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璐 《回族研究》2021,(3):62-66
蒋湘南系清代嘉道之际颇受赞誉的回族学者,著有《七经楼文钞》。该书是反映其文论思想的经典之作。目前学界对蒋湘南和《七经楼文钞》的研究多集中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对《七经楼文钞》中所包含的地理、水利、地方风物、人物传记等内容的探索利用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蒋湘南在西北地区的文学创作轨迹和他的"家国情怀"还缺乏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瑶族历史研究中若干重要问题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瑶族历史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依据瑶族先人“盘瓠蛮”及历代瑶族分布的状况及变迁,首次具体证实了历史上瑶族居住地要比现在广阔;提出了宋代以后出现了以“瑶”作为南方民族代称的问题,故对“瑶”的记载要区分泛称还是专指,不可混同;关于瑶人南迁路线,不同意由湖南入广东再转广西或由广西再转广东的传统观点,提出了直接从湘南分道进入桂粤两省的新说;主张瑶、畲分流的起点在湘南,由湘南越南岭进入两粤者为瑶,由湘南东入赣南、再至闽西南、粤东者为畲,由此奠定了今日瑶、畲分布的格局;首次提出佛教传入瑶区不晚于宋而流行于明、清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神话学是晚清末年现代思潮即民族主义、平民意识以及西学东渐的产物.蒋观云于1903年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提出"增长人之兴味、鼓动人之志气"的神话价值观,夏曾佑、鲁迅等继之,中国神话学发端.20~30年代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等各学派传入,给初建中的中国神话学以强大影响和推动.中国神话学有两大来源,即以非西方民族田野材料为根基的西方人类学神话学和以搜神述异为主导的本土传统神话理论.中国神话学从诞生之日起,将两种思潮融为一体,显示了反传统和现代性的特点.20年代,"古史辨"神话学、田野调查研究、文学研究并辔而行,神话研究出现了第一个高潮.40年代,以大西南的学者群体为中心,把典籍神话与少数民族神话的研究融为一体,开创了文本研究加综合研究的新阶段,是为第二个高潮.80~90年代,全面推动了从文本研究向田野研究的过渡与兼容,学术理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转换.20世纪初提出的"创造一个中国神话的系统"的学术理想,到世纪末已接近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研究的湘南瑶族地区是指在湘南瑶族集中的聚居地区和瑶汉杂居的小聚居地区。前者包括江华瑶族自治县和享受自治县待遇的江永县,后者包括永州、郴州、衡阳三市所辖的31个瑶族乡。以上统称湘南瑶族地区(简称"湘南瑶区"或"瑶区",下同)。据2007年底统计,湘南瑶区共有人口115万,其中瑶族62万,占总人口的54%;有国土面积7850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  相似文献   

5.
首先考察了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中鼻音韵尾脱落现象的分布、特点,然后指出,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共同存在的鼻音韵尾脱落现象不是其他方言影响的结果,而是其自身语言特点的保留,这为我们推测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的密切联系再次提供了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6.
湖南土著民族先秦考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湖南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现在除汉族外,尚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60659754人,其中少数民族为4813348人,占8%强。湖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湘西北、湘西、湘西南和湘南,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大唐市、湘西自治州、怀化、邵阳、郴州和零陵地区。各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13,(5):51-53
正遗产发现地:麻阳苗族自治县花灯戏,是湖南地方小戏剧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在湖南,它主要包括以平江为代表的湘北花灯戏、以嘉禾为代表的湘南花灯戏和以麻阳为代表的湘西花灯戏。湘西花灯戏的前身是"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湘西花灯戏首先出现在今麻阳、凤凰一带,后逐渐流传到整个湘西地域,并影响邻近的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的  相似文献   

8.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零陵地区被列为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党和国家的关怀,为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提供了机遇,也对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零陵是湘南瑶族的主要居住地。全区11个县(市)、375个乡(镇),其中,1个自治县、22个民族乡。全区总人口5106812人,其中,少数民族373585人,占总人口的7.3%。在少数民族中,有瑶族354096人,壮族14736人,其他民族2142人。全区土地总面积3364万亩,其中,民族地区土地总面积882.74万亩,占总面积的26.24%。从长远的战略眼光看,我区经济的后劲和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状况。办试验区四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给了我们许多特殊政策,全区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  相似文献   

9.
宁远瑶族     
地处湘南九嶷山下的宁远县,全县现有18个少数民族,16000多人,绝大多数是瑶族。宁远瑶族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由黄河流域越江南下,进居江南广大地区。始称南蛮。经过南北朝大动荡,大迁徙,崇信盘瓠的蛮人部落,逐渐徙入南岭一带,至隋唐,逐步形成瑶族共同体。宋、元、明、清时期,湘南萌诸岭,九嶷山一带成为瑶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瑶族是个多难民族,世代受歧视,受欺侮,这里受  相似文献   

10.
今年已95岁高龄的谷子元同志,是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参加过湘南暴动,参与组建湘粤地下党组织,担任过解放军湘南游击队司令员兼政委,后又任湘南工委书记迎接湖南和平解放,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解放后,他长期在湖南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委任职,为党的统战和民族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湖南是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群众大都居住在贫穷、闭塞的山区。作为省民委的主要领导,谷老在职期间一直关注、牵挂着这片土地,他下去调研、扶贫、办点,都选择在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11.
9月10日至22日,湖南省民委主持召开了省民族经济工作、城市民族工作考察座谈会。会议采取先看后议的方式,先后在常德、湘南州、怀化、邵阳等地、州、市所属的部分县(市)、乡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举行了以‘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景茂 《民族论坛》2009,(10):20-21
<正>江永县地处湘南边陲,全县总面积1540平方公里,总人口25.45万,有瑶、汉、壮、侗、苗等29个民族,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15.86万,占总人口的63.2%。现有源口、兰溪、千家峒、松柏等4个瑶族乡与110个瑶族  相似文献   

13.
湘南行随感     
刚刚结束了湘西的采访,又同民委的同志一起踏上了湘南的旅程。湘南处于南岭山地,是湖南省瑶族主要居住区。这里除瑶族聚居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外,从湘粤边境的骑田岭到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和越城岭,几乎每个县都杂散居着瑶族。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带的瑶族是有悠久历史的。据《梁书·张缵传》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傜蛮者,依山而居”。对这些瑶族,过去多被称为“过山瑶”,即以开垦山地和采用休耕轮作而得名。长期以来,他们顶风冒雨,披荆  相似文献   

14.
在《山法了义海论》的这部分内容中,笃补巴·西饶坚赞引用《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入楞伽经》《大般若经》和《大涅槃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阐释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内在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此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合理性和经典性。文章对笃补巴所引用的藏译佛教经论的话语与相应的汉译经论进行了比照和校勘,在此基础上分析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并从这些译文的思想与笃补巴对其诠释的内在互动中探究笃补巴对"他空见"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5.
空间结构是空间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存在于空间中的各个实体之间则表现出一种空间关系。空间拓扑关系是指物体之间的方位关系,具体表现是图形—背景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秩序是空间连续体,相互关联。湘南民居中的天井空间有着一套完整的表达空间关系的结构与空间秩序,在整体建筑空间布局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湘南民居天井空间进行空间结构与关系的多层次分析,以此探寻湘南传统民居天井空间对于空间设计表现借鉴的形式与空间设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明清易代之际,朝鲜李朝在武力威胁之下以清朝为宗主国,但其并不以清朝为中华正统而视之.对于蒙古人,李朝之恨甚于对于满人之恨,燕行录即充分体现出了对于蒙古人之极大鄙夷.归其原因:首先,在"满蒙联姻"中,李朝人视蒙古人为满清的"帮凶".其次,在信仰体系中,蒙古人藏传佛教信仰与李朝人儒教独尊之间存在冲突.再者,在华夷之辨观念中,向以"小中华"自居的李朝人视蒙古人为"夷"族.  相似文献   

17.
<正>郴州市北湖区大塘瑶族乡,有"湘南西藏"之称,现有人口4300余人,其中瑶胞90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大塘瑶族乡十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许可以作为伟大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谭峻 《民族论坛》2014,(6):28-31
正位于湘桂两省区交界处的江永县历史悠久,秦时建营浦县,唐时以境内永明岭定县名为永明县,直至上世纪50年代方改名为江永县。这里既有千年古村上甘棠,也有瑶族古都千家峒,还有那神秘瑶乡黄家村,永明大地上散布众多类似古村落,它们被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环绕,隐匿于青山碧水之间,铺就了一幅隽秀婀娜的湘南乡村风景画,让人步入其间,迷离陶醉。  相似文献   

19.
古代鄂川湘黔边区蜒人与岭南蜒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蜒人,时间跨度很长,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地域分布颇广,北抵长江三峡,西延云、贵,中有湘南,南及五岭。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同名为蜒的群体,其氏族渊源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并不相同。就其主要类别而言,可分为两大派系:一属魏晋南北朝时期川,鄂、湘、黔边区的蜒人;一属隋唐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的岭南蜒人。为便于叙述起见,于此拟以“南”、“北”二蜒名之。至于其他地方的蜒,本文不予涉及。  相似文献   

20.
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考察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一致性的音韵特点,并探讨这些相同点的形成原因及其时间,最后指出: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是不同时期汉族移民历史沉淀以及同当地土著民族互相影响的结果,至宋代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