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周新城 《中华魂》2012,(15):58-61
苏联亡党亡国已经20年了,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大的悲剧留下了许多沉痛的教训。本文想就苏联演变过程中的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它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苏联在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失误,从而引发了知识分子的背离,加速了苏联的解体。我们要汲取苏联的教训,围绕中心工作,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实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七七年就明确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并提出要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关心和爱护知知分子。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确实有了一定的变化。尽管如  相似文献   

4.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社会科学中用于评述某一社会内人们日常生活的条件和特点的一种概念。生活方式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例如,人们常常说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在该社会经济形态内部,某一阶级、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生活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体育生活方式是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时,人们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采纳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表明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是行使人的基本权利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6.
佚名 《社区》2010,(2):52-52
一、不插电生活 “不插电生活”是指断绝现有的通信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周末怎样“不插电” 1.早晨起来,不吃微波炉食品,给自己煮一锅白米粥配小咸菜。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的消闲方式,说到底,就是他对生活的选择。今天,我们在生活方式上有越来越大的选择余地,可以在20岁、40岁或60岁时,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年轻”或“年老”;同样,在今天这个年代,我们对于自己愿意接受并有所体验的生活哲学也有了较多的选择。——卡普兰  相似文献   

8.
葛西善藏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私小说作家,其创作生涯贯穿日本的大正时代,他不仅继承了日本传统的文学理念"真"与"物哀",并且在创作中融入自己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态度,对后世的私小说作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葛西善藏以自身为原型,主要围绕日本大正时代知识分子的实际生活与内在心理进行描写。葛西善藏塑造的知识分子在艺术、家庭与情感的世界面前选择了封闭的消极方式,正是这些人物形象所置身的社会环境、所具备的传统因子以及所持有的危机感,使得葛西善藏成为了日本破灭型私小说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提高生活质量与改变思想观念入手进行了研究性的探索 ,以唤起人们重视 ,关注自己的身体 ,珍惜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人类有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丰富的物质供应,而且比别的任何种类的动物都具有较大的传统持续性,这是很平常的事。而且人所周知,这些都是从一种社会群体变成另一种社会群体的情况,其他任何别的种类的动物都不具备这一特征,全人类在行为上几乎是相同的。“文化”一词是用来指这些现象的两个方面:复杂社会生活方式一般能力,和独特的地区差异。文化变异(cultural variation)文化变异的根据是人脑的创造官能和想象力:一个人几乎能构想所有的行为方式,或解释人类的生活方  相似文献   

11.
在莫尔描述的乌托邦社会中,人们具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生死问题上,人们采取“安乐死”的态度;乌托邦生活方式的总体原则是快乐;乌托邦社会的生活十分强调集体性。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个性和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是:(1)通过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精神和物质需要;(2)从事不同工作的劳动者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逐渐缩小;(3)个人和社会的利益高度一致,充分认识个人劳动的社会价值;(4)继承人类各种文化遗产;(5)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3.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条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成员的经济活动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对于形成、发展和完善生活方式起着决定作用。社会成员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个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人们总是在已有的文化模式中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生活方式的本身就是文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人民在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居住、交往、婚恋、家庭等特殊的生活方式。侗族生活方式既是该民族群体传统文化的体现;又是适应和认识环境的结果,蕴含着侗民族独特个性、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5.
对于马克思来说,“自由意识的活动”与“人类共同的社会性”是人类的典型性格,人类史被认为是通过歪曲和颠倒这一本性而逐步成熟起来的过程。现代生活方式所面临的危机反映了这种妨碍、歪曲和颠倒人类本性实现的情形。在当代,要实现人类的本性,就必须把它从各种各样的颠倒和歪曲中解放出来。伊利奇认为,现代是产业生产方式的垄断陷入危机的时代,作为克服这种危机的对策,他提出了向“人们愉快交往”的社会进行“政治性转变”的主张。新的生活方式以实现和平环境中的生存权利为首,具有七项基本原则,要实现它们就必须进行实际的技术的选择和革新。  相似文献   

16.
17.
朔伊希教授系联邦德国科隆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联邦德国社会学学会现任会长,联合国派驻维也纳的社会学代表,于今年6月应邀来上海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访问。本文是6月12日他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所作的演讲。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生活方式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适和对生活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生活方式指标体系 ,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监测和引导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生活方式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客观指标、主观指标、行为指标三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19.
1985年2月,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社会科学学部举行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研究问题。学部主席费多谢耶夫院士致了开幕词。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伊凡诺夫作了主要报告,专门讲了全苏研究生活方式第一阶段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低碳生活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今天,针对"物本"至上的道德主体物化,利益至上的人际关系物化,"符号意义"至上的审美感官物化,享乐至上的家庭生活物化等生活异化现象,从伦理学角度来反思,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使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身心均衡发展的低碳生活极大地普及,以实现人和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