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现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凸现出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社会安定和谐。在努力解决其经济贫困的同时必须辅以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救助,从心理、思想、情感、道德等层面地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达到自立自救。  相似文献   

3.
“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弘扬核工业精神,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这里提出的精神贫困尚无人专门论证过,但这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容忽视。本书初步考察了精神贫困概念和表现,分析了我国精神贫困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治理的对策思路,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进行民族精神培育,不仅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民族文化,让大学生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锐意改革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结合,全员教育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长期性教育和阶段性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农林院校学生弱势群体现状及帮扶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以农林院校为切入点,对学生弱势群体的含义、类型及成因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帮扶工作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原因及帮扶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Abstract):为增进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切实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和生理上的困境,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具体表现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提出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工作的具体帮扶途径:准确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帮扶的思想引导体系;积极落实助、贷措施和开发社会资助渠道,解决学生经济困难,完善帮扶的经济资助体系;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帮扶的心理疏引体系;不断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协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帮扶的环境净化体系;努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建立帮扶的就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骨干是学生当中的积极分子,是高校“青马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针对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高校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活动的指导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可通过建立工作小组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创新帮扶内容,多角度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联络,建立帮扶常态机制,扩大宣传,在高校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从而使留守儿童帮扶和学生骨干培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中,低收入人群的稳定增收仍是关键。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但帮扶模式的多样性、时间的持久性与投入的强度等决策是复杂的利益博弈过程,非对称地影响低收入群体增收。实证研究表明,帮扶模式多样性诱发的复杂利益博弈,造成规模经济效应减少、寻租机会增加、低收入群体增收潜力受损,间接降低低收入群体收入。帮扶持久性易产生帮扶政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刺激低收入群体“等靠要”,激励社会“精英捕获”,进而降低低收入群体收入。而帮扶投入强度低弹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制定政策以应对帮扶模式过度多样化、帮扶持久性失准和帮扶投入失衡问题,重点推行政府代缴新农合、政府代缴新农保、产业帮扶、耕地保护补贴与生计补助等帮扶模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实效性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体系,即树立"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就业指导对象不仅面向毕业生,而是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在全校实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从而提高指导效果,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人们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在向社会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敢想、敢说、敢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竞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  相似文献   

16.
在和平年代,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塑造他们的国防认同感,事关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从高校国防教育实践入手,分析在和平时期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可以看到高校国防教育与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7.
马新全 《社区》2011,(10):46-47
深入社区居民家中送温暖,走进困难家庭送上生活所需钱物是社区帮扶常见景象。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如今的帮扶工作已不再是缓解居民暂时困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取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的方法,透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自我认知与困惑,探究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围环境,即结构转型机遇与经济形势严峻,宏观政策支持与微观政策难落实,社会氛围支持与创业经验欠缺,创业教育强化与创业实践平台缺失,职业教育转向与创业素质缺乏等5对矛盾并存;建议从社会与个体互动的视角,构建集政府引导、社会支持、高校助力、家庭助推、朋辈感染、个体践行的“六位一体”的创业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婚进为主要形式,一批少数民族妇女相继落户溧水县永阳镇。目前该镇共有婚进少数民族妇女68人.主要集中在东山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笔者从社会角度、家庭角度和大学生自身方面来分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