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亲情通道]女儿已成人游俊今天是女儿晨晨的十八岁生日。她久久注视着蛋糕上的蜡烛,表情十分凝重。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晨晨吹灭了蜡烛,又将另一盒磁带插进音响,放起了(烛光里的妈妈)。她搂着妻的脖子深情地说:“妈妈,这是我心中的歌。”妻的脸上漾起了...  相似文献   

2.
理想生活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我愿意说说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一想起它我就肯努力去做一些事。 我不妨反着说,理想生活不能有哪些:一是不能老是负债,二是不能老是求人,三是不能安于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之中。  相似文献   

3.
东北大花布色彩浓烈的图案在中国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儿时的记忆。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床这样的被面,在农村尤为盛行。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人们眼中极为乡土的一个代表。东北大花布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款经久不衰的布料了。  相似文献   

4.
晨间音乐会     
早晨的阳光像一朵金橙色的绸花,扎在了女儿小红枣的头顶上。她站在阳台上,脚下垫了一块粉红色小花形状的卡通泡沫垫子,手里抱着一个黄色的天线宝宝,一跳一跳地冲我招手:"妈妈快来!音乐会要开始啦!""好,我先买个票啊!"我放下手中洗了一半的衣服,冲正在拖地的先生招招手,他很配合地放下拖把,从桌上拿起一叠浅绿的便笺纸,大声说":小红枣个人音乐会,票价100元。"  相似文献   

5.
女儿朵朵在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我非常想念她。多亏我这个老太太也赶了个时髦———会电脑,想念她的时候发个“伊妹儿”(电子邮件)也就解了思念之苦。我会电脑,得感谢女儿,几年前她还在北京工作时就要我学电脑。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和音乐教师,而且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女儿决心大,坚持要我学。她说:“妈,你不是常常提醒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要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吗?我现在马上去学开车,您就学电脑,好吗?”“我又不是年轻人。”我找理由宽慰自己。她调皮地说:“妈妈,您…  相似文献   

6.
父亲将她制造成“天才少女”1981年12月18日凌晨,徐露露降生在江苏省铜山县一个偏僻的小镇上。父亲徐开林是镇中心小学校长,母亲是一名幼儿教师。徐开林年轻时曾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痛失了去北京深造的机会,这成了他一块永远不能释怀的伤疤。怀才不遇的他,将自己毕生的理想全都寄托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徐露露才刚刚学着说话,徐开林就煞费苦心地教她背古诗,记英语单词。等到她两岁的生日一过完,徐开林更是郑重其事地在自家客厅里挂上了一块小黑板,像模像样地给女儿开始了正规教育。他常常对别人说:“我要在我…  相似文献   

7.
把生病的女儿送到学校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生了病,女儿也不愿意在家里休息?为什么女儿觉得待在家里没意思? 我想起前一天,去给女儿请假的情景。 那天,我把女儿得了支气管炎的事跟班主任王老师说了一下,王老师关切地说:“这波流感很厉害,明天还是让孩子歇一天吧,要不发起烧来,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8.
女儿,原你有一个亮丽的人生晚枫一声清亮的啼哭,在1993年9月6日那个落着雨的午后传来,三十岁的我妻然发现:在送走了14个军旅春秋后。今天,我作了父亲。父亲,该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是从今便有了把女儿连同女儿的咯咯笑声,用一双握过枪与子弹的大手一起举向...  相似文献   

9.
做一次孩子     
做一次孩子,实在是福分。这曾是我在一篇小品文里说过的一位看过文章的孩子歪着小脑瓜问我:是福分?我笑了。这倒使我想起苏轼的话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许是那孩子正处在孩提的当口,所以才会如此地发问吧。我和那孩子大有不同的是,每每做一次孩子,后能觉得有恬适跑来,让我和美。当春天里,小雨点们急急地跑来敲着窗口时.就有一首儿童诗打心底响着: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那是我孩提时在课文里学到的。这么多年了,还这么真切。这些都是不经意中才有的。其实,我真真地是把这当作一…  相似文献   

10.
老婆脾气大,沾火就着。女儿紧随母性,也是个火药筒。炸药和雷管绑到一块,说不准哪儿就会炸。所以,我们家经常是硝烟弥漫,唾沫星子横飞。当然了,口水大战的双方是我那暴妻和暴妻的传人烈女,我是维和部队光杆司令。  相似文献   

11.
1997年,我爱上了殷惠笙。 爱上他,是我的劫数。因为殷惠笙是个已婚男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他的妻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像他的大姐。30岁的女人怎么会老成这样?我不能理解,因为我才22岁,殷惠笙搂着我的腰说.“莫小离,你是我的一粒水蜜桃。”我喜欢他叫我水蜜桃。缠在他身体上的时候我问他:“你老婆叫什么桃?核桃吧?”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有女儿的家庭,或多或少都要经历这样的剥离之痛。有一种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像文人对自己的稿子,什么缺点自己明白,又不愿意真的被发现、被指出。有一种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像收藏家对自己的藏品,明明已经易主,还整日惦记,生怕被别人委屈了。还有一种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像发明家对自己的专利,绝不允许别人共享,当然,你偷着用可以,对不起,别让我看见。碰巧,身边不少这样的爸爸,或者说不少其中的女儿。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说她爸爸总是不停地向她老公确认,女儿是不是脾气不好,家务也做不好。好像生怕自己的产品得不到认可似的,要不停地回访,让人填写口头意见簿。如果女婿表示包  相似文献   

13.
刘希 《老年世界》2013,(1):16-17
莫言的女儿这样评价父亲:“父亲有点像冰箱里的灯,你不知道它一直都在工作,等你打开门的时候,才知道它一直都亮着。我的父亲就是这样,默默地疼爱着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那个老父亲。  相似文献   

14.
我常跟妻子开玩笑说:“我们这个‘班子’已经连任六届,整整18年了,我看也该换换届。”她没好气地回答我:“你别想得美,就是到阴曹地府我也要缠着你。”“这,我就感到不可思议了。就我这么一个长得又丑、人又懒且没有什么本事的男人,有什么魅力如此吸引着你?”“我说不清楚,只是觉得还划得来。”妻说。是啊,回过头去想想,这十几年我俩还从没有大吵过,更没有打过架。虽然一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也没有因钱的问题争论不休。偶尔飘过几朵薄薄的云霭,反倒增添了几分旖旎。“划得来”,一句多么朴素的话语,但却道出了人与人相处最起…  相似文献   

15.
王忠范 《老年世界》2008,(24):15-15
星期日,阳光灿烂,很温暖。女儿和儿子两家人不约而同地来了。这种欢聚自然是我们家独有的节日。女儿撒娇般站在我和老伴的面前:“老爸老妈,请接收礼物!”我正想说平白无故送啥礼时,儿媳妇和女婿都恭恭敬敬地捧出新手机,分别献给了老伴和我。女婿把我拉到里间,教我拨通了老伴的手机,老夫老妻便连线对话了,引起满家的笑声。  相似文献   

16.
你好!我想用不着称呼什么,你一看笔迹就会知道写信者是谁?你会纳闷:该了断的早已了断,还写什么信?这对你确实有些突然,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已经悄悄跟踪了你十几天。我见你出来进去仍是一个人带着我们的娟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那大,我站在马路对面看见娟娟立在幼儿园大门口。你俯下身在她冻得通红的小脸上亲了一下,女儿很不情愿地进去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喊:“爸爸,早点儿来接我─—”女儿清脆的童声被呼啸的狂风撕扯成无数个滚动的音符撞击着我的耳膜……我哭了。泪眼朦胧中,我看见你向女儿挥了挥手,骑上车走了。肆虐的…  相似文献   

17.
别让爱下岗     
我和妻刚度完新婚蜜月,就收到单位减员下岗的通知,一下子我由新婚的欣喜坠入到无底的沮丧之中,这不仅仅是生活危机问题,还使我无颜面对妻一家人。因为我和妻恋爱到结婚,她家人一直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说我单位不好,随时有可能面临下岗的危机,他们不愿意让妻跟着生活无着落的我一起过日子。 如今,下岗通知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有我的名字,我仿佛步入穷途末路。接到通知后,我没有径直回家,而是一人坐到小吃摊,点了一盘花生米,喝起闷酒来,直喝得头脑发涨,才醉熏熏起身回家。推开家门,妻不在,我不停地重复着醉酒话:“我下岗…  相似文献   

18.
都市里人际的逼仄,物欲的膨胀,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人间的温情,越是如此,我们越是希望能拥有一个有情的世界,可是许多人只是坐等外界的赠予,最终自己的内心缠满了失望的苦藤,成了冷漠、无情的荒野。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为自己营造一个有情的世界,或许就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是一位母亲的话给了我启示。有一天,她正与我们聊得起劲,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站起来就要走,看着我们惊异的目光,便告诉我们说外出旅游的女儿就要回到家了,赶着回去做些可口的饭菜。这种母爱固然常见,可让我感动的是她接着说,女儿已经16岁了,等女儿…  相似文献   

19.
居家笔记     
贾平凹先生说:“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写作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家庭刚好组合十年,女儿已年满9岁。老了的爱情是满天的夕阳红,映照着一个个平淡而安详的日子。 鲜花牛粪 太太嫁给我时,有人感慨万千:“又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太太以为此话甚妙,就像背诵名人名言一样说给我听。 我说:“这鲜花找对了地方,牛粪多有营养,若插在花瓶里,很快就枯萎了。” 血型歧视 上门找我吃酒的人是被分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规格的招待,而划分等级的依据是血型。 B型血的人来了,礼们…  相似文献   

20.
戒舞     
时下舞风大盛,仅我们小城就遍地起舞不下三、四十家舞厅。无论“大款”、“上班族”、大中小学生,还是“打工仔”、“小芳”之流都下池“潇洒舞一回”,我们家亦无例外。每到周末,妻和我带着女儿一起悠然惬意地欣赏音乐,一家三口同唱一首卡拉OK,一同跳起“家庭交谊舞”,在温馨、和谐的情调中,不失为一种精神享受,但是有关我们家“戒舞”的事,恐怕鲜为人知。这是半年前的事,那天妻郑重其事地宣布:严禁家庭成员再踏入舞池半步。若我违犯,妻对我的“奖励”是:1、所得稿费全部“捐款”用于“家庭慈善”。2、妻晚上则和女儿“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