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较高的资源配置方式 ,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包产到户生产方式的作用在衰减 ,应当让农村的土地流动起来 ;农民在享有土地经营权的同时 ,对土地有转让、入股、抵押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 ,建立农村中介组织 ,使生产与市场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的选择、配置主体的转换以及配置机制的再造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无序现象,其原因在于宪法规定的农地产权主体虚化、使用权性质不清等.为使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序进行,必须明确流转的主体是农民,流转的对象是农地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流转的基本机制是市场. 相似文献
4.
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相对集中,是现代农业发展之必然。要教育农民转变观念,并制定相应对策,规范和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在目前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话题。在"三农"问题相当严重的今天,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面临着许多困境,包括土地流转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土地规模经济存在的可疑性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使土地流转的经济可行性受到怀疑;土地经济价值下降,土地流转动力不足;农村土地福利化功能增强,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治可行性受到限制等。为了走出上述困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商贸口岸、最有影响的金融中心,自1840年代开始一直是外商银行的汇聚之地.外商银行长期在上海金融市场上占据显赫地位,对中国的经济与金融领域产生了相当恶劣的影响.上海解放后,新政府颁布了有关管理外商银行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外商银行在华特权时代一去不返,加上时局的变动,1950年代各家外商银行业务迅速走向衰微,除汇丰、麦加利两家业务寥寥的英商银行外,相继撤离上海. 相似文献
7.
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场机制实现农地使用权流转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和原发力量,通过市场机制及时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避免集中统一调整农地给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带来的冲击,激发农户改良土地、增加对农地长期性投入的积极性,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化,应遵循优化配置原则、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和自愿互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田晓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5):40-43
农地流转即农村集体土地经营使用权在农村经济经营主体之间自愿依法有偿转让流动 ,它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 0年不变的重要措施。但目前有关农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 ,农地流转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障碍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农地流转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推行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由于存在产权制度安排、需求与供给不足以及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和租地企业经营困难等方面的问题,这一制度的推行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在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承包制为永包制、改革普惠制的农业补贴政策和建立土地银行等方面进行制度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建立规范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本途径:重新界定农地所有权主体,健全农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可行的农地流转模式,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机构,建立和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及其它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准确把握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的实践面相,一是可以更好解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二是促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充分发挥闲置宅基地使用效益。通过对2018年以来的207份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裁判文书的梳理归纳,可以发现我国当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纠纷裁判文书中,存在大量类案不同判的现象。由于宅基地案件存在易发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在审判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认定合同效力认定方面、所采用的裁判依据不同等,究其原因在于权利不明确,管理不到位以及裁判规则不统一,为此建议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第一保证农民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和资格权;第二强化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力和权利,还要对农民行使宅基地权利进行有效和适度的干预;第三尝试统一裁判规则,明确相关主体的行为预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应遵守的原则,为此提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农村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并且形成劳动力供大于求、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情况,因此一些产业特别是出口产业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以较低的工资成本为优势进行竞争。文章分析指出这种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的供大于求状况不会长期存在,因此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劳动力素质,使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转变为高素质的人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倡节约型经济的同时,也要提倡对劳动力资源使用的节约和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火柴工业,在1950年代发生了深刻蜕变。这种蜕变,表现在生产方式、流通状况、市场规模、原料结构、产品型制等诸多层面,历经数年最终完成,并为整个计划经济年代所延续。1950年代火柴行业的变革,清晰反映出新中国轻工业的发展轨迹。其兴衰转圜,既是当年内外经济环境的产物,也同私有制改造互为因果,但关键因素还在于工业化的要求。在国家工业化大背景下推进的“增产节约”运动,终使火柴产品型制从内到外彻底改变,火柴业走上一条迥异于前的发展道路。火柴业的蜕变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19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的些许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动态的.体现着有重点、有层次、有前瞻性的深化过程。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对西部稀缺的、未来一定时期依然有限的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带来了契机。它主要通过调整财税政策、引领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进行政策性与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补偿及改善区域布局与调控等作用机理,优化西部金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经验及预测——基于河北青县的实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内容。但笔者调查发现,土地流转不一定带来规模经营,也无法解决大部分农民的出路和就业问题。强制性地迫使农民离开土地,不仅可能会恶化农村现有的极端脆弱的生活链条,而且造成"土地真空"的周期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孕育更多的社会冲突因子。土地问题只有在现代化进程中才能有效解决,这需要决策者随着现代化进展的程度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并有足够的耐心来应对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功能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首要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基本经济制度制定和实施的最基本价值所在、合理性所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形成社会生产发展的利益驱力,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搞好宏观调控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没有良好的经济功能,基本经济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就没有实施的可行性和现实依据。能否适应生产力要求,能否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能否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衡量基本经济制度优劣好坏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58-67
鉴于致贫因素来自结构和个体两个层面,通过分析福利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异质性影响城乡福利差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固定效应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其静态检验发现福利资源配置有助于缩小城乡福利差距,人力资本异质性则拉大了城乡福利差距,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使得城乡福利差距具有收敛趋势;动态检验发现:随着乡城人口流动,福利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对城乡福利差距的影响程度会相应提高。为此,建议:适度调整城市偏向的福利资源配置政策;完善人口乡城流动机制,提高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城市福利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及相关的政策配套体系,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和可持续流动。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财力资源是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的根本条件.通过对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财力资源供给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一些可丰富和优化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财力资源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