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斌 《职业》2006,(1):40
朱德庸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潘石屹是京城房地产大 王,这两个人似乎“八杆子打不着”。但是两人不仅在一起“论 剑”,还为宣传普及劳动法作过一次贡献。这是怎么一回事 呢? 《关于上班这件事》出版之后,北京一家网站请来这 两位名人和网友们一起切磋“关于上班这件事”,两人聊到  相似文献   

2.
刊中刊     
《中外书摘》2010,(7):93-94
薄熙来策划“读点经典”累计发行突破700万册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和具体指导的“读点经典”丛书迄今在全国累计发行突破700万册。丛书自2008年12月起出版,在全国首创每月一辑出版形式,每辑定价仅6元,现已出版16辑。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进入长寿时代的今天,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对西安、宝鸡、成阳、渭南等11个市区,近年来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分析的60例案例中.涉及到的老年人有72人,其中男性38人,占53%,女性34人,占47%,年龄最小的有56岁,最大的83岁,平均年龄仅为62岁,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相差8.5岁。调查表明,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是危害老年人健康长寿的无情杀手。老年人要获得健康长寿,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生活条件,健康的家庭社会环境,健康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生命在于运动”新议梁斌“生命在于运动”,可谓至理名言。但是,什么样的运动,才能有益于健康呢?最近,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了50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短。这到底是为什么?最...  相似文献   

5.
光明 《老年世界》2010,(4):37-37
健康长寿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但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健康和长寿?这确实又是每个人不大清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出版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推出了两本新著:《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和《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这两本书是中国外文局承担的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列入了2006年中国外文局外宣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7.
月月 《老人天地》2010,(5):37-37
我国人均寿命73岁,而日本却是85岁。众所周知.日本人在二战后有着严重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高压的生活节奏,所以很多人断定这些日本人将活不过65岁!那么,是什么让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长寿国”?  相似文献   

8.
刊中刊     
《中外书摘》2011,(2):93-93
新鲜事 1960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册。这是2010年12月14日在解放军出版社“纪念《星火燎原》丛书出版发行50周年”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在新中国出版史上,《星火燎原》是唯一一部由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530余位开国元勋撰写的大型革命史料丛书。  相似文献   

9.
失眠=毁容     
乍一看上面这个题目,你可能会吓一跳,至于吗?不就是睡不好觉吗?咋和毁容相提并论呢?
  “眼睛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从这句经典的小品语言里,我们可以看出,人是离不开睡眠的。尽管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但能否睡个好觉,还真是一门大大的学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推算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自然系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寿命系数是5至7年。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等于:生长期(年)×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是25年,由此得出人的寿命是125至175年。  相似文献   

11.
有句古话这样说道:“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千步走,药铺不用找。”这是在说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勤于动脚、动腿,要经常活动,使腿脚的经络畅通。  相似文献   

12.
人的寿命有多长 目前,关于人类自然年龄的推算有三种学说。 第一种:“自然系数”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寿命系数是5至7年。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等于:生长期(年)×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是25年,由此得出人的寿命是125至175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18愚人节这天,王志文牵手新娘低调地举行了婚礼,吸引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这个素有“花心王老五”之称的男人,更因“口香糖事件”、“芬妮事件”、“戏霸事件”让入领略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那么他是什么时候谈的恋爱?新娘是谁?比这更让人关注的是,这个难以合作的“浪子”,是如何经营爱情并顺利步入婚姻殿堂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愉悦的情绪、快乐的心态是使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而真正的快乐不是外界给予的,只有自己创造的快乐,才是深层的、永久的、稳固的,才能使人终身受益。可见,快乐是智者的人生观。那么,怎样创造并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健康愉快地过好每一天呢?不妨从以下“八不”中汲取养料,修养身心。  相似文献   

15.
人生与交际     
郭良原,1955隼生,湖北天门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编辑、记者、主编。现为《深圳周刊》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著有诗集《男中音》、《泅渡者》,编选。主编。参编各类书籍十余种出版我曾在1992年编了一套“妙语互赠”丛书,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其中有一本就是《交际妙语互赠》。《交际妙语互赠》这本书里收录的都是古今中外名人关于交际的言谈,即所谓名言。至今我还记得书中诸如“真正的朋友应该让人像对母亲那样的信赖”、“只有当一个朋友才能得到一个…  相似文献   

16.
幽你一默     
怎么知道是醉了呢?有两个喝得酩酊大醉的男士让警察抓走了。“警官先生,”有人问,“您怎么知道他们醉了?”“他们中的一个人在扔钞票。”“警官先生,那另一个人呢?”“他把钞票捡起来,又交还给那个人。”为嘛不结婚呢?“皮尔,你不是很喜欢女人吗,那你干吗不结婚呢?”“托穆,难道喜欢鲜花的人,就都得成为园丁吗?”(阎树声译)总得有人留下丈夫在看晚报,当他读完一篇题为《女子的寿命比男人长》的文章,便问妻子:“我真不知道为什么男人要先走一步?”妻子解释道:“总得有人留下来收拾衣服吧!”当财政部长新郎:“亲爱的,…  相似文献   

17.
美之美 《老年世界》2010,(18):34-34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丢失”健康:有的人得了糖尿病,有的人得了心脏病,有的人得了癌症,而且还扩散了,还有的人直接被医生告知,你能活1~2个月了……这些由于身体不健康造成的恶果,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于是,健康成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各种“保健”、“养生”方法应运而生。说健康长寿的,论保健养生的,在我们周围无处不见。但是,谁又能把健康说清楚呢?就算西医把细胞都研究到了,  相似文献   

18.
阿珍 《当代老年》2009,(4):42-42
59岁,这个即将退休颐养天年的年龄,却成为许多男人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为何在这个岁数,诸多疾病突然袭来?怎样才能安全度过这道坎,做到健康长寿呢?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什么是“社会”?怎样分析和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目的又是什么?人们能否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本来面目?“社会”真正面目的辨别标准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自建立以来就面临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其解答的立场和观点,将最终决定社会研究的性质及其采取的基本方法。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不但将决定社会科学的命运及任务,  相似文献   

20.
《华夏少年》2007,(5):89-90
同学们,看了下边这篇作文,你“哈哈”了几次?能否填写在下边的表格里?并写清why?(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