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水煮南瓜、腌菜煮洋芋,这些几乎没有"油星星"的汤菜,曾是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一日两餐的"家常便饭".同样,一些非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吃饭问题也不容乐观,自带饭菜到校吃饭的孩子,打开饭盒除了米饭加土豆丝或土豆片,有几片陈年腌肉的就算是美味.一直以来,贫困山区孩子在校吃饭难的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目前,国务院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消息一出,赞誉声一片.有人说,政府此次"接棒"由民间公益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项目,这在国内外都是罕见,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的一次良性互动,将可能成为政府与民间协同共治的范例.事实上,当"免费午餐"这个温暖的词汇出现时,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已经开始捧着丰盛的饭菜,展露出灿烂的笑颜.项目实行以来,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2011年5月30日,全国妇联卫生部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启动仪式,该行动将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募集社会资金,以发放“爱心营养包”即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的形式,帮助农村贫困地区6-36个月的婴幼儿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3.
盛佳琳 《现代交际》2013,(9):107-107
目前,我国婴幼儿营养健康状况存在很多问题:如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农村婴幼儿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贫血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城市,营养不良问题仍相当突出,等等。因此,了解婴幼儿的营养,并进行科学喂养,对于优生优育及提高未来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燕 《职业》2011,(29):42-43
实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牧民定居、帐篷新生活、免费职业教育"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是为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藏区人口素质,改善藏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项惠及民族地区数以万计学子,并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未来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5.
省内调配的起始 2013年,甘肃省民政厅依据《民政部关于做好首批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并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制定出甘肃“三区”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选派了70名社工专业人才为甘肃庆城县等13个边远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6.
自2012年起,我国开始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每年将有约1万名学生成为此项计划的受益者,他们将以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的方式进入大学,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就业创业和服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要求各部门都支持."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教育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对连片特困地区采取的特殊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7.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当下,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市场正在引起互联网金融巨头们的注意。1月20日,国内互联网金融P2P行业的领军企业宜信公司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谷雨战略”,这是宜信第二个农村5年计划。  相似文献   

8.
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推进扶贫攻坚,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广大农民的热切期望,也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重托。目前,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仍占农业人口的1/3左右。由于自然、经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贫困问题呈现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需用系统思维的办法,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打扶贫攻坚的整体战。基于这一认识和判断,我们加强顶层设计,把扶贫攻坚作为小康建设、民生工程和干部业绩考核的重中之重,举全省之力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性的成效。3年来,全省有430万人脱贫,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增幅达到15%左右,有的地方超过50%,甚至翻番,有近千个贫困村实现整体脱贫。农村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逐步到位、富民产业日渐成熟、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更重要的是,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可以说,甘肃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际、具有甘肃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0,(35):24-25
甘肃省老年知识分子智力援助贫困地区发展建设的“银龄行动”实施8年来,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援助农、医、教、文、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共计200多项,惠及全省14个市州。它不仅使成千上万的基层群众受益,还使老年科技人才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焕发活力,老有所为,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秧虹 《职业》2012,(6):53-54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实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雨露计划",力争在2020年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通过技能培训,能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实现快速转移就业,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由于培训时间只有一至三个月,为达到培训学员"能力为本,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学校积极尝试新的培训模式与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许多贫困地区相继脱贫致富,因而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也有了较大改善,以家庭养老为主与多元化养老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广东沿海边防辖区面积4559.92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尤为迫切.2009年以来,广东边防总队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深化爱民固边战略的重要载体,全力投入、多措并举,力尽所能帮扶辖区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崛起,取得明显成效.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到湛江、珠海、汕头等地边防辖区调研时,高度肯定边防部队参与沿海地区扶贫开发的成效,称赞边防部队是长年累月驻扎沿海地区的"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惠及民生的"帮困生力军".  相似文献   

13.
农村音乐教育存在基础差、专职音乐教师缺乏、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切实保证农村音乐教育的顺利实施,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素养、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的关键。文章从启迪学生欣赏美、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想象美以及发展学生创造美这四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在农村扎实地进行音乐教学,一点一滴改善音乐教育现状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4.
近期,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发文,组织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部门和考生的高度关注. 专项计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每年从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中拿出1万个名额,定向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贫困县招生,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就业创业和服务. 全国高考将至,如何在短时间内落实好此项政策,成为贫困地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十分关切的话题.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  相似文献   

15.
实施教育扶贫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也是中央明确扶贫开发十项工作的重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贫先治愚,李克强总理指出贫困地区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当中的短板,也是薄弱环节,治贫先重教,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实施教育扶贫开发,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基础文化知识,更有助于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脱贫致富的能力,提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承接贫困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提高实现公共服务精准化,为这一系列举措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世相     
校园性侵案六成发生于农村
  近日,由十多家公益机构共同举办的“乡村幼儿园计划”启动。在启动仪式上,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朱琳透露,通过近年来对数百起校园性侵案的梳理分析发现,农村是校园性侵害案件高发地区,在这数百起案件中,有60%发生在农村,多数是由老师和校长实施。侵害地点大多是在校园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7.
特岗教师计划吸引了很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极大地改善了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师资短缺、教育落后的局面。“特岗计划”的实施,意在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特岗计划的逐年开展,我国特岗教师的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农村教师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不仅可以拓展农村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缓解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和生态压力,而且对加快贫困地区城市化进程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有些地区针对承担转移培训的机构并没有实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造成国家用于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被滥用,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次的体质监测数据表明,尽管高职段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多年来持续下降.高职段学生心肺功能指标有下降趋势.据调查,由于很多学生怕苦、怕累,对耐力跑缺乏兴趣,因此肺活量指标下降;有32%高职段学生体重消瘦、营养不良:有1 5%的高职段学生体重肥胖,营养过剩.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自2011年新一轮扶贫攻坚启动以来,贫困地区发展的步伐在中央和各地一系列的政策规划和举措推动下进一步加快,贫困人口不断减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