城郊接合部可能更为频繁。我们在指责行人"从众心理"甚至上升到道德谴责的同时,是否想过行人为什么这样过马路?有人认为,"中国式过马路",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路权分配以及信号灯设置的"无礼",也有一些刚刚进城的新市民,对信号灯的"无视"。在一些本该设置方便行人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印度新德里街头,一条条3D斑马线赫然醒目。这些斑马线像立在路面上似的,提醒众多的交通参与者注意交通安全,成为了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D斑马线的发起人辛格就是个"手机控"、"低头族",即使走路也要看手机。一天,辛格外出办事,一路低着头跟着前面人走。过路口时,一辆车呼  相似文献   

8.
航向标同学们,你们感受过沙尘暴的威胁吗?想过每天呼吸着不清新的空气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吗?如今,环境问题已经是关乎全球的大问题,也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了。今天,请你就这方面的内容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9.
絮子 《社区》2009,(10)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  相似文献   

10.
5月8日晚,大学同学胡慧如大姐打电话给我,说今年一月是单发喜同志逝世五周年,六月又是他的八十周岁诞辰。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尊敬的单大哥怎么一走就过去一千八百多个日子了呢?回首同他相见、相处的时日,虽然不多,但恍若昨天。他那亲切、和蔼、安详的音容笑貌,也时不时地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他是一个不会被友人遗忘的人。  相似文献   

11.
一脚刹车     
我站在马路中间的斑马线上,焦急地望着马路对面的学校大门。学校仿佛正在向我招手,而我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马路对面。这是一条很宽很宽的大马路,也是我每天上学必须要过的横路。面对着眼前风驰电  相似文献   

12.
啄木鸟医生:大家都知道,化妆是一种美容技巧,看电视里的明星们化上妆后多漂亮!可化妆也得化适合自己的妆,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味浓妆艳抹,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今天就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病文档案我爱在这条小路上散步。我曾经听人说过,这条小路以前十分荒芜,但现在却绿树成荫。走着走着,那个熟悉的人再次映入眼帘。他依然穿着补了很多次的衣服,依然那样苍老,但他还是努力拿着铲子挖坑,准备种下新的树苗。我走近了他,问“:这片树林是您一手种下的吗?”“是啊,”他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意。“您为什么要种树呢?”“我这人没什么知识,刚来…  相似文献   

13.
感悟人生     
《北方人》2006,(9)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也是很短暂的。有的时候,这份脆弱的生命由不得我们把握。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应该浪费这份生命。上天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便是对你的恩赐,他给了你这份生命,你就应该好好珍惜。感悟人生,感悟一下自己的生命。你们可曾见过天空中的白云.我们的生命就如此一般.飘浮不定。是人都曾经迷茫过,我曾经很疑惑,自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2)
我们超市在马路这边,对面是一个酒店,我每天一抬头就能望见他。他每天下午4点钟接班,瘦瘦的身体包在宽大的制服里,手里总是很警惕地拎着根警棍。注意他是因为他与众不同。酒店请了6名保安,别的保安要么迟到,要么老板不在就偷偷溜走了,要么就是闲逛过来和我们开玩笑,只有他天天正正规规地站在那儿,保安公司什么时候派人来查岗,他都在。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跟我们老板说,你看那个保安,神道道的,一个月才400块钱的工资,可他站岗那姿势比大街上的警察还标准。老板说,看他那站姿肯定是当过兵的农村娃子,不过你千万别笑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将来会很有出息的。我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你到我这岁数自然就明白了。我倒不觉得,在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只靠老实本分能有大出息?我一点都不相信。  相似文献   

15.
“涂鸦”     
仁斌 《新少年》2012,(12):8-9
小时候,你可曾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过?我对不少小伙伴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大多数都对我一吐舌头,然后点头承认。谁小时候不干点儿荒唐事?当然,在墙上涂鸦之后,免不了会受到大人一顿训斥,有的甚至屁股蛋儿上还会挨上一顿巴掌呢。可是,在阜新市海州区矿工街小学,当我们向同学提出同样问题后,你猜人家是怎么回答的?"在墙壁上画画儿吗?平时还真没那个胆量,怕挨大人训。可是为了创建和谐阜新,文明城市,我们就敢放开胆量  相似文献   

16.
毋庸置疑,行人无视交通信号是明目张胆地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不管是批评教育还是适当的经济处罚都不为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远不是一句行人"有规不遵"便能解释。一些城市交通信号灯、斑马线等设置不合理,道路发展更多的是为缓解机动车迅速增加带来的交通拥堵而考虑,造成了"中国式马路"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你听说过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传奇故事吗?相传蒲松龄为了搜集素材,在马路边开了一个茶馆,来喝茶的人只要讲一个鬼故事,就可以免费喝茶。如今,在北京,又有一个现代蒲松龄,为了搜集素材,成立了一个民间幽默俱乐部。只要带五段笑话故事,就可以免费参加幽默俱乐部的活动。不同的是,他雄心勃勃地要将这个幽默俱乐部打造成中国人的笑工厂。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     
《社区》2008,(17):44-45
0岁~5岁幼儿园 我们住的地方挨着一条大马路.我妈在马路对面晒衣服,我一个浪头横穿马路冲过去。稀里糊涂不晓得咋就摔了一跤,一辆大货车“滋——嘎”就遮天幕地地停在我之上。我听见我妈和外婆在喊叫,但是睡在马路上很舒服,我一点儿也不着急,仰面躺着开始研究汽车零件。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读书的话题,古今中外已有很多的说法了。看起来,有的相似,可也有的相左,很难说孰优孰劣。为什么会出现相左的说法呢?这也并不奇怪,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习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取向,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招数。我们甚至不可否认,有的人所说的,未必与他所做的完全一致。其实,我  相似文献   

20.
正相信很多朋友如今都有出国旅游的条件,不少人造访过不同的国家,要说其他国家能够给人带来怎样的文化冲击呢?小编曾去过几个国家,具体国家我就不点明了,但每个国家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真的贫穷落后,有的街道要比我们脏乱很多倍,有的也的确让小编感到他们的发达。那么在来过中国的老外眼中,中国又能带给他们怎样的文化冲击呢?其实所谓的冲击,也可以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