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网络的特点,对网络给德育带来的全新挑战做了清晰的阐述。同时,从德育观念、德育内容、德育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加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以期高校德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对大学德育更好地应对网络的挑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发挥网络优势开辟高校德育工作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分析网络对高校德育"双面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增强德育效果的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素质,加大德育工作的研究力度;建立健康网站,开辟德育新天地;加快德育软件开发,增强德育效果;培植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发挥网络优势,构建开放式的德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创新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给高校主体性德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它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大学生,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整合网络资源,为主体性德育服务,探寻网络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出路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文章从网络给高校主体性德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及新思路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使高校主体性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文化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它也使许多学生深陷“网海”而不能自拔,对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好高校网络文化在德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科学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的发展既为高校德育下作增添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手段,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中系统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如何发挥网络在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从而克服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形成,在给高校教育带来发展前景和契机的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应该积极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规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内容,使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种种挑战,为了应对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丰富和拓展德育内容,建立现代化德育机制,以实现高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德育创新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德育面对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带来的各种新的道德困境和问题,必须重新审视21世纪学校德育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研究网络德育环境、明确网络德育目的、内容,积极探索网络德育创新路径、提高德育实效性是摆在高校德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工作的挑战,如何创造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和新方法,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网络对高校德育使高校德育工作更适应时代的需要,已成为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问题与高校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科技和社会巨大进步的同时 ,也不断冲击着各国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 ,带来了一系列道德问题 ,同时也给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 ,高校德育必须更新观念、加大投入、研究对策、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11.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文化的时代特征及其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辨证分析,积极应对,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对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学校德育对此决不能忽视 ,必须加强研究 ,科学决策 ,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德育资源 ,开发网络的德育功能。当前重点应构建校园德育网络体系 ,加强校园网建设 ,开辟学校德育的虚拟阵地。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德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网络迅速进入大学生生活.网络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丰富他们的生活,但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应当以网上教育为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网络负面问题及伦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明的到来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方式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信息欺诈、黄色泛滥、信息安全受损、网民人格异化等网络负面问题.产生网络负面问题的伦理根源是网络自身的特点弱化了传统伦理的约束力;网络空间的道德冲突使网民陷入道德相对主义之中;网络法律和道德建设的滞后使网络负面问题有可乘之机;网民自我宣泄和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促使了网络负面问题的形成.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整合传统伦理资源、扬弃西方网络伦理理论、强化网民的内在道德自觉,是消除网络负面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德育亲和力、渗透力和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能动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点。但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有趣、活泼、文明的网络生活环境,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辟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上网“主体批判型”自律教育;加强领导,营造安全、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充分驾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驾马车;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认真梳理并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经梳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高校德育应明确网络德育内容,创新网络德育方法,拓宽网络德育途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学生网络伦理难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网络伦理难题产生的原因:与道德教育者的缺位有关;与网络社会道德调控的机制缺陷有关;与青少年成长的身心特点有关;与青少年的现实伦理问题有关。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难题的对策:构建科学的网络伦理观;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道德教育的综合机制;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活动,为青少年学生轻负减压;实行网上内容的分级过滤;坚持网络伦理教育与现实伦理教育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指出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的特异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使高校德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必须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培养道德主体,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