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中韩文学史上,《金鳌新话》和《剪灯新话》两部小说集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又有不同的传承,享有不同地位.二者相比,《金鳌新话》对《剪灯新话》既有借鉴又有创新.《金鳌新话》在描写爱情、书写社会政治以及追忆历史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剪灯新话》的不同意趣,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反映了朝鲜李朝前期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左传》不仅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优秀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人物描写精彩绝伦,深得人们赞扬。郑庄公与楚庄王是《左传》浓墨重彩着意刻画的代表人物,作者在刻画他们时,既写出了其极其相似的成功之道,又突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质——郑庄公极具开创性,楚庄王富有继承性。这种描述既符合历史真实,又带有作者鲜明的思想立场;既给读者以历史的沉思,又给读者以文学的愉悦。  相似文献   

3.
李退溪的太极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退溪(1501—1570)是十六世纪朝鲜李朝时期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太极说上,他既反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论,也反对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论,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性质。 “太极”这一哲学范畴,最早是由战国末年《易传》作者提出来的。所谓“《易》有  相似文献   

4.
大明帝国招谕杨木荅兀一事,经历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时当朝鲜李朝世宗朝,前后长达十一年。它涉及明廷与朝鲜李朝,以及建州女真诸方关系。在这次事件中,建州女真又一次遭受严重伤亡,最后一大批建州女真人冒着生命危险,倾家荡产,几经周折才逃出世代居住的故土──斡木河以东图们江以南的广阔土地,留居下来的建州女真人已不复独立存在,渐被融合。这是建州女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杨木荅兀本为内迁开原的女真人,三万卫千户。由于不堪忍受辽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王雄的“生事虐害”,与明廷关系决裂,掠夺开原之后,率部出走。事情…  相似文献   

5.
《学·知·行》是作者学习理论、深入实际、开展工作、取得成绩的结晶。它既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地贯彻党的实事求是路线,坚持不懈地抓党建,为实现茂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而努力的历程和贡献;又闪现出明亮的理论光华。  相似文献   

6.
姜诚 《理论界》2013,(7):126-128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是我国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小说是作者罗贯中根据史书《三国志》所载史料加工而成的。史书《三国志》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张飞这一人物突出的性格特点都有描述,通过简要对比分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两个文本,发现作者罗贯中在塑造张飞这一人物形象时,既有依据史书,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又有通过艺术虚构和想象,反映艺术真实的一面。小说《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和命运结局之间有一定因果关系,揭示了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志》中的史实进行艺术加工,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奇名篇,《桃花扇》在创作中既承袭了传奇创作传统,又别具匠心,另辟蹊径,以角色叙述者、多声部叙事、时间的扭曲等多种叙事手段将历史真实与传奇元素相结合,既营造出历史的真实感,凸显了作者征实尚史的创作观念,又显现出清代文人传奇的叙事追求与主体意识,为后世传奇创作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8.
韩国新近出版的《吏文》一书,是李朝与中国明 代朝廷之间往来文书的选编本。这些文 书大量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因而保存了许多明代真实的语言资料。这不仅为研究明代语言提 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可以由此判定《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成书年代,看出明代人对 宋元话本的整理加工情况。  相似文献   

9.
朝鲜李朝在中国保存下来的档案文书弥足珍贵。李朝《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是朝鲜为了迎接和接待明朝使臣,特设临时性专门机构都监都厅所遗的档案文书。这份朝鲜光海君朝两度接待明朝使臣的簿册档案,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起自明万历三十六年至万历三十七年(1608—1609年,朝鲜宣祖四十一年至光海君元年),下部分自明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元年(1620—1621年,光海君十二年至十三年),为我们提供了中朝关系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大部分内容为《明实录》、《李朝实录》所未载,记录了当时中朝外交的历史真相,反映了明朝与后金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朝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说故事所讲述的人物与事件,都是对历史真实的忠实记录;然而我们重新去阅读有关史料,却又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疑点问题:是《铁道游击队》营造了"鲁南铁道大队"的光荣战史,而不是"鲁南铁道大队"成就了《铁道游击队》的艺术辉煌!在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之间,是艺术拯救了历史并使其具有了"真实"性,它生动地反映了红色经典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养老”·“教养”·儒家“教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以往一些论著已经注意到"教养"这一说法的出现与上古中国庠序中的"养老"有关联,但对这"养老"的具体内涵的解释却并不准确。文章对"养老"的内涵重新作了分辨,并进而考察了先秦儒家在春秋战国之际对"教养"内涵的改造,从而找出了"教养"之所以后来与人的人格修养关联在一起的人文逻辑线索。通过对"教养"原意的追溯,论文揭示了先秦儒家教化的独特品格与其对于人的生命成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周世中 《文史哲》2003,(4):97-98
我国法理学直接来源于苏联的法理学 ,间接秉承着欧陆法理学传统。该传统在以往的特点是特别关注法律的“宏大”问题。 2 0世纪以来 ,欧陆法理学明显出现的对司法中微观问题的系统论述 ,并未在我们这里得到回应。只是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司法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司法在法治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日显 ,我们才开始关注司法并同时关注欧陆和英美关于司法的理论。尽管如此 ,我们对于司法中法理学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 ,还没有引起法理学界的共同关注。这就需要我们不失时机地将法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放到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之“微观论证”上来。本组笔谈的目的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8.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19.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永中 《江汉论坛》2008,1(2):119-121
本文从封面、插图的角度考察<新青年>杂志"人"的视像的演变.文章认为,<新青年>杂志早期注重个人视像的建构,后期倾向于以底层阶级或革命阶级为代表的人民视像的营造.视像话语变化与文化思潮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