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制郡国者,以志为鉴".2010年10月,广西第一轮社会主义方志编修工作胜利并超额完成任务,其中17部志书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在编修三级志书的同时,全区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编纂出版其他地方志文献1516部,整理出版旧志及其他古籍46种.  相似文献   

2.
弘治《河南郡志》是现存最早的河南府志,也是现存最早的河南志书之一。流传至今,国内仅北京图书馆、南京地理所与湖南省图书馆三家有书,但皆为残本。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载,日本国会图书馆和尊经阁文库藏有全帙,台湾有引进本。该书编排体例上为明代志书之典范,重古轻今,地方特色突出,而且内容丰富,详略得当,又十分注重突出本地特点,版本珍稀,价值连城,在体例、版本、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乾隆《汾州府志》,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是地方志中声誉很高、影响较大的一部志书。关于该志的纂修者,历来公私书目多著录为戴震。1978年中国天文史科学普查整编组编写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地方志多有序、跋,序跋已成为地方志的一个组成部分。清代西藏地方志与各地古地方志一样,也多有序、跋,有的还有多序多跋。本文以不同时期的《藏纪概》、《西藏见闻录》、《西藏志》、《西招图略》、《拉萨厅志》、《西藏图考》及《巴塘盐井乡土志》这七部方志的序、跋为例,逐一介绍其内容,并对重要观点、评价进行分析评述,在此基础上,分几个方面指出了清代西藏地方志序、跋的特点及在清代西藏方志史研究中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扬州在明代曾编纂了为数颇多的地方志,至今尚留存多种,它们有着宝贵的资料价值。本文试图对扬州明代地方志的纂修情况、志书的特点和价值作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把握明代扬州地方志的发展脉络,探寻扬州地方志的纂修规律与经验,以利扬州旧志的整理和新志的编纂工作,从而更好地为今天扬州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书群,是一座丰富的资料宝库,我国修地方志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大约起源于先秦时代,其后即绵延不断,代代修纂。至两宋,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文化领域之内,修纂地方志书的组织工作完备,志书本身的体例也成熟定型。明代修纂地方志书蔚然成风,清代则达到极盛,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多少兵燹!遭受了多少劫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直至今日,我们还能拥有十万卷八千三百多种地方志书,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得我们今日之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篇目制定是编修志书的基础,是搜集资料的向导、整理资料的提纲、分工编写的依据、总纂合成的纲领。因此,志书编修者必须重视篇目设计。制定的篇目要符合志书的要求、充分体现志书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8.
湖南地方文献极其丰富,《中国地方志集成》即著录了《湖南府县志辑》86册,今人编辑的《湖湘文库》亦收录了大量的湖南地方文献,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主要利用《南岳总胜集》《(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嘉靖)长沙府志》《南岳志》等书共辑得宋代佚诗67首(包括4则残句),补充作者24人。  相似文献   

9.
方志的类目是志书体例的具体体现,也是志书各项内容经过分析、筛选、归纳后的结晶。志书类目的拟定,便是对整部志书的总体设计,在这个意义上,是否能制定出突出重点又包罗万象,备而不泛,简而不遗,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科学的类目,直接影响到志书的价值,决定了是否能编成一部体例完善,结构严谨,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志书。在地方志发展的历史中,方志类目及其设置的演化,经过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过程。研究古代方志类目的演进,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型方志的编纂,或许会有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本文以清代嘉庆初年谢启昆修、胡虔纂的《广西通志》(简称《谢志》)为例,  相似文献   

10.
方志,是指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分为两类:全国总志和地方郡府县志。其中“通志”,就是以省为单位的地方志。方志的编修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历史悠久。在明清两朝,由于官修性质的明确,山西方志的编修工作在这里进展较为迅速,也产出了很多质量很高的地方志。本文以这一时期《山西通志》为研究对象,对其兴修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献可以补史之不足,其佐史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存世地方志是我们研究历史学、考古学、文学、人口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宝贵的史料。《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出版已经三十多年了,其收罗宏富,体例完备,是一部使用价值很高的方志目录。由于当时参加整理出版的单位众多,人员参差,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文献在《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之外。近期笔者发现六则《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未收录的地方文献,特辑录出来,做补录六则和相关的考证,以飨学人和地方文献研究者。  相似文献   

12.
在坚持执政为民理念,推进政治民主化的今天,促进传统官修的地志地情的志书,即地方志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区域文化载体,在改革中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彰显区域文化生命力。使志书在促进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发挥积极作用,修志书人的政治民主化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扬州私撰志书在扬州地方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亦是扬州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在清代乾嘉之际至民国年间私家撰志曾出现兴盛的局面,良志颇多。扬州私志既表现出与官修志书共有的一般特点,又显现出其独特之处,它们在资料撷取、体例形式、内容记载、记述笔法、文字表述等方面具有的诸多优长,提高了其学术研究和实际使用价值,并为今日的修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传世的1925年朱恩昭修纂6卷本《豫旺县志》一直被学界当做宁夏同心县重要的地方文献在利用.实际上,这部旧志是撮抄之作.编纂者直接把(民国)《朔方道志》中与同心县前身镇戎县有关的内容撮抄出来,参考《朔方道志》的体例,再杂以(光绪)《平远县志》的部分内容,汇集为一编,取名《豫旺县志》行世.《中国方志丛书》《宁夏地方志丛刊》《中国地方志集成·宁夏府县志辑》等丛书都影印出版了这部志书,客观上扩大了它的影响.该志对于研究同心县史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沈勖是创撰贵州地方志书的人。他原籍扬州府高邮州(今江苏省高邮),明初洪武年间跟随父亲到普安屯戍,遂隶普安军籍并寓终于普安(今贵州省盘县)。史志只说他“通经史,喜诗文”,其生平别无可考。在明代建置行省之初,他最早草创成贵州省的第一部地方郡县志。明清以来通称为“普安州志”(治所在今盘县)。人们常常盛称他撰著地方文献的功绩,可是对于他所创作的诗文,却有不少的讹传。今据明代较早的普安地志书予以辨证。  相似文献   

16.
微州方志与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背道而驰,强调环境决定徽州人对经商职业的选择,不存在职业的卑贱。志书代表地方官府和地方精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为徽州人经商带来宽松的环境,鼓励和促进了徽州人闯荡商海。志书还从勤俭、尚义二个方面,对徽商人格给予肯定。志书还鼓励徼商创业,提倡“廉贾”价值观。在志书中,编纂者通过各种方式为商人代言,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相似文献   

17.
“治天下以史为鉴,治郡国以志为鉴”。山西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编纂方志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山西的修志事业延绵相续,佳志迭出,对我国的地方志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早在先秦时期,山西就有与《鲁春秋》、《楚寿杌》齐名的古志《晋乘》。宋代以后,山西所修志书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均居显著地位。新中国的修志工作,山西也是全国开展得较早、较好的省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西又率先倡导修志,并于1980年开始了新方志的编纂工作。2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主持下,全省万余名修志工作者共同努力,辛勤劳动,使新编地方志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编志书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质量之高,在山西历史上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8.
绍兴历史悠久,是浙江省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的地方。绍兴的地方志,也象它的历史那样源远流长,在中国地方志的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现就绍兴地方志的发展历史概述如下: 汉代绍兴出现最早的地方志绍兴最早的地方志是东汉时的《越绝书》。  相似文献   

19.
我院历史系受院党委委托举办的东北地区修志人员培训班,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已于三月一日正式开学。 自去年八月《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后,一个编写新地方志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全国大规模地开展编写地方志工作,也是承前启后,关系子孙万代的大事。地方志是全面记载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和现状的地方百科全书。编纂新地方志,有利于我们充分掌握地情、国情,为确定方针政策,制定建设规划、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0.
明代地方志出版中的财务问题可以根据五百多种明代府、州、县方志来考察。地方志比 其他书籍更有可能包含生产成本的信息,因为监督地方志编纂的官员们需要核算费用。编纂出版一部 地方志需要购买原材料和生产设备,需要支付编纂人员和工匠的工资、工人的伙食费、给协助编纂或撰 写序言者馈赠的礼品费用,以及诸如运输和储存费用等杂项支出。对这些条目繁多的花费情况的考察,不论是对中国地方志的研究,还是对普遍意义上的书史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