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评价当前中国学术界的状况,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如果仅仅从一些数据和硬件来看,如学术从业人员的数量、学术成果的产量、科研的经费多少、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整个学术界的灵魂——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却着实令人担忧。许多有识之士坦言,当下我们的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极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在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学界越来越缺乏严肃的学术批评。显然,这是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平心而论,我们在各种学术论坛上欣赏到的诸多批评,很少是严格的学术批评。有些批评汗漫随意,似是而非,甚或仅仅是一些非理性的漫骂.由此很难构成一种有效的学术批评。因此,探讨一种规范的学术批评的方法论,建构学术批评的内在规则,借此增强学术批评的有效性,乃是促进学术规范、净化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1932年夏清华国文入学试题“对对子”,引起很大争议。对陈寅恪来说,出题是由于很偶然的原因促成的,但这一偶然却使一个学术人格突然介入到公共生活中,成为决定许多考生升学命运的人。认真分析这个风波,可以发现,所以会引起争议的深层原因,是陈寅恪所坚守的学术伦理与社会大众认同的社会伦理之间发生了冲突所致。从“对对子”所遭到的批评中,可看出陈寅恪所信守的文化保守主义理念在当时的尴尬地位,以及与社会潮流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网名的限度——谈学术批评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叶中事件发生以后。世纪沙龙作为此事件的主战场发生了诸多令人遗憾甚至极端恶劣的现象.这些现象发生的前提都与发帖人以网名进行学术批评有关,窃以为这个问题非认真对待不可。  相似文献   

5.
章开沅 《学术界》2012,(6):124-126,285
1951年亚洲历史年会上,贝德士评论邓嗣禹论文《欧美中国史中的基督教僭妄》,引起邓之不悦.会后,邓寄给贝氏措词尖锐的信函,要求其作建设性的批评.贝氏在回信中既表示歉意,同时坚持自己批评的要点;并希望在印第安纳波利与邓晤谈,消除双方误解.30年后,邓在美国同贝氏先生的弟子章开沅教授畅谈时,对贝氏流路出真情实意的敬佩.面对目前国内学术批评失序,贝德士与邓嗣禹这样充满理性与包容的良好人格与学术风范,确实弥久而愈珍.  相似文献   

6.
王庆 《云梦学刊》2010,31(6):157-158
索绪尔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绪论"第二章中说:"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言语活动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重要。我们不能容忍语言研究还只是几个专家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叶勤 《云梦学刊》2006,27(6):156-159
知道杨玉圣教授,是从学术批评网开始的。作为最早倡导学术规范的学者之一,他不仅身体力行撰写了不少有分量的学术批评,而且在如今最为强势的网络媒体上开辟了一个阵地,真正将倡导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当作一门事业来做。现在他将自己的有关文章结集出版①,算是对自己一个时期工作的小结,而读者,则可以从中看出杨玉圣对推进中国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路与践行。学术规范,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焦点论题之一,要对杨玉圣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进行述评,势必涉及这场大讨论及其所带来的学术规范化运动,而关于这场讨论及运动,我们有必要强…  相似文献   

8.
杨玉圣 《学术界》2002,(4):130-145
有关王铭铭教授抄袭美国学者哈维兰《当代人类学》这一学术剽窃事件的讨论中 ,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即从一开始就有许多人为王铭铭喊冤叫屈 ,鸣不平。这种中国特色的滑稽剧半年多来从未消停过。武汉大学教授梅林亦复如是 ,而且其为王铭铭的辩护辞也最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术史研究呼唤健康的学术批评和学术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立 《云梦学刊》2005,26(4):20-21
学术史研究旨在探索过往的学人及其学术活动(学科、学派、学术思潮)的真实性和价值,它们的内部关系,以及它们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因此,学术史研究首先是鉴别学术现象是精华,还是垃圾的活动①。由于这个活动的落脚点是反映学术发展内在思想理路的“两个关系”,所以学术史还具有认  相似文献   

10.
吴励生 《云梦学刊》2005,26(2):13-17
杨玉圣的学术研究及学术批评实践告诉人们,学术规范建设和学术积累在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知识制度的改革对于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蓬勃兴起,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但是一直以来,学术批评似乎一直都只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与学术界之外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并不多,尤其与法律特别是诉讼可以说是“参商不相见”。虽然以前也已经发生过学者之间因为发表批评文章而引起的名誉权侵权诉讼(影响较大的如余秋雨诉古远清案等),但由于当时学术批评尚未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杨玉圣 《云梦学刊》2008,29(1):5-12
自2005岁末至2006年岁初.通过中国政法大学BBS--沧海云帆论坛,笔者与法大学友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学术对话.通过这些无拘无束、自由交流的对话.我感受到了法大学友青春的活力、洋溢的热情、求知的渴望、思想的魅力.实话实说,这也是自己迄今最为珍惜的网络写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吴励生 《云梦学刊》2007,28(5):13-24
杨玉圣以其长年坚持且深入细致的学术批评志业成为学术中国的守夜人。其对种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现象的批评,不仅推动了学术规范的发现与重建,而且敞开了学术的公共空间,使一种对话和商谈的伦理开始进入中国的学术共同体。而其在专业领域所做的考据性批评,同样旨在多重的建与立:确立信史,学科建构,乃至重建学术传统,等等。从而使他的守夜人角色在惩恶之外又多了一重扬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4年,天津市语言学会即已公开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的学术剽窃行为,但沈不思悔过,反而状告侵犯其所谓的“名誉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居然偏听偏信,在2005年5月30日判天津市语言学会败诉。这是一起令人十分震惊的错误判决。据我们所知,沈履伟为了谋取教授职称,出版署名“沈履伟著”的《求是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这本书与周宝珠、吴云等人1982~1998年发表的14篇论文全文雷同,其中包括不认识沈履伟的周宝珠教授1982年论文1篇,不认识沈履伟的吴云教授、成其圣先生分别和董志广合作的论文5篇,董志广申报副教授的…  相似文献   

15.
王世光 《中州学刊》2002,(2):125-129
戴震猛烈批评程朱理学理欲观 ,从学术批评的角度来说 ,戴震的推理过程存在误读现象 ,他并没有完整把握朱熹的心性论思想以及朱熹对“心”、“欲”等概念的具体规定。虽然程朱理学具有内在歧义性 ,而且程朱理学本身具有禁欲主义倾向 ,但混淆学术批评与政治批评是造成戴震误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论坛”的主题是学术批评、学风建设与学术进步,围绕新形势下学术界和高教界的重建学术规范、加快学术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围绕如何进一步繁荣学术批评、发展学科评论以及如何进一步巩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的成果问题。而天津沈履伟剽窃事件诉诸司法案的个案不仅凸现了学术文章和学术道德的底线,而且关系到学术批评和司法诉讼的互动。我为这次论坛提交了一篇长文《评高校教授聘任中的唯学历倾向——兼谈博导称谓的误导性》,已经发表在2005年7月14日学术交流网和同日的学术批评网上,限于时间,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法制史研究领域,个案分析法近来多有采用。其中,对晚清名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学术研究备受关注。关于该案的研究,学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普遍存在着缺乏应有的学术史回顾、重复劳动、自说自话、注释不规范等令人遗憾和忧思的现象。学界只有消除这些不良现象,才能真正推进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云梦学刊》2005,26(5):5-6
早在2004年,天津市语言学会即已公开批评天津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沈履伟的学术剽窃行为,但沈不思悔过,反而状告侵犯其所谓的“名誉权”。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居然偏听偏信,在2005年5月30日判天津市语言学会败诉。这是一起令人十分震惊的错误判决。据我们所知,沈履伟为了谋取教授职称,出版署名“沈履伟著”的《求是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这本书与周宝珠、吴云等人1982-1998年发表的14篇论文全文雷同,其中包括不认识沈履伟的周宝珠教授1982年论文1篇,不认识沈履伟的吴云教授、成其圣先生分别和董志广合作的论文5篇,董志广申报副教授的表上…  相似文献   

19.
伍铁平通过系列论文实事求是地痛击语言学领域的腐败现象。著作重点批判了徐德江主持的《汉字文化》发表的有严重政治错误和种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批评了复旦大学申小龙的不良学风和曾经一贯紧跟徐德江的错误,批评了语言学者徐通锵和许嘉璐的一些错误,呼吁翻译学术著作和撰写学术著作要有科学的态度。作者用客观、公正、有理有据的学术评论特别是批评和批判,促进语言科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蓬勃兴起,是中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但是一直以来,学术批评似乎一直都只是"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与学术界之外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并不多,尤其与法律特别是诉讼可以说是"参商不相见".虽然以前也已经发生过学者之间因为发表批评文章而引起的名誉权侵权诉讼(影响较大的如余秋雨诉古远清案等),但由于当时学术批评尚未受到足够重视,这些案件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没有引发对学术批评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