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冀方 《新天地》2011,(12):473-474
“为了一切学生”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不歧视后进生,立足使每个孩子都成才。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时代大美育理念,从文明校园向文化校园建设转变,是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宏观上,将地方文化、城市文化融入职教文化,将使校园更有特色;微观上,强化院系、班级、宿舍文化“一系一品”“一专一品”“一班一品”“一舍一品”建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工业大学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活动,时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中强调和贯穿“肯定学生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青定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整合推进学生成长的各种教育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效应”这样几个原则,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分制的实施给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向本科生的“导师制”(TutorialSystem)应时而生。本科生导师制主要负责加强对学生选课和成才的指导,保证学分制教育模式活而不乱,真正达到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对于高校而言,素质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将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放在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上,要重新理解“成才”和“人人成才”的内涵,并建立包含培养方案、育人环境、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在内的促进学生“人人成才”的素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顾明远教授的素质教育思想受其"主客体统一论"的影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他主张促进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高度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倡导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强调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呼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顾教授的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促进了对这一重大而复杂的课题的深入探讨;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构架了总体规划,是我国教育理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所建构的全面素质教育思想体系,内容广泛而深刻,表现在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现代教育的新方针和全面构想;微观上,主张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国民素质的普及和提高;战略上,认为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之一;策略上,倡导教学改革,主张让学生生动、轻松、和谐地学习和发展。邓小平全面素质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本方针。一、“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石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8.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是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M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推行“以宿舍为单元的本科生导师制”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教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学术引导”等多方面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通过严把本科生导师选聘入口关,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规范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式,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来规范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良性运行,促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9.
对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应试教育”转入“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是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产生的,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崭新概念或教育模式,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过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是要转变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目标。尽管目前“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成熟,在教育理论界尚无定论,但仍不失为科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今天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这是当代国际教育思潮发展的趋势,是在我国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富国强民的根本,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是为使我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需要。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格研究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研究包含人格研究的基本对象和基本途径这两个问题。关于人格研究对象,当前主要涉及到全面的人格基本假设、多样化的人格研究范型和多成分的人格研究单元等三个层面。关于人格研究途径,当前主要表现为临床个案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三种人格研究取向的发展和综合运用,以及人格研究策略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格理论产生于罗马法,罗马法上的人格带有浓厚的身份性特点。近代民法抛弃了身份人格而强调人格之平等,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民法典的建构。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法提出了人格权概念并对其进行规定。从本质上来说,人格权乃是自然人基于伦理人格而享有的,在实定法中得以确认的自然权利,其应属于私权利范畴。  相似文献   

13.
人格权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其保护的是专属自然人人格所具有的那些伦理性要素,不能以同等含义适用于团体人格。团体人格是用作区分团体有无民法上独立主体地位的纯法律技术工具,既无社会政治性,亦无伦理性;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等权利无精神利益,实质上是一种财产权,不具有专属性,非为任何团体人格存在之必须,故法人无人格权。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格系统的人格培养问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认的人格系统 ,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针对人格系统各成分 (包括人格倾向、人格特征、自我意识 )的人格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分析金庸小说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就侠士人格、名士人格、政治人格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指出金庸小说区别于一般小说的文化品位.认为金庸小说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这方面.而那些无视其文化品位而对之进行粗暴的否定,以及简单的拔高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格权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篇的问题上,而忽视了人格权的基本问题研究。人格具有多种含义,人格权中的人格应该是指人格利益,人格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人格利益的权利,人格权是支配权、绝对权、非财产权。基于法理逻辑和制度安排的效果考虑,法人无人格权。另一方面,一般人格"权",其实也并非权利而是法益,不宜在立法规定所谓的一般人格"权"。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拥有多样性和谐人格的社会成员共生共荣的社会生态系统;和谐人格是和谐社会的人性基石,是健康的现代社会成员的实质所在,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逻辑起点.和谐人格是生命自然律动和自主意识调控交互作用的能动人格,是理性、需要和能力健全匹配的完整人格和自我特质突出而内洽的个性人格,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武装起来并遵循科学理念和规则去思考、定向和行动的科技人格,是自我的本然存在自觉参与、创造和享有现实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科学获取、积极展示、合理建构和充分享用物质、能量和信息,与外部生态环境和自身生态肌体协调创新的互动实践过程中持续生成的学习-协商-建构化开放性生态人格.和谐教育是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和谐人格的能动实践过程,是和谐人格与和谐社会生成,连接与转换的桥梁与基地.  相似文献   

18.
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设计各具特色。儒家以"君子"为其理想人格意象,以"仁"为其核心的道德价值和人格理想,以尚义崇仁,经邦治国,刚健有为,克己复礼为其人格特征;道家则以"真人"为其理想人格意象,以"道"为其核心价值和人格理想,以见素抱朴,超然物外,自然无为,逍遥游心为其人格特征。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可以合理借鉴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设定,既积极进取又能安时处顺,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人格障碍的含义及类型,人格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论证了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提出从防止人格障碍的形成和对人格障碍进行矫正两方面进行犯罪预防,探讨了精神分析疗法、行为主义疗法等矫正人格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按照自然法学派的观点,实际上是不存在所谓的"人格权"以及"一般人格权"概念的,人格权以及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出现是法律实证主义的杰作。一般人格权分歧在于它的客体存在与否。一般人格权的客体应定位为概括性的人格要素,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保持人格权的开放性与保证人格权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