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温克是北方一个传统的狩猎民族。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狩猎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和知识,而且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狩猎方式和技巧。这些狩猎方式经过累世传承并不断完善,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传统,而且使鄂温克民族的狩猎生产技术发展得相当完备,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本文谈及的传统狩猎方式是指枪支传入之前的主要猎捕方法和技术,而有些传统狩猎方式在枪支传入后仍然使用,还不断显示出它的实用价值。集体围猎,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狩猎方式之一。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征服自然的能力严重不足,要想仅靠…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其文化也是如此。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创造的文化,处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就有着不同阶段的文化。作为处在狩猎与农耕并存的历史阶段上的墨脱门巴族,在他们的文化中就有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即狩猎文化和农耕文化。尽管今天门巴族已经进入广泛使用铁制农具的农耕时代,但狩猎文化仍与农耕文化并存,这也许是封闭原始的文化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作为传统的狩猎文化  相似文献   

3.
狩猎经济是蒙古族传统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蒙古族狩猎经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直到20世纪中叶,蒙古族从未中断过狩猎生产。狩猎经济的长期存在,对蒙古族的经济结构、政治、军事、法律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为...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族狩猎业考述谷文双马国利在达斡尔族传统的经济体系中,狩猎业始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狩猎经济的长期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牧业生产之不足,而且对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族语言等均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达斡尔族狩猎...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形成采集狩猎的生计方式和独特的传统生态观。其生态观保留着适应山林生活、满足狩猎生产需要、根植于原始信仰的特点,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6.
滑雪板既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的主要雪上交通工具,也是狩猎工具之一,在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滑雪板狩猎是北方渔猎民族冬季狩猎生产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的狩猎手段,广泛存在于各民族中,自古以来,绵延不绝,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滑雪狩猎文化和一条滑雪狩猎文化带。这条滑雪狩猎文化带从东北的长白山(白云峰以北)开始一直向北,包括大小兴安岭,最后沿着蒙古高原的北部延伸到阿尔泰山脉。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凝固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上的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狩猎岩画的产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民族尚武精神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狩猎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原始人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当他们狩猎归来以后,为了庆贺胜利或表现心中的喜悦,便模拟动物而舞动。模拟动物的舞蹈应是人类最早的舞蹈品种之一,也是人类早期的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生产活动要靠动作,为协同动作便逐渐产生了语言。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有了人的脑髓,便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人们根据在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粗浅的自然知识,创作出反映自己劳动生  相似文献   

9.
(一)狩猎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经济部门之一,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后随着弓箭的发明和使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因为有了弓矢,猎物便成了日常的食物,而打猎也成了正常的劳动部尸弓之一。”狩猎业的发展,给人类祖先开辟了广阔的活动领域和新的食物来源。肉食的增加对人类本身的发展曾起了重大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狩猎业逐渐被新兴的畜牧业或农业所代替,在很多民族中已绝迹,只有在条件适宜的个别地区和民族中,  相似文献   

10.
唐兰冬 《中国民族》2008,(10):61-62
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民族博物馆馆藏黎族狩猎工具为基础,结合古籍文献、田野调查资料、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博物馆赴海南岛进行文物征集的有关材料,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有关方法对黎族狩猎工具的演变、狩猎方式、分配方式进行阐述,继而分析、探讨与狩猎相关的社会活动及习俗、与黎族宗教的关系以及狩猎文化的社会功能,力图真实、客观地揭示狩猎文化曾在黎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饲养驯鹿谋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在狩猎驯鹿和使用驯鹿以及饲养驯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而独具风格的驯鹿文化。我们拟从人类文化学与民族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这一特殊族群的驯鹿文化形态进行客观实在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鄂伦春人结合自身的地域、民族和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了独具狩猎民族特色的行为禁忌,涵盖狩猎生产、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以及社会道德等诸多层面;鄂伦春族禁忌的形成发展,不但对该民族维持正常的狩猎生产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促进作用,而且对该民族社会的有序发展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有重要启...  相似文献   

13.
东北少数民族狩猎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少数民族狩猎舞金宝忱舞蹈是循着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狩猎舞是舞蹈艺术的一个种类,也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一个组成部分,透过狩猎舞蹈动作、部份地再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各族人民的狩猎生活。一、狩猎舞蹈的起源劳动既是一切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舞蹈艺术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从全人类的立场出发,我认为二十世纪是经历了巨大变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人类大飞跃的时代。在二十世纪或是近一百年来的历史中,人类发生了相当于以前一百万年的历史变化。例如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人类学上,作为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很早以前就有狩猎、畜牧、农耕等类型。其中狩猎生活是人类史上旧石器时代以来最典型的生活方式之一,但二十世纪大体上已从地球上消失了。目前,剩下的狩猎民族只有南非卡拉哈里沙漠地区的布须曼人及北极地区的爱斯基  相似文献   

15.
论藏民族传统文化与西藏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藏传统文化的特质所谓传统文化,主要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创造的由知识、信仰、哲学、法律、道德、艺术、风俗习惯等组成的具有继承活性的观念形态,是处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人直接或间接、自觉或自发地为适应和改造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结果。文化是一种精神产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恩格斯曾认为,在精神生产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各个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毛泽东则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文化理念与人类永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采集狩猎、"产食革命"和工业革命三个阶段,它们都体现了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特别是工业革命阶段,由于受西方文化理念影响,整个社会表现为发展与破坏并存.人类跟环境之间的长久相互关键在于人类的文化理念,它不仅对本民族而且对邻居的民族甚至对人类永续发展的前景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鄂伦春族的社会经济,长期以来是以狩猎为主,采集、捕鱼为辅的综合经济。狩猎是鄂伦春族的传统生产项目,直到50年代初期仍然是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来源。大小兴安岭茂密的森林、纵横的河流是理想的天然猎场,这里到处都有猎之不尽的飞禽走兽、鱼类等动物资源。由于长期从事狩猎生产,鄂伦春人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而且对狩猎生产具有  相似文献   

18.
试论鄂伦春等北方狩猎民族神话中的崇熊意识瑜琼丰收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源头,它是一种文学形象,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并口耳相传得以保留下来的精神文化的总汇。人类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状态下的民间意识形态,都在神话中得到一定的显现...  相似文献   

19.
许鑫 《中国民族》2007,(12):22-30
徜徉在贵州省荔波县茂兰保护区的灵山秀水之间,迷醉于当地少数民族村寨的灿烂文化之中的我,还是不时地感到疑惑:难道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与经济发展总是悖论吗?那些为了保护自然生态作出贡献的世居民族,他们在失去自古以来形成的狩猎、采药、砍伐的生产生活方式后,如何解决新一轮的生计问题?还有,他们的文化,怎样在为求生存不得不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延续?如果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作用消失了,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20.
王丙珍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1):155-160,封3
鄂伦春族史诗诞生于人类早期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与审美意识之中,承载鄂伦春人的宗教信仰、想象、情感与记忆,汇集狩猎民族的生存理念、生命体验、生活经历和生态思想.《英雄格帕欠》传承、传播且弘扬和谐共处之美、万物生命之美、家园之美与生态自觉之美,反映了狩猎民族的生态理念与审美意识,即以共生为根、以创生为茎、以重生为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