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技术转移作为与各个学术领域相关的社会现象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人们从各个领域对其科学性提出了质疑,甚至怀疑研究它是否有价值.但是,在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技术援助的情况下,在体现全球化特征的今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技术转移,应当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且,它在各国科学技术社会论研究者中正成为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作指导,从属于自然哲学,具有突出的实践观点,服务于发展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其具体技术哲学思想包括:作为宇宙自然辩证运动的否定之否定环节的技术现象;作为社会精神运动起点的技术现象;技术自身的辩证运动思想。  相似文献   

3.
政治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使其朝着阶级社会人类所期望的方向演化,使技术成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作为影响技术发展的一种因素,其政治组织、政治意识、政治行为等政治要素都对技术轨迹的演化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使其更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而政治因素间的博弈关系则在理论层面更深入地揭示了多种政治要素间是如何通过竞争达到利益最大化从而成为建构技术的重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4.
对于技术这一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具有丰富的伦理与政治意含的重要现象,人文主义学者自然要从人的利益出发加以批判与反省。本文就是对人文主义视野中的这种技术图景所做的一个初步研究,它所试图表明的是,人文主义学者所提供的各种技术批判理论并不是反技术的、拒斥技术的。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具有它的理论向度,它所反抗的是隐含在其中的文化的根本理趣与假设,如人类中心论、理性的工具化倾向。同时,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也有它的社会合理性,它所关心的是技术与人的关系,人类的未来。因此,作为技术文明的解毒剂,人文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为我们重新估价技术,探索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的关系,摆正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特点和规律,结合实证数据对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研究,拓展了技术转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总结出适合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转移模式,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已成为保证企业取得竞争成功的关键资源,而通过技术转移来获得技术也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途径.由于当前技术转移实际上多数是通过企业网络进行的,因此,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基于企业网络的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明晰了技术转移方特性、接受方特性、技术特性、技术转移方和接受方的沟通互动以及企业网络结构等因素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转移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网络的整体结构、个体特征, 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联系, 对该网络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利用实证数据来研究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属性特征, 以及由于网络属性特征所形成的社会资本。首先识别出某个时间段的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组织和节点, 据此利用UCINET分析软件构建了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 并从网络个体属性和网络整体属性两个层面, 对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基于中心性和中介性的网络个体属性分析, 基于小世界效应和小团体的网络整体属性分析。通过研究, 得出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结构, 并进一步判断转移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及其存在的社会资本, 从而为电动汽车技术转移网络的管理与促进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知识转移作为研究视角,探讨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成本、知识构成成分、转移主体特征、价值提升、转移情境特征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联盟知识转移程度取决于知识转移获得的价值扩展与成本的比率,最终决定技术联盟的稳定性;维持技术联盟稳定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成员增大时所获取互补性知识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9.
技术传播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转移与传播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关技术的转移与传播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分别论述。从社会文化的层面阐述了技术的产生、形成、发展以及在地域之间转移与扩散时社会文化对于技术的整合 ,指出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观念、文化主体以及文化圈层对于技术实现与社会融合时所表现的不同功能。通过系统地分析社会文化对技术的整合 ,深刻揭示了技术传播中文化因素影响的重要性。文化因素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从哲学的角度阐发社会文化与技术传播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西北地区农牧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研究在简要归纳西北地区农牧业人口转移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农牧业人口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并在城市化这一研究视阈下,提出了加快农牧业人口科学转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移是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国家技术转移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但定位不准确、管理不科学、技术供给不足等因素,制约了高校技术转移优势的发挥。应从加大政府对高校的技术转移投入、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促进技术转移中介发展等方面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表明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如何针对县域经济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县域经济发展对技术转移的需求,以及科技信息研究机构在县域技术转移中所起的作用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证,说明科技信息研究机构能够为县域技术转移提供所需的服务。结合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多年开展技术转移的经验,形成了一套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将这套模式在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加以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证明了这套方法的有效性。希望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研究能够为建立县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由于技术在各国、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使技术转移成为必然。本文在分析技术转移的涵义、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建立“技术转移网络模型”,剖析技术转移的发生条件,结合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提出我国技术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漫长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充满了权力生产与权力转移现象。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关键成分的数据与算法,逐渐成为权力生产的新要素,谁掌握更充分的数据和更先进的算法,谁就可能拥有更多或更大的权力,技术的赋权效应得以彰显。技术赋权可能催生新权力主体,权力转移现象可能再度发生。人工智能企业既因为在数据与算法方面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而内生出部分权力,也因为为国家治理提供技术辅助而另外获得部分权力,可能成为与国家相媲美的新权力中心。人工智能企业的权力增长,可能促使国家治理权力结构从传统的单中心结构变为多中心结构;与此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国家治理越来越倚重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法支持,而算法可能出现失误,加之“算法黑箱”和卸责链条的存在,因此人工智能企业的权力增长还可能消解权责同体的基本政治规则,引发权责分离现象或者说国家治理问责难题。新权力中心在多大概率上会出现,既取决于国家与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实力对比,也取决于国家治理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依赖程度。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权责分离现象或者说问责难题,除了促使人工智能企业高度自律,还需要国家匹配备案与试点制、随机抽查检验制、服务积分制等制...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要战略手段。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过程必定充满坎坷,社会技术正是为其保驾护航的利器。研究社会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作用,提醒人们在对物联网技术研发、运用的同时,相应的社会技术研究必须跟上。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至上的美国电影愈加热衷于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来刺激观影者,但其电影叙事、主题关注、人物塑造等方面却呈现出由传统的技术崇拜向反技术崇拜的价值观转移。作为美国电影主要类型之一,灾难片在新世纪见证了"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的发轫和粉墨登场。以《后天》和《2012》为例来审视电影"反技术"叙事,从技术地位在电影文本内外的嬗变、电影文本技术"能指"符号以及电影场面调度来揭橥美国灾难片中所蕴含的技术价值观,进一步对"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加以界说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技术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异化问题。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技术异化,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对技术的使用中违背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技术异化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异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增强,技术异化的后果也表现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技术乐观主义是人类最古老的技术观之一,它以技术决定论作为其理论前提,以技术的正面效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以"技术救世"、"科技是生产力"、"技术创造文化"等思想作为其理论内核,在激励人们发明技术、运用技术、创造生活、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技术乐观主义存在着技术决定论的单向线性思维的片面性,但它对技术及其功能的认识仍不乏真知灼见的理性之光,依然是我们当今时代"科技立国"战略的思想源泉和新型"和谐技术观"构建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技术文化不仅成为日常生活关注与应用的词语,而且它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以不同的态度和研究范式考察技术文化,他们对技术文化进行了现象描述和本质理解。古代哲学家们的技术文化观表现了观察与描述式的哲学话语,近代哲学家们的技术文化观表达了分析与解释的意向,现当代哲学家们的技术文化观则展示了历史想像和逻辑分析的研究范式。总之,不同时代的技术文化观表现了从现象描述到本质理解的发展路径。技术文化研究在当代展示了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知识本质研究入手,探讨技术转移的知识特性,把技术知识的转移分为操作性技术知识转移、原理性技术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三种类别。通过中国和英国合作研究,发现中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时的战略目标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成功实施技术转移存在显著影响。本文对中国企业技术引进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做出了解释,提出了成功进行不同方式技术引进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