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必然是一个法制现代化的社会,它不仅应具备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法律文化资源,尤其是民商法律文化资源。当前民商法律文化的匮乏是阻碍我国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法律文化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法律文化的特征与类型法律文化是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作为上层建筑,同样根源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社会,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法律文化的结构有两个层面:物质性的法律文化,它又称为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和精神性的法律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法律文化。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2.
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从经济学的角度,这些活动与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就构成产业。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同于一般产品和服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双重性: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意义性,而物质性不过是作为精神意义性的表现形式或说符号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方言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语言,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具有地域特征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城市的建设中,方言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的反映.方言民俗的保护和开发是文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化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将文化中无形的精神内容物质化,将文化的精神性与物质性完美地结合,并能够进行大量的复制和传播,适于在现代媒体环境下流通,由此,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需要将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官方引导与民间创作相结合,努力打造适应现代传播体系的文化精品.  相似文献   

5.
对见义勇为仅作道德评价是不够的,应强化对见义勇为的法律评价。然而,尽管我国目前的法律 对见义勇为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但仍存在着不足,所以,应完善立法,提高对见义勇为的物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6.
挖掘马克思本人的“共享”理念是当前共享理念研究的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哈特和奈格里的“共有”理论为之提供了独特视角,他们认为自然资源、物质性产品和非物质性产品等本应被共有的却被当前资本主义生命政治逻辑私有化.共有变私有阻碍共享,这一视角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共享”理论.马克思亦是从自然资源、物质性产品和非物质性产品三个方面的被私有化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对共享的阻碍.哈特和奈格里的“共有”理论实质是对马克思的“共享”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共享”理念对我国共享社会的建构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法律文化的观念之维及其中西方差异除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基于观念之维的法律文化观更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并理解法律文化的中西之分野、古今之脉络,进而致力于建设一种沿承自身传统同时指向现代法治目标的法律文化.因研究方法的宏大叙事,时空选择的非对应性,学界关于中西方法律文化差异的结论多有瑕疵.中西方的传统法律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以西方现代法律文化为标准来分析、评价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法治休戚相关的一系列观念与价值是现代法律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们所构成的法律文化保障法治得以实现,同时也只有法治才是引领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实现路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改革发展成果是指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公民和社会群体能够感受得到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利益的总和,其经济成果主要表现为九种利益形态.本文借鉴国外发展成果分享的基本作法,从总体思路、多维方式和具体措施三个角度探讨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实路径,并重点研究法律机制在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分享中的作用,从而提出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法律机制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9.
“文化工业”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资本与科技联姻,催生出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和复制技术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文化工业",文化开始了它的自我异化进程.20世纪后半叶,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这一进程大大加快,文化最终被资本所控制,成为其获取利润的重要工具.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消费时代",消费成了社会的最高利益和最终目的,人成了商品消费和无限膨胀的物欲追求的奴隶.事实上,每一种文明都包含两种基本组成部分,即物质性生产和精神性创造,"文化"便是超越物质性的思想性、精神性、艺术性的创造.当一种文明仅重视物质增长而忽视精神创造,甚至容忍精神性资源被物质欲望和需要所侵蚀,那么,这种文明将变得越来越粗俗,它的前途和命运也就值得忧虑了.  相似文献   

10.
建筑源于人类遮风避雨的实际需要,然而,建筑从来都是以物质性与精神性两方面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建筑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建筑装饰作为建筑的细部构件,成为建筑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建筑总是以自有的特性承载着装饰,装饰又以其特有的形式表现着深层的哲学、美学、艺术等多重文化的内涵.建筑和装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古成为一体,谱写着建筑辉煌灿烂的文化史诗.  相似文献   

11.
于茀 《文史哲》2002,(6):137-143
文学作品是作家创造的存在物 ,它的最外层载体是语言 ,从语言是一种物质存在的角度来说 ,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物性”。但是 ,“物性”不是它的本质 ,文学作品归根结底与精神相关 ,所以 ,以对待“物”的态度来对待文学作品是行不通的 ,过度的抽象分析甚至总结出模式和规则 ,是有悖精神原则和文学本性的。因此 ,如果作品存在方式理论走向机械的技术化分析 ,就必然陷入困境。中国传统文论为走出这种困境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的符号本体论鲜明地揭示了语言符号的施指受指二重性,并将处于对立关系中的施指和受指置于系统的制约之中,揭示了符号的系统属性和构成符号的施指和受指的系统属性,但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两重性做了纯粹关系的解释,让符号在符号间巨大的差别之网中找到抽象自我同时,消解了自身指物的本质特征,从而陷入自我的根本迷失。只有在肯定语言符号物质性的基础上,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两重性才真正担负起当代语言学的询问:语言为了自身的目的,选择、利用、协调了哪些物质性特征?——这才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符号学准则。  相似文献   

13.
张载和徐敬德分别是中国和朝鲜哲学史上气论哲学的重要代表。“气”是张徐二人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两人都强调气的物质性、对立统一性以及不灭性。然而张载的气学具有以义理为主的“四书学”特征,更侧重于物质性;徐敬德的气学则与道家哲学关系密切,含有更多的精神成分。在理气问题上,两者都主张理是气的内在属性,都使“理”凸现出伦理的色彩,但是在理的地位问题、理与气的结合程度以及对理的具体规定方面等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二人的气论哲学均显示出东亚气论哲学的泛生命性、泛伦理性、经验性和前逻辑性等特征,这既是其魅力之所在,又是中朝气论哲学发展滞后之根源。  相似文献   

14.
牛宏宝 《文史哲》2002,(1):60-65
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的构成力量和陈述逻辑与传统美学完全不同,它们之间经历了四个方面的转变:1.传统美学话语遵循身体劳作与物之物性之间“交互转让”的有机原则,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则诞生于主体对世界进行肢解和符号编码的历史语境;2.主体在现代美学话语构成中居主宰地位,并经历了由非理性主体霸道到被消解的转变;3.现代美学和艺术话语也经历了“语言学转向”,语言逐渐上升为美学和艺术的核心;4.传统“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的“美”已被现代主体的“显现”所形成的崇高、丑和荒诞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论产品设计的现代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华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1):150-152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由物质性的追求转向精神性、文化性的追求,人们选择产品的标准已不再是简单的功能物品,而是越来越多地渗透了审美的内涵。产品设计如何表现艺术性、高科技特征和人文色彩是设计师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朝鲜性理学的发展史上发生过诸多论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无极太极论辩”、“四端七情论辩”以及“人物性同异论辩”。各个时期的朝鲜性理学学者 ,围绕上述论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这些论辩的依次发生 ,又使朝鲜性理学走上了以心性论探讨为中心的哲学轨道。论辩的发生 ,同时也反映了朝鲜性理学学者们所具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对法律的规范性研究和科学性研究都忽略了法现象具备"公设人为"、"人化自然"的特征。法学研究既不能仅从内部对规范进行结构与逻辑分析,也不能断然取消对法现象的价值评判。具备物性的法律制度是一个事实,但也是可由人们按照法理念来塑造或修正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借鉴和吸收人类有益的文化成果,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客观物质性、阶级性和群众性以及文化先进性,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提出科学的理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处理好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使社会主义沿着科学、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9.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作为当代影响较大的三大价值—价格理论体系之一 ,与新古典派相反 ,它强调客观性、物质性和一般均衡性 ;应肯定其把资本按照价值转移方式的不同区分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 ,以及对固定资本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阐述。同时 ,与马克思的价值、资本有机构成、生产价格以及固定资本等基本理论相比较 ,斯拉法的理论远不如马克思理论科学、深刻、系统和全面。所以 ,对某些西方学者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试图用斯拉法的价格理论取代马克思的价值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错误 ,应予以评判  相似文献   

20.
科西克的真理观主要是在马克思实践观点和存在主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来的.他在把人理解为实践的、生成的存在的前提下,提出了真理的生成论观点,对真理的生成特性和生成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把实践区分为革命批判的实践和直接功利主义的、拜物教的实践,对资本主义社会伪具体世界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尽管由于受存在主义思维方法的影响,科西克无法真正实现对世界二元分裂的批判和超越,但他关于人的生成和真理生成的观点,对我们摆脱传统认识论思维方式的影响,还是具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