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袭,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以及对待汉字书写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韩小强 《现代交际》2012,(10):225+224
评价是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已不能对培养效果做出有效评估和反馈,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在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反馈等方面予以完善,才能有效促进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应用。高校师范生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其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乎到未来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想成为拔尖师范生,信息素养水平是其衡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教育的新形势和新需求,高校必须要抓好职前拔尖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贯穿师范生职前的学习生涯中,使其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生,为将来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工作的重视,高校也推出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并加强了对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扩招与培养。由于特殊群体往往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存在身体或智力的缺陷,其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耐心等职业素养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在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中,师德教育是首要目标,是每个即将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也是特殊教育学校聘用教师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5.
师范类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如何科学有效的帮助师范生提升职业竞争力,寻找有效途径解决这些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文明得以传承,汉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历了这样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汉字始终以它固有的形式真实地传承着中华文化。因此,无论汉字经历怎样的演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都是相对稳定和规范的。这就显示出了书写规范汉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集中和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介绍中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7.
师范生书写能力是师范性的重要体现之一,把硬笔楷书的书写速度纳入硬笔书法的考核内容中,以使书写训练具有实用性;提高平时成绩分值的比例,以引导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积极性;对硬笔楷书训练从具体的用笔、结构、章法等几个方面作出详细的要求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从去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建立相应的制度。这6所试点高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范生是否具备完善的职业能力关系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问题,为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确保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南昌师专)在加强对师范生职业能力综合训练的同时,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落实教学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多项工作举措.建立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对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了完善,标志着我国师范生正式从"免费教育"时代步入"公费教育"时代。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从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对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历经十年发展逐渐凸显困境构成问题源流;高校利益相关者和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构成政策源流;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培养"四有"好教师构成政治源流。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2018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催化政策之窗的开启,在政府官员、咨询顾问、政策研究者的助推下,实现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推动该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11.
雷国红 《职业时空》2008,4(9):22-22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蓬勃开展,中学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高校如何培养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合格思政专业师范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思政专业要想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升竞争力,必须把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加大对思政专业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任传华 《现代妇女》2013,(12):66-66,76
随着高校师范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其就业人数远大于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数目,由此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师范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社会因素和人为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师范生扩大就业的措施与看法,意在使师范生发挥师范专业优势,成为一位优秀的专业教育教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国家平衡教育质量,提升我国教育水平的一项重大政策,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免费师范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我们需要对免费师范生特别是低年级免费师范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其提升自身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海南 《公关世界》2024,(3):151-153
在新形势大环境下,全社会对于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苛的要求。教育部门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高度重视,将其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之上,也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出台,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师风建设的理念和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贯彻新形势下教育方针的必经之路。从高校的视角上,应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这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本文重点探析了高校师范生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析国内免费师范生研究动态,将2007—2018年中文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与免费师范生研究相关的200篇文献(CSSCI)作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等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免费师范生研究的总体概况、主要特征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免费师范生研究有4个研究热点,分别是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免费师范生就业和免费师范生教师教育。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教育信念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师范生走上教师岗位前,理应培养其教学技能,也应培养其坚定的教育信念。但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师生冲突事件频繁发生,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变化,这些都导致当代师范生教育信念不足。分析师范生教育信念不足的原因,进而从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找出加强师范生教育信念的应对策略,这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克松 《职业时空》2010,6(6):97-98
我国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即将面临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对免费师范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目标存在缺乏关注度、实效度、清晰度及区分度等困境,这将严重影响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要开创新局面,首先要优化教育实习目标,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出发,运用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来思考如何设计,并在建构目标时有机融合教师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从而真正发挥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价值和功用。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上指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大家,孔子是美育、智育、德育等教育形式全面发展的先驱者,其倡导追求、塑造理想人格。弘扬孔子教育思想,不仅是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习承,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使新时代教育更具科学性。通过探析孔子立德树人思想,落实高校师范生人格培养目标,以期助推高校人才培育活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教育活动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大小体现了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存在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而21世纪的日本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针对此问题日本从中央到地方以及高校都采取了一定的举措,并且卓有成效。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举措得出了一些启示:以法律形式确定教育实践能力在教师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地方上提供教师教育实践的场所,师范类高校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20.
林玲  张桂贤 《现代交际》2014,(9):232-232
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师范院校也已经开始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养。本文结合师范生心理辅导技能培养的现状,着重提出了培养师范生心理辅导技能的策略,试图对教师职业技能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