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与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作为一种具有合理内核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促使我国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以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为指导,从重庆市情出发,探讨了四大经济区域、两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区划模式,提出从各经济区域和经济地带特点出发,采取不同对策,促使重庆各区域以至整个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把握全国经济有先有后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富裕和繁荣,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当前加快开发中西部地区时机已到,应制定积极的对策,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富民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一届中央集体又进一步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经济一定会迎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在邓小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中,关于东西部共同富裕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不仅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在时间上的延续,而且不断提出和实施的一系列开发西部及缩小地区差距的决策,更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全面继承。在此基础上,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要有新的思路。必须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用新的思路指导西部大开发,用新的政策措施、保障机制推进西部大开发,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在深刻思考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问题。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经济发展战略通盘构想中的两个大局,目的是使全国各族人民能够比较快地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就是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的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了关于妥善解决中央与地方、发展与稳定、速度与效益、先富与后富等矛盾问题的大政与方略,预见了中西部大开发的时间表,因而成为邓小平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是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战略手段与目标、“两个大局”为战略布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实践模式、系列政策为具体的措施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非均衡协调发展,其中,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推进方式,也是区域发展的近期目标,协调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一种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从建国之初便开始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先后经历了平衡布局、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三个发展战略时期.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又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思想.我国改革开放历经32周年之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回顾与评述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先沿海后内地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是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对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力扛九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初步形成了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在综合平衡中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为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与时俱进: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基本上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嬗变,既体现了作为发展战略必须具有的继承关系,反映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层不断总结区域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区域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地方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今天地方课程开发的弱势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既有课程体制上久积成弊,也有观念陈旧和市场经济熏染的功利主义心态,也有课程能力欠缺使然。所以,针对于此,应该从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明确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主体理念,完善师资培训体系,重视科研院所专家指导,建立地方资源库,建立地方课程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地方课程健康和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本文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点,提出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区域创新与宜昌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区域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分析了宜昌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各种优劣势 ,提出了宜昌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战略 ,为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层次的深入,高等教育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堂,定位不再局限于教书育人和学术交流的层面,同时背负着振兴民族经济的重大责任,作用也日显其重,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说,高等教育也是生产力。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富有活力的细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区域经济盛,整体国民经济盛;区域经济衰,整体国民经济衰。其作用不可小视。在探索如何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区域经济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法,加强与地方高等教育的合作就是一个有效途径。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毫不相干的平行关系,而是在一个大环境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地方高等教育就有了强大的物质支撑力和载体;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上去了,又能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上新台阶。通过这种良性互动两者将实现双赢。以南通作实证分析,提出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体系置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系统中进行考察,在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时空跨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依据阐明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结构体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维目标内容的联动“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对区域旅游产业目标进行测评的尺度———可能性、模糊度和置信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发展的。区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战略及其效应,提出现阶段采取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区域和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和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十一五”规划,文章提出把新疆作为单独的经济区,在正确定位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天山南坡次重心地带的重点发展实现全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人均第一产值、人均第二产值、人均第三产值、居民消费水平、人均财政收入、人均邮电总量、人均进出口总额。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1个省市(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归类分析,得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情况。  相似文献   

20.
区域发展理论思维脉络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历史走向 ,考察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发展过程 ,概述了农业区域发展理论 ,工业区域发展理论 ,中心地发展理论 ,区域产业关连发展理论 ,区域增长极理论 ,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 ,以及现代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系统地揭示了区域发展理论的思维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