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婚礼不贺与不用乐是先秦礼制。东晋朝廷出现的贺婚及婚礼用乐与否的礼学议题反映出了礼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对话与较量。在这场持续了几十年之久的较量中,朝廷对于民间的贺婚与婚礼用乐的礼俗由最初的拒绝到最后不同程度地加以接受,这显示出小传统具备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小传统民间礼俗是引导晋代礼制,尤其是婚礼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民国社会,天变道销,中国传统礼俗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繁缛的"六礼"有所简化,婚姻自主观念开始盛行,新式婚礼悄然在各大城市兴起,而为传统社会所"诟病"的离婚诉讼也日渐增多。尽管不同地区婚俗变革仍有差异,但新式婚俗正在日渐为政府和社会所认可,成为民国社会礼俗变革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123-130
由于社会的变迁,民国时期的丧葬礼俗变革不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动摇了丧葬礼俗的伦理精神,由原来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过渡到体现民主科学精神,它是一种制度革命,还是一种身体革命,是四千年来的一次巨变。它既是民主科学文化理念的体现,也是民主共和政治观念的巩固。从此,丧葬开始由身份性转向经济性,由礼制走向民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玉顺 《阴山学刊》2011,(6):103-107
礼分为"礼仪"、"礼制"、"礼义"三个层次。礼义决定了礼制,礼制决定了礼仪。因此,所有的"礼制"及其外在的"礼仪"表现,其实都不是根本的,最根本的是"礼义"———正义原则。儒家的正义原则一个是正当性原则,一个是适宜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黄惠 《理论界》2008,29(3):185-187
不同时代都有各具特色的礼俗,但任何礼俗,都是前代旧俗的延续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过寿礼仪"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农村"过寿礼仪"的描述,对比今昔"过寿礼仪"的异同,突出人物的地位变化,表述了农村文化习俗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从落后趋于文明的鲜明表征。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期 ,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师范教育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 ,如师范区制的创设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立 ,师范教育学术研究的开展 ,一批名扬国内外、独具特色的师范学校的出现等。民初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师范教育的社会效益 ,也为后世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玉琼  刘力 《宁夏社会科学》2009,(4):130-133,148
晚清之际,伴随着革新自强的风潮,舆论界兴起“易服色”的呼声。随着新政的施行,服饰革新率先在军、学界推行,社会风尚亦随之转变。晚清服饰革新的背后,是作为传统礼俗文化之一的衣冠之制的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礼制史上,两汉礼制虽然比较粗糙,但开辟了礼制建设的新时期,奠定了其后近2000年以礼治国的基础.两汉历史上有过3次制礼高峰,但每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汉武帝时期制礼重在郊祀、宗庙等祭祀鬼神的礼仪,西汉末年托古改制量在国家制度的制定,东汉初期的制礼重在仪礼等社会成员名分的维护.在两汉礼制同中有异发展的背后,隐含着大一统帝国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9.
清代作为山东人"闯关东"的初期阶段,人数虽不及民国,但时间漫长,意义深远,是一个移民转型时期。本文侧重以山东移民黑龙江为叙述中心,对清代山东移民黑龙江的移民时期、类型、原因、影响等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北朝时期,在异民族和异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妾的地位与命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孝文帝迁都前,妾似婢妓,地位卑贱;孝文帝迁都后,妾的地位复常,并能够与夫、妻抗礼。出现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妻妾之礼在北朝的废阙与恢复。孝文帝迁都前,妻妾之礼废阙,庶子类于佣奴,使妾扩增子嗣的功能变得微乎其微,遂沦落到几乎与婢妓无异的境地;孝文帝迁都后,推行礼制改革,太和十九年(495)重新确立聘娶为妻,否则为妾的原则,这使传统的妻妾礼制得以重新确立,但传统的妻妾礼俗却一时难以回归。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政局动荡、经济凋敞的民国初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中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敞的民国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私立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如何从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获益,走中国特色的私立大学发展之道,是亟需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十二字"总要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如何掌握、践行"十二字"总要求是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关键。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出发,从现象看到本质,以高尚的思想情怀引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以纯洁的党性展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崇高。  相似文献   

13.
向晋卫 《兰州学刊》2011,(11):144-147
"公""私"秩序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运行的关键。儒家理想虽然提倡大公无私,但在汉代政治文化领域却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公而忘私,而是对公、私的界限有着明显的认知,同时也十分重视对私领域的保护,其间儒家礼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儒家礼制兼有公、私的属性,强调在公共领域遵循"义"的原则,在私人领域遵循"恩"的原则,如此才能公、私和谐而有序。  相似文献   

14.
《周易》与古代礼制、礼俗关系匪浅,《周易》中具备五礼,《周易》的许多卦爻辞反映了上古时代我国的婚俗婚礼情形,详细考论了《周易》中的奇异的婚俗现象,虽以男娶女为正,但亦有母系制残余,并考论了媵婚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礼制情况,如“反归以娣”、“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等爻辞。《周易》时代的许多婚俗婚礼一直延续到春秋时代,而男娶女为正等婚姻六礼的实行则一直延续到晚清。  相似文献   

15.
青海记     
《青海记》1系民国初安定县知事康敷镕所纂,专门记述民国初期青海情况的著作,全书一万余字。著者从本人视角,在书中对青海境内蒙古名称、番种族分、住址所在,户口,畜牧,矿产,垦地,森林,出产,名山,水源,路程,寺院,"名酋"(知名头人、有实力的土司),古迹,气候,方域及蒙、"番"(藏族)强弱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记载。通过是书,读者可对清末民初的青海省情、藏族与蒙古族等多元民族文化有一概览式了解。此外,著者还有《青海志》、《青海地志略》等著述传世,亦很珍贵。  相似文献   

16.
入关后,已有的满洲礼制不能满足现实政治扩张的需要,顺治朝开始全面继承明朝礼制,在祭礼方面最为彻底,基本上移植了明朝祭礼格局与祭仪模式,在嘉礼方面立足已有之制,吸收明制进行改进、补充与新创,军、宾、凶礼相对改动较少,但也呈现出明显的"汉化"趋势.顺治朝继承明朝礼制的根本动力是大一统政治的需要,通过继承明朝的"五礼"体系,重塑清政权的礼制合法性,完成了向大一统帝国礼制的转交.顺治朝随着汉礼的全面加入,满洲礼制逐渐呈现收缩之势,汉礼开始超过满礼,成为主流,清朝国家礼制发生了"汉化"的重大转向,成为清代礼制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相似文献   

18.
礼仪习俗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国的婚姻礼俗源远流长,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它早期的状况如何,我们可以循着语言中留下的痕迹,擦去历史的尘灰,考察有关婚姻礼俗方面的词语,窥视夫从妻居向妻从夫居的转型,早期“妾”、“媵”等一夫多妻制,“蒸”、“报”、“嫁殇”等特殊婚姻礼制及其夫妻地位的不平等。通过以上分析较深入地从语言这个角度窥探到中国古代的婚姻概貌,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三、礼制考论 礼之别异,一在于仪,二在于制。礼制是对礼器形制和数量的规定,是礼义在物体层面的体现。《礼记.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礼的分配作用和节制意识要求不同社会阶层在器物使用上有所区别,礼别尊卑、上下的社会意义也要求在仪式所用器物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顾红亮 《人文杂志》2007,5(5):60-65
儒学在现代的生命力被遮蔽了。对儒家礼俗的重塑也许是开显儒学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向度。梁漱溟的礼俗儒学为我们阐述儒学的现代生命力提供了一个范例。梁漱溟所说的传统儒家礼俗至少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伦理责任,二是情感联系。他把礼俗关系而非法律关系看作现代社会组织建设的主导原则。建设现代礼俗社会需要汲取传统的资源,在儒家传统中有两个资源可以吸取,一是乡约的思想和制度,二是儒家讲学的风气。从梁漱溟的论述中得到的启示是,儒家礼俗生命力的发挥既要求礼俗儒学、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共同发展,又要求我们激发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