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在全国胜利展开的时候,我们看了山东大学主办的《文史哲》第一期(1973年11月5日出版)登载的《宋江形象浅析》一文(以后简称《浅析》),觉得这篇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文史哲》一九七三年第一期发表的《宋江形象浅析》(以下简称《浅析》),对《水浒》七十一回本中的宋江形象作了大致的剖析。《浅析》认为:“在该作品中宋江的思想性格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宋江虽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但仍不失为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形象”,“应该基本上加以肯定”。我认为,《浅析》一文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对宋江形象的分析和评  相似文献   

3.
邓广铭、李培浩的《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在本刊七八年二期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不少就此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有人支持邓、李二同志的文章,认为它的“论点是有创造性的,论据是有说服力的”;有人则认为它的“观点并非创见,材料也不可靠”。鉴于争论双方的分歧很大,为把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在本刊七八年四期上发表了张国光的文章《〈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质疑》。该文的发表促使这场讨论更形扩大,《光明日报》等刊也纷纷发表这方面的讨论文章。接着,本刊今年一期又发表了邓广铭《就有关宋江是否投降、是否打方腊的一些史料的使用和鉴定问题答张国光君》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容与堂百回本 )第四十一回“张顺活捉黄文炳” ,浪里白跳张顺在浔阳江上将陷害宋江的黄文炳生擒活捉 ,考证水浒人物、故事来源的文章 ,如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见《余嘉锡文史论集》 ,岳麓书社 1997年版 )和朱东润《水浒人名考》(载《中华文史论丛》第 55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12月出版 )对此事皆未提及 ,实则这情节在历史上还是有迹可寻的。水浒英雄很多历史上实有其名。《水浒传》中张顺 ,尤其是其死事情形 ,系据宋末抗元英雄张顺的事迹演化而来 ,这也得到了诸家的认同。据宋末元初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八“二张援…  相似文献   

5.
拙文《两种〈水浒〉,两个宋江》在《学术月刊》(1979年7月)发表后,魏克明同志发表了《金圣叹与〈水浒〉》(载《解放日报》1979年9月21日)一文提出驳难。魏克明同志不考虑他所用来作为论据的金本的反动序批文及噩梦,并不是金圣叹的由衷之言;却指责我无非是“简便地”“用  相似文献   

6.
“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我们曾向他们在史学界所设置的一些禁区进行冲击,宋江问题也是其中之一。当我们写作《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时,就曾料想到,此文发表之后,必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也期待着能因此而对历史上的宋江是否投降、是否参与了镇压方腊起义军的问题开展一番争鸣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人文杂志》1981年第5期刊登了李万忍同志的《现阶段城镇个体经济性质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一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城镇个体经济“是一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这个论断值得商榷。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城镇个体经济不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而是附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以生产资料劳动者个体私有  相似文献   

8.
史谭同志的《陈独秀的名、字、生年和留学学校》(《学术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一文,根据第一手材料论证指出“陈的生年并非一八八○年”。我同意这个论断。把陈的生年视为一八八○年,似乎已成定论。据我所见,除了史文已经指出的陈善德的文章外,还有北京外国语学院编辑出版的《中国文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它以场面的雄奇、人物的丰富、情节的曲折为人们所称道.但人们称颂的是宋江、武松等形象,忽视作为绿叶的小人物,红花还得绿叶衬,正是这众多的小人物,才使宋江、武松等形象光彩照人.然而,象唐牛儿和郓哥这两个小人物,至今还无人问津.但我认为,尽管描写他们的文字不多,但在描写他们的文字中,他们的形象是很鲜明的,他们是主要人物,但就情节的发展看,他们起到陪衬宋江、武松的作用,起到引起事件突变和情节的转折作用.一、陪衬宋江、武松的作用宋江和武松都是《水浒传》顶天立地的英雄.然而在他们初期性格发展上是离不开唐牛儿和郓哥这两个小人物的,正是由于他们的登场,才使宋江和武松的性格得以自然刻划.那么,唐牛儿和郓哥究竟是怎样登场的呢?我们且看《水浒传》(古本)“却有郓城县一个卖糟腌的唐二哥,叫做唐牛儿,如常在街上只是个帮闲,常常得宋江赍助他.但有些公事去告宋江,也落得几贯钱使.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作者的简炼叙述使我们了解了,唐牛儿是个帮闲,但很讲义气,宋江要用他时,死命向前,这就为下文情节的展开打下了铺垫.这才引出:这日晚,唐牛儿赌钱输了,却去寻宋江要几贯钱使,在阎婆家寻到宋江.此时,宋江正想离开,苦于无由,正好唐牛儿出现,唐牛儿乖觉,想为宋江解围,  相似文献   

10.
<正> 对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这一著名的论断,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朱长超同志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八一年第五期上,发表了《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劳动选择了人?》一文,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并从根本上否定了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我们认为,这一否定是很值得商榷的.(一)朱长超同志说:"恩格斯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是很不完善的理论,存在许多逻辑矛盾,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否定了这个理论的自然科学根据.因此,不能把恩格斯所说的劳动创造人的理论当作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  相似文献   

11.
宋江是《水浒》这部书的主要角色,是《水浒》作者用浓笔酣墨刻划和歌颂的典型。《水浒》中的宋江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16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宋江其人进行阶级分析,可以看出,《水浒》中的宋江,完全是作者按照地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编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宋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奴  相似文献   

12.
<正> 读《文史哲》八○年第二期孙达人同志《明初户口升降考实》一文(以下简称孙文)颇有启发。然而,对文中关于从洪武初至洪武十四年的十多年间户口增长661.6%,洪武十四年后明代户口基本上没有什么上升,及明初南北户口的升降已出现“绝然相反”的趋势等一系列论断,我们却不敢苟同,特提出来就教于孙达人同志。  相似文献   

13.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申明自己观点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至今仍然是我们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南。对改变世界这一复杂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改变  相似文献   

14.
许多文学史和评论古典小说《水浒》的论文,都把宋江形象评价为英雄人物,错误地美化了宋江。例如有的说,宋江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甚至还说宋江“不只是阶级斗爭的英雄,也是民族斗爭的英雄。”《水浒》里的宋江形象到底是不是领导农民起义的英雄呢?特別是对他投降前的一段究竟应该怎样评价?我认为确是需要好好探讨一下。我们评价宋江这个典型形象,应该用  相似文献   

15.
历来许多评论宋江的文章,都愿意称道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认为它表达了宋江的“造反”精神。其实,这种说法不是有意歪曲,也是一种误解。我们把这首“反诗”和整部《水浒》中宋江的所言所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那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宋江不过是个浸透孔孟之道毒汁的反动儒生,一心想爬上更高统治地位的封建奴才,处心积虑出卖农民革命的可耻叛徒。“反诗”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宋江的“夫子自道”,是  相似文献   

16.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当作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領袖着重描绘的人物之一,因而深入而妥贴地分析评价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对正确理解《水浒传》的思想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读到近几年来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在分析宋江形象时:有的认为“宋江的性格始终是双重的:反抗性和妥协性纠缠在一起”,“革命性和妥协性在这样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身上得到了结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三月六日,董新民同志在《光明日报》哲学专刊上发表了《略论哲学基本问题》(以下简称《略论》)一文,对我们发表在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光明日报》的《不能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一文,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我们反复研究了董文的全部观点,感到他的基本看法,仍然是不能同意的。为了使这一问题的讨论得以深入进行,我们再作此文,以继续就教于董新民同志  相似文献   

18.
答《<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安才旦同志在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上以《只要信奉伊斯兰教就是回族吗》为正题、以《〈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一文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为副题,对我们在《青海社会科学》一九八一年第二期上发表的《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一文提出质疑。现就有关问题回答如下。 一、关于卡力岗地区部分群众“昔藏今回”的认定问题。《质疑》的作者反复提出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认定”卡力岗这部分群众是回族。认为我们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是“以偏概全”,是主观臆断下结论等等。  相似文献   

19.
必须从实际出发《水浒》,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宋江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但若要问:《水浒》究竟是农民革命的课本,还是反面教材?宋江究竟是革命派,还是投降派?人们往往不能圆满回答。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直到现在,还象是一潭浑水,要澄清它,必须系统地研究一番《水浒》的流变史。“对于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这是我们研究《水浒》时应有的科学态度。《水浒》不同于一般的古典小说,它既不是一个作者独自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指出:“《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子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对《水浒》的批判,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明确指出了宋江搞投降主义的真面目,为我们从根本上分清《水浒》中两个阶级的对立、两条路线的斗争和两种相反的道德观念指明了方向。招安与反招安的斗争,反映了梁山起义军内两个阶级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